夏秋季節藿香正氣散用處最廣,剛出學步入臨床時,我最喜愛用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散主要是治療外感風寒,內傷濕滯(飲食不潔或不當飲食引起)的方子。治療濕熱型低熱不退,腸胃型心臟病療效顯著。
一:原方原量治療腸胃型感冒
李某,男,50 歲,1996年9月就診,
主訴:低熱一月余不退。
當時我剛畢業開門診,患者是同村的,到他家里,看患者在床上躺臥,乏力,無神,血常規及胸片均正常。脈滑數,舌淡苔白厚膩,頭痛,頭暈,胃脘部腹部均脹悶,大便一天兩三次,糖稀便。詢問得知發病前在工地工作,晚上吹空調過冷發熱。
辯證:外感風寒,內傷濕滯
治法:解表化濕,理氣和中
方藥:藿香30克大腹皮12克紫蘇葉10克甘草9克桔梗9克陳皮12克茯苓15克白術9克
厚樸15克半夏10 克神曲15克白芷9克生姜15克大棗3枚(掰開)
七付水煎服,
三天后發熱退,五天后能出門轉轉,七付藥后痊愈。
二:濕邪嚴重體弱退燒熱效佳
學校旁邊一老奶奶90多歲了,平時怕熱,愛用冷水洗頭,2001年10月份發熱,輸液三天沒有好轉。后去市醫院住院治療高燒轉為低燒徘徊在36.9度到37.7度之間。只好出院回家,面色恍白,乏力,上午10點鐘以后體溫由正常逐漸升高到下午三點左右,(37.3度)后逐漸下降,下午6.7點鐘體溫正常。脈沉弱無力,舌淡苔白膩
方藥:藿香正氣散加車前子
藿香15克大腹皮9克蘇葉9克甘草9克桔梗9克陳皮9克蒼術9克厚樸15克半夏9克神曲12克茯苓12克太子參30克車前子10克(包煎)白芷6克
生姜3片大棗3枚
七付水煎服
兩天后體溫正常,七付藥后沒再復發。
三:腸胃型心臟病療效顯著
退休干部王某,70多歲了,近三十多年來一直心前區疼痛,時輕時重,多方檢查均診斷為心肌缺血,服用西藥無效,后多方尋找中醫治療時好時無效,2016年到我處就診,心前區隱隱感覺疼痛,口苦,胃脹悶,脈弦細,舌淡紅苔白略滑。
方藥:黨參15克黃芩12克藿香15克大腹皮15克炙甘草9克桔梗9克陳皮9克茯苓15克白術9克厚樸15克半夏15克神曲15克白芷9克生姜三片,大棗三枚
七付藥后,復診減輕了,又開七付回去鞏固治療。
2017年11月份,又出現胸前區疼痛,我按照胸痹治療,開的是人參湯合枳實薤白桂枝湯合失笑散加減,七付,復診時說無效,又找以前的方子服用,七付而愈。
總結:藿香正氣散主要是由三方面組成,1芳香透散藥,其目的是為了化濕和透表,2培補脾胃藥,其目的是為了培補受傷的脾胃之氣,三燥濕除滿藥,其目的是為了祛除寒濕和食積。方中還包含有半夏厚樸湯,四君子湯,平胃散等。所以《醫方集解》說“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憎寒壯熱,頭痛嘔逆,胸膈滿悶,欬嗽氣喘。 及傷冷傷濕,瘧疾中暑,霍亂吐瀉。 凡感嵐瘴不正之氣者,宜增減用之。”
的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