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6-24 17:06
上一節,我們講建(構)筑物消防員的職業守則的內容包括“遵紀守法、文明禮貌、愛崗敬業、忠于職守、鉆研業務、精益求精、英勇頑強、團結協作”。
下面講第二條“愛崗敬業、忠于職守”。
(一)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是全社會大力提倡的職業道德行為準則,是國家對人們職業行為的共同要求,是每個從業者應當遵守的共同的職業道德,是對人們工作態度的普遍要求。
因此,愛崗敬業、忠于職守是消防行業職業道德所倡導的基本行為規范,是消防行業從業人員必須認真履行的基本道德義務。
愛崗,就是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能夠為做好本職工作盡心盡力,是消防行業從業人員做好工作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
敬業,就是要用恭敬的態度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崗位上要專心、負責,圓滿地完成工作任務,是消防從業人員熱愛本職工作的具體體現和直接反映。
愛崗敬業的主要內容有:熱愛消防事業,安心工作,牢記自己的神圣職責,發揚主人翁精神,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熟練掌握業務技能,能達到本級別消防員的崗位工作要求,并能創造性地做好本職工作,在本崗位上無私奉獻,建功立業。
中國有句古語:“凡百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就是說,敬業是各項事業成功的基礎,不敬業,必然會導致失敗。
提倡愛崗敬業,就是提倡不管在什么單位的消防崗位上,不管是干多長時間,都要認真負責地做好本職工作,不能因單位工作條件的好壞和工薪待遇的差異而區別對待。
在個人的職業生涯中,工作單位可能會有變動,但個人對工作的態度要始終保持一致,做到勤勤懇懇,任勞任怨。
(二)忠于職守。
忠于職守就是要以高度的職業道德精神,在本職崗位上盡職盡責,甚至做好為消防事業獻出生命的準備。
忠于職守是履行崗位職責的最高表現形式,也是消防行業從業人員遵守職業紀律的基本要求。
三、鉆研業務、精益求精。
鉆研業務、精益求精是對從業人員提出的業務技術水平基本職業道德規范。從業人員所要掌握的知識包括業務知識和技術技能知識。
對建(構)筑物消防員而言,所要掌握的知識包括消防理論基礎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
按照建(構)筑物消防員國家職業標準的要求,對不同級別的消防員,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的具體內容不盡相同。
在當今這個知識和信息的時代,職業領域的科技創新都在飛速發展,對從業人員的素質需求也越來越高,從業人員對業務技術知識的掌握有“知、會、熟、精”四個不同層次。
要做到精益求精,必須在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的基礎上,自覺加強學習,勤學苦練、堅持學習,在知識和技術更新換代的經濟時代,及時掌握最新的行業動態和前沿技術,努力向復合型人才發展,做到一專多能。
四、英勇頑強、團結協作。
消防工作的職業要求就是要在火災等突發事故發生時,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所帶來的危害,保護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減少人員的傷亡,這也是消防工作的主要任務。這一要求本身就含有奉獻與犧牲的道德要求。英勇頑強是消防從業人員特有的職業特點。
(一)英勇頑強。
英勇頑強包含了獻身消防事業的道德理想與人生選擇。其主要內容有:發揚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精神,勤奮學習,刻苦訓練,積極努力地工作;培養堅忍不拔、不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和機智果斷、赴湯蹈火的過硬作風,提高消防從業人員處置突發事故的職業能力,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
具體表現為:頑強拼搏,勤學苦練、機智勇敢、敢打必勝。
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給消防從業人員在業務上提出了不斷進取的更高要求。業務愈精,技術愈強,消防員獻身事業的“用武之地”就愈廣泛,就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的價值和成就事業。
除勤學苦練、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術外,消防員必須要機智勇敢,在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行動。
因為當發生火災、爆炸等突發事件的時候,決策稍有遲疑或失誤就會帶來不堪設想的嚴重后果,面對日益復雜的防火滅火工作、嚴峻的火災形勢,消防員要適應新形勢,有勇善謀,最大限度地防止和消滅火災,保衛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要做到英勇頑強,除要勤學好問、真抓實干、積累工作經驗外,更要有獻身消防、不畏艱險的職業情操。
要積極主動地學習消防專業知識,自覺樹立不怕犧牲的職業道德觀念,將職業培訓所學的內容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強化業務素質,達到能獨立操作消防專業設備和正確處理突發事件,做到既能保護好自己,又能保護好國家財產和他人。
(二)團結協作。
團結協作是指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為了實現共同的利益和目的,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團結協作、共同發展,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需要集體的力量和智慧,“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團結一心、共同奮斗,才能推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創造出美好的生活。
團結協作,既是作為集體主義道德原則和新型人際關系在職業活動中的具體體現,也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對每種職業和每個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
團結協作,是正確處理從業人員之間和職業集體之間關系的重要道德規范。
如果從業人員能夠調節好職業內部人與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關系,調節好職業集體之間的關系,就能具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心情舒暢,從而激發起巨大的熱情和積極性,同心同德,努力工作,從而形成企業凝聚力,促進生產力發展,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要求更高,行業的種類紛繁復雜,企業內部有著更加細化的工種和行業分類,這就要求各行各業之間以及企業內各部門之間、部門內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
因此,反映社會生產分工協作的這一客觀要求,必然對各行各業及其從業人員提出團結協作、互助友愛的道德行為規范。
如果缺乏這種道德力量,職業內部不講團結,缺少友愛,彼此互相拆臺,則勢必會影響從業人員的情緒,導致紀律松懈,人心渙散,這樣不僅企業集體工作受到影響,個人也將一事無成。
團結協作的基本要求有平等尊重、顧全大局、互相學習、加強協作。
按照團結協作的行為規范,從業人員應該做到:
1、處理好團結與競爭的關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就是生產力。競爭必須是公平、公正、公開的。
參與競爭的人應該在積極競爭的同時又注意團結友誼,要善于團結同事,協調工作,以取得雙贏。
2、處理好分工與協作的關系。社會化大生產活動中,每名從業者所處的崗位都有明確的分工和崗位目標責任,每名員工不僅要完成好本職工作,更要注重與其他崗位的協作,搞好團結,實現集體共同目標。
3、處理好團結協作、互幫互助與堅持原則的關系。要從國家和集體的利益出發,不搞小團體,不講哥們義氣,否則會給國家、集體和個人帶來損失。
要處理好團結與競爭、分工與協作、團結協作互幫互助與堅持原則的關系。
所以既要團結,又要積極競爭;既要分工,又要協作。一定能成為最出色的消防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