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醫徐大椿《醫略六書》卷三十,有味補虛湯,補氣補血,興陽補腎,健胃健脾安神,治產后虛羸寒熱,脈軟弦澀。
組成:人參1錢半,黃耆3錢(蜜炙),白術1錢半(制),當歸3錢,川芎1錢,茯神1錢半(去木),炙草8分,生姜3片,大棗3枚。
產后氣虛,保衛能力差,虛弱困乏,邪氣趁機入內,致寒熱不止。
人參扶元補氣以抵抗邪氣,白術健脾生血以壯氣,黃芪補氣保護身體,當歸養血也在保護身體,茯神安神定志,川芎活血行氣,炙草補脾益胃,姜溫中,棗補脾養血安神。
人參黃芪內外氣均補,像給身體套了個金鐘罩。
當歸配黃芪,是補氣血的名氣組合。
姜棗是保養身體的名氣組合。
多味水煎溫服,可使元氣內充,則虛邪外散而身體抵抗能力得到提高,內外調和。
另明代名醫武之望所著《濟陰綱目》卷十三,也有一味補虛湯,大補氣血,主治產后一切雜病。
組成:人參1錢,白術1錢,黃耆5分,川芎5分,陳皮5分,甘草(炙)3分。
此方以補中氣元氣為主,而無血藥,這是由于脾胃虛而本元不足,所以血藥只用血中氣藥川芎,于補氣中行肝血,阻止血脫,并加陳皮健脾理氣,所以是補脾生血之良方。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熱輕,雙倍加茯苓;熱的嚴重的,加炒黑干姜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