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臟脂肪,隱形肥胖“元兇”
前陣子,收到一位灸友的私信,她說她素來腰腹肥胖,多年來,用盡各種方法瘦腹,但總是反復反彈,現在“游泳圈”干脆“長”上面了,咋也下不去。問:到底咋回事?
這位灸友反饋的問題具有普遍性,很多朋友都有這種情況,明明身材不胖,偏偏挺著個大肚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蘋果型肥胖”。
這種肥胖有幾點共性:腰部相對于四肢明顯肥胖、很難瘦下來、即便瘦下來也會很快反彈。
那么,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內臟脂肪超標了!
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之間存在并發關系,內臟脂肪極易引發皮下脂肪增多,原因如下:
一則,內臟脂肪囤積時,體內細胞必須內部膨脹才能儲存過多熱量,若這些熱量不能及時消耗,就會形成水桶腰、將軍肚,繼而引發粗胳膊、肥屁股、大象腿等全身性肥胖。
二則,在身體的代謝過程中,內臟脂肪會產生各種毒素,干擾原本和諧的代謝狀態,代謝能力一紊亂,減肥更是“難于上青天”!
也就是說,內臟脂肪是你大肚子且反復胖的根本原因,不減內臟脂肪,只減皮下脂肪,就是“治標不治本”,永遠別想瘦下來!
想不反彈,必須“內壯”
那么,為什么脂肪容易囤積在內臟呢?僅僅是因為沒有“管住嘴”“邁開腿”嗎?
不可否認,嗜食肥甘厚味的確是招來脂肪的重要誘因,這類人營養嚴重過剩,需要少吃多動,但并非所有的內臟脂肪都是吃出來的。
我們做過統計:那些內臟脂肪超標的人,如擁有“將軍肚”的男士和擁有“游泳圈”的女士,多數吃得并不多,有些人還經常運動。還有一些朋友甚至算是瘦人,但就是肚子大。
腹部臃腫意味著脾胃失運,痰濕積聚。所以,中醫眼中的“內臟脂肪”,其實就是痰濕。
生完孩子的女人是“內臟脂肪”超標的“主力軍”,因為產后脾虛,影響水谷精微的運化,當體液流動不暢,心包就容易產生積液。心臟負責泵血,泵的動能不足了,整個身體機能就會下降,痰濕排出也就更加困難。所以,女人生了孩子后發胖,就是因為產后脾虛,心包阻塞。
“內臟脂肪”超標的人大多兼有痰濕和陽虛的雙重癥狀:脾虛,則水濕無以氣化,就會濕邪困脾,聚而成痰;同時,痰濕過重,則脾陽受困,難以溫煦全身,也會反過來加劇陽虛癥狀。
換言之,如果一個人脾胃強健、陽氣充足,濕氣就無法在身體里作祟,哪怕藏在犄角旮旯,也會被化解排出。
弄懂這個道理后,特別難減的內臟脂肪就可以解決了,關鍵在于“內壯”——通過健脾祛濕,補陽化痰,讓脾胃本身強大起來,這樣,身體代謝才能通暢,痰濕才能及時排出,內臟脂肪也就不會有了。
艾灸:“內壯”的必由之路
最佳方法自然非艾灸莫屬了!因為艾葉的純陽之性最能祛寒逐濕、活血化瘀、宣通氣血,特別適合痰濕滯體的肥人。
艾灸時,艾熱刺激穴位,激發經氣運行,艾葉的藥性隨之滲透,逐層消融腹部瘀堵,等于給身體送去一場“及時雨”。
并且,艾灸可以升降氣機,脾氣得升,肺氣得降,身體就能正常地輸布津液、運化糟粕、排出濕濁,形成穩定的代謝和循環,內臟就不至于被痰濕困住。
而且,艾灸可以調整整個生理功能,比如,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血液循環、調整內分泌、提升免疫力……試想一下,這些都調和了,說明人體的陰陽氣血就都處于平衡狀態,脂肪還能囤積得起來么?
所以,對于內臟脂肪超標的肥胖人群來說,艾灸是必選項,它能讓內臟元氣匯聚,氣血運行通暢,從而達到“內壯”的目的。經常艾灸,就能把陳年痰濕消融排出,身體自然越來越輕盈。
如何灸除“內臟脂肪”?
1、灸腹
腹部乃“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任脈、帶脈、手三陰、足三陰等都經過這里。這之中,只要任何一條經脈不通,都會導致腹部不通。尤其手三陰和足三陰都屬陰經,陰屬寒,寒則凝,凝則瘀,故而腹部是先天最易寒凝瘀滯、脂肪積聚的地方。
所以,只有灸透腹部,才能強壯在其中“安家”的五臟六腑,激發先天真氣和后天氣血,從根本上調動四肢百骸的潛能,讓整個人由內而外地健康有型。
那么,腹部怎么灸呢?
重灸兩個區域:
一是,上中下脘
目的是強健脾胃。
脾胃調和,新陳代謝就快,食物就可以迅速被消化吸收,體內垃圾也能迅速被排出體外,內臟就不易堆積脂肪。
二是,丹田(氣海、關元)
目的是將中焦的脾胃和下焦的肝腎連成一片,先天后天同調(腎為生痰之根,治痰必調腎)。
丹田是任督沖三脈“一源三岐”的人體生命點,是人體經脈氣血正常運行的源頭,灸透丹田,則元氣溫洵元精,人體就會精氣充盈,陰平陽秘,也就不會發胖、衰老。
2、灸腿
腿部是脾經循行的部位,灸腿就是為了祛脾濕,建議艾灸3個祛痰祛濕的要穴:豐隆、陰陵泉、承山。
有幾位灸友按照上文艾灸了一段時間,發現食欲正常了、氣機暢通了、津液內生了、睡眠安和了、神清氣爽了……這些其實就是五臟安和、氣脈流通的表現,說明內臟脂肪正在逐步消融。所以,如果你肚子大、反復胖,減肥總也減不下來,建議按照上述方法艾灸,可以從根做起,強壯內氣,讓脂肪由內而外消于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