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b.cn 人體管道工】上回書說到了督脈的第8穴中樞,它對提振食欲有幫助。今天,我們繼續沿督脈的循行路線前行,解讀第9穴筋縮,它對調理小兒抽動癥有輔助療效,咱們還是先說文解字~~!
一、筋之縮也
筋,肝之所主的風氣也。
縮,收也,減也。
筋縮,名意指督脈的天部水濕風氣在此散熱縮合。本穴物質為中樞穴傳來的天部陽熱風氣,至本穴后此陽熱風氣散熱縮合,風氣的運行速度收而減慢,故名筋縮。
【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筋縮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淺層主要布有第九胸神經后支的內側皮支和伴行的動、靜脈。深層有棘突間的椎外(后)靜脈叢,第九胸神經后支的分支和第九肋間后動、靜脈背側支的分支或屬支。
筋縮筋縮,筋之縮也!啥意思呢?給大家舉個例子,就是為何人老了會駝背呢?大體原因就是筋縮了。而人體中,肝是主筋的,由此來看,駝背和肝血不足,血不養筋有關。但對于兒童來說這個道理顯然說不通,因為小兒都是純陽之體,氣血都很足,那小兒為何會得抽動癥呢?下面我們會詳述。
我們搜索別有病網針灸穴位庫發現,以“筋”命名的穴位,共涉及三條經絡的三個穴位,但符合命名規則的,只有標紅的這個,但所有的“筋”穴,均指肝膽所主之氣血風氣。承筋在小腿肚上,而輒筋和筋縮,一個在胸側,一個在后背脊椎上,二穴離心臟都不遠,都充滿了氣血物質,并且筋縮穴還是所有穴位中唯一筋字在前的,足前其對筋的影響力的作用很大。
膀胱經: 承筋
膽經: 輒筋
督脈: 筋縮
而以“縮”命名的穴位則只有筋縮穴一個,獨此這家別無分號!
二、治療小兒抽動癥
什么是小兒抽動癥?
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征,是一種慢性神經精神障礙的疾病,又稱多發性抽動癥。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發性抽動及在抽動的同時伴有暴發性發聲和穢語為主要表現的抽動障礙。男性多見,大部分患者于4~12歲之間起病。患者常存在多種共病情況,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強迫障礙(OCD)、行為問題等。
在臨床表現上,抽動穢語綜合征的特征是不自主的、突發的、快速重復的肌肉抽動,在抽動的同時常伴有暴發性的、不自主的發聲和穢語。抽動癥狀先從面、頸部開始,逐漸向下蔓延。抽動的部位和形式多種多樣,比如眨眼、斜視、撅嘴、搖頭、聳肩、縮頸、伸臂、甩臂、挺胸、彎腰、旋轉軀體等。發聲性抽動則表現為喉鳴音、吼叫聲,可逐漸轉變為刻板式咒罵、陳述污穢詞語等。有些患兒在不自主抽動后,逐漸產生語言運動障礙,部分患兒還可產生模仿語言、模仿動作、模仿表情等行為。患兒不自主喉鳴出現較晚,少部分在早期出現,多數在起病后的6~7年出現。患兒的病情常有波動性,時輕時重,有時可自行緩解一段時間。抽動部位、頻度及強度均可發生變化。患兒在緊張、焦慮、疲勞、睡眠不足時可加重;精神放松時減輕,睡眠后可消失。患兒智力一般正常,部分患兒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情緒障礙等心理問題。
關于抽動癥的病因,目前西醫表述為原因不明,“本病的病因尚未闡明,近年的研究報道提示可能是遺傳因素、神經生理、生化代謝及環境因素在發育過程中相互作用的結果。”
你別說,關于抽動癥,我還真在臨床上治療過一個6歲的小男孩,病案寫在了2019年1月《6歲抽動癥男孩的2次調理總結》這篇文章里,詳情大家可以點擊查閱。
這個病例,我到是沒有專門從筋縮穴上治。但是孩子的后背我還是都整體進行了刮痧,但筋縮穴并沒有特別的痧痕。
這個孩子主要的問題還是吃寒涼的食物所致,另外腰骶也受過寒,我們都知道熱脹冷縮的原理,中醫認為“寒主收引“,受寒后會引起筋縮也就不難理解了。前后治了兩次,基本上好了。我認為,孩子,尤其是男孩,常常是肝有余而脾胃不足,所以還是要從調理脾胃上入手,畢竟孩子的病多數都是吃出來的,因此要嚴禁給孩子吃冰棍等寒涼的食物。
當然,此穴旁開1.5寸,就是膀胱經上的肝俞穴,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當然也和肝有關,何況肝膽脾胃同屬消化系統,共同參與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在治療抽動癥時,刺激筋縮穴相信可以起到輔助作用,這也是由其“息風定志”的功效決定的。
三、功效與主治
【功效】
息風定志
【主治】
癲狂,驚癇,抽搐,脊強,背痛,胃痛,黃疸,四肢不收,筋攣拘急
四、總結
1、筋之縮也
2、治療小兒抽動癥
寒主收引涼脾胃,腹硬抽動緊后背,刺激筋縮通經絡,家長從此不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