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與關系
俱生,俱長,俱滅
//
朋友最近在裝修自己的老房子,迫切想換個墻色。
一到涂料店,老板娘二話不說甩過來厚厚一打色卡。作為一個選擇恐懼癥患者+藍綠色不分的半色盲,面對那些根本叫不出名字的顏色,他連連搖頭:這題太難了,太難了。
墻面若是處理得當,最能夠產生讓人心潮澎湃的「before&after」:
(上面兩張圖來自知乎ID:家和萬事,侵刪)
你看,修繕一下灰撲撲的大臟墻,再擇一喜歡的顏色克制地上一面墻,房間立馬就有溫度了,有性格了,有你靈魂的模樣了。
但是要我說,如果心中沒譜,就貿貿然踏進涂料店選顏色,無異于博弈。
而墻色本身其實也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和周圍的家具擺設,共同形成一個整體。最后整體的效果,還在于“搭配”二字。
如狄德羅所說:美與關系俱生,俱長,俱滅。
美不是標準,美是關系,雖然關系紛繁復雜,比簡單的標準難于遵從理解,但是正是這種復雜性反而拓寬了美的外延,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先來點晦澀但有用的
色彩學基本知識
色相、飽和度、明度傻傻分不清楚
(這部分會稍微有些晦澀,并不需要大家記住,只要有大致印象就好,可以匆匆掃過)
色相:色彩所呈現出來的質的面貌——這是百度百科里的解釋。
你可以簡單粗暴地這么理解,藍色和紅色屬于不同的色相,深灰淺灰麻灰屬于同一色相(都是灰色)。
飽和度:也叫“純度”,指的是摻入灰色的程度。通俗地說,飽和度高,越鮮艷;飽和度低,看起來越渾濁。
(左邊鮮艷,高飽和度;有點像摻了灰色的雜質,低飽和度)
明度:也叫“亮度”。明度越高,越像褪了色(摻入白色越多)。
(左邊明度低;右邊明度高,像褪色)
基本定義的梳理,是為了防止接下來出現配色原理時,你更好地理解。
四種常見的配色原理:
1.用同一個色相來配色,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同色系”。
同色相的配色,就是在同一種顏色下做文章,只是明度和飽和度上有些許的變化。
比如,同是藍色,“你說的藍是什么藍”:
以下藍色在飽和度(純度)上有差異,從左到右,加入的灰色變多,飽和度逐漸變小,但它們都屬于藍色色相——
(越往后,其實就屬于我們常說的“高級灰”。所謂“高級灰”就是指顏色中的灰度比較高,像蒙上了一層霧。)
以下藍色在亮度(明度)上有差異,從左到右,黑色變少,白色變多,亮度逐漸變大,但它們都屬于藍色色相——
這種同色相,或者說同色系的配色,會顯高級,有層次感,不像單色那樣單調;又不容易出錯。
這張圖是非常好的“同色相”示例:
綠植之鮮綠,抱枕和坐凳的草綠,以及托特包的深綠,毯子的橄欖綠,(甚至帶點灰綠的墻壁),都屬同色相。它們同框時你會覺得和諧、舒服。
下面圖中幾組墻色同樣屬于“同色相”搭配:
2.使用色相環上相鄰的色相來配色。
這種搭配還算柔和,但是比同色相更豐富一些。
比如在下面這個12色環中,橙色+黃橙色,屬于相鄰色相搭配。
3.用色相環中相差90°極其以內的顏色來搭配。
這種搭配,簡稱“銳角式撞色”,產生了一定的對比,但是又能夠相互平衡。
比如:紅色+黃橙色,就是標準的90度搭配,有一定對比,又能相互平衡,算是一種柔和的撞擊。
4.第四種是180度配色,俗稱互補色。在色相環上相差180度,很明顯,這是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
比如紅色+綠色:
撞色是為了對比,對比是為了突出。但是撞色要撞得高級,不容易。一不小心就容易“紅配綠賽狗屁”。
一旦撞得好,可以形成一種不俗氣卻鮮明的視覺沖擊。有幾個小技巧可以降低日常踩雷的可能性:
第一種思路,降低至少一種顏色的飽和度,或者明度。也就是讓其中至少一方,變成它相對應的高級灰,或者變得更柔和。
比如下圖中的粉色和藍色,雖然從色相上看是互補色,但是它們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飽和度,以及,各自提升了一些明度。隨意,即使是對比強烈的互補色,你看著也并不扎眼,反倒溫柔。
如果上面這個例子還不夠明確,我們看看下面這組對比:
支付寶的盾牌由橙色和藍色撞色而成(這是一對180度互補色),由于色彩的飽和度較高,看起來非常醒目和扎眼:
同樣是藍色和橙色,通過降低它們雙方的飽和度后,看起來是不是也可以很舒服:
如果說同色系是和諧的舒服,那么降低飽和度后的撞色,就屬于有對比的舒服:
從飽和度和明度上做手腳是一種思路,調節雙方的面積比例,是第二種思路。
下圖中的主色調無疑是墻壁大片的橘粉色,小面積的草綠色的坐凳、抱枕,和橘粉色形成鮮明對比,但是由于雙方面積比例懸殊,你并不會覺得不舒服:
(當然,這里飽和度和明度也做了調整。算是兩種思路的結合)
色相、純度、明度……顏色本身就足夠千變萬化了,再一搭配更是千變萬化的N次方。
以上關于色彩搭配的幾個例子,其實只是冰山一角,在此舉例,是想說明,雖然有萬千種變化,但是也有基本的一些規律可循。稍掌握一點規律,對配色會有些許幫助。
那么問題來了
我到底該如何選擇墻色和搭配?
有一種最直觀,最簡單,最不過腦子的方法是:看圖&模仿。
看到美好的配色圖,及時保存,然后去研究里面的顏色搭配,總結規律,跟著效仿。
一般來說,當你面對一張圖片,或者一個畫面,發出了“好好看好高級好和諧”的贊嘆時,它極有可能滿足以下三個特點:
它會具備一個大面積的主色調。
它會有若干輔助色,豐富整體的配色。
它會有少量的強調色,通常和主色調形成視覺沖擊,用來突出想要強調的主題。
這是電影《月升王國》里的一張劇照:
主色調是天空藍和海水藍;
云朵和建筑的白(確切地說是米色?)是作為輔助色存在,用以豐富整體的配色;
而欄桿和小女孩衣服少量的橙色,是這里的強調色。如上面提到的,藍色和橙色是180度互補色。
(PS:說句題外話,韋斯·安德森的電影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每一幀都搭配得極其舒服。他的配色非常70年代,低飽和度,高對比:)
10月份的時候,小濕妹給大家介紹了佐敦(挪威一家涂料商,全球最大的室內裝飾漆料供應商之一)2018年度色卡,32種顏色,3大主題,許多人在評論區高呼好看。
主題一:
Silent Serenity 寧靜的安詳
多是大地色、裸色、膚色
主題二:
City Motions 動態城市
多是藍色、海洋調
主題三:
Lush Garden(蔥郁花園)
多是綠色
佐敦的2018年度色卡,二姑娘覺得對于我們選墻色的意義非常大(即使你不選擇它作為你的涂料)。
2018年度的32個顏色,二姑娘個人非常喜歡,都是霧蒙蒙的高級灰(從我們的文章排版的幾個顏色,你應該能看出來,我個人特別鐘愛高級灰),也叫莫蘭迪色,看上去黯淡,像是發酵食品,但是有種悠長而溫暖的韻味。
首先從三大主題色中,你會比較容易從大方向上篩選出自己的偏好:大地色?海洋色?草木色?(當然,對于選擇困難癥患者來說,可能在這一階段就會卡殼。)或者,不同的主題色,也可以對應不同的房間。比如可以把臥室打造成“海洋風”,讓餐廳包裹上“草木風”。
然后進一步篩選喜歡的顏色,喜歡的搭配,從圖片中摸索搭配的規律。如二姑娘之前所說,雖然顏色和搭配千變萬化,但仍舊有規律可循。
有人偏愛同色系的和諧,有人偏愛撞色的激烈——偏好無高下之分,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熱愛什么。
最后通過圖片,甚至電影里的畫面,摸索出自己喜歡的墻色和搭配后,可以拿著顏色去比對各個涂料品牌的色卡。
但是!!!!
千萬別以為色卡上的顏色,和圖片上的顏色對上就萬事大吉了,因為等到真正刷上墻后,會和色卡出現一些偏差。
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說的就是刷墻了。
通常來說(也并不絕對),大面積鋪涂在墻上后,會比色卡上所看到的更深。所以,當你選中了一個心儀的顏色,可以在色卡上往淡里再走1~2個色階。
以下圖為例,當你看中了2,實際要可能要選擇3或者4,才能保證刷出來的效果和2更接近。
如果有個經驗豐富,眼神毒辣的店老板來把關,把網圖搬回家的可能性會上升到95%。
上次一個朋友揣著一張惦記了很久的網圖去涂料店,指明要圖片里的墻色。店老板三下五除二挑出一張色卡:就是這個色。朋友左看右看,日光燈下看太陽光下看,總覺這色卡和自己的圖對不上。最后戰戰兢兢上墻,一刷出來,就是心心念念的網圖色。
刷墻就只有
鋪天蓋地一個色么?
很多人對「刷墻」這件事兒會心生畏懼,八成是對它有誤解。刷墻其實并不意味著鋪天蓋地一個色,刷墻的姿勢其實有很多種。
要刷出格調,刷出高段位,最緊要的就是「掌握分寸感」。除了在顏色上把握分寸感,還需要在面積上掌握分寸感。
一旦把握好分寸感,出錯的幾率會大大降低,而其美貌和有趣程度,也會遠超過你的想象。
可以只刷半墻,留一半白墻,刷一半顏色。比整墻色更靈活。既保留了白墻的干凈明亮,又用半墻的顏色來打下整個房間的色系基礎。
(細心的你可能會發現這個半墻是我P的……可以感受一下和原圖的差異)
半墻主義的選色空間,會更加廣闊一些。你心里愛得要死,但是沒膽嘗試的高飽和深色,通過白墻的中和,也不是沒有立足的可能性。
也可以只刷一面墻:比如臥室只在床頭那面墻刷上顏色
廚房擇一面墻上色,既奠定主色調,又避免了深色帶來的壓抑:
還有這種拼接刷墻法,不過建議在專業人士的陪同下小劑量服用:
老一輩還是鐘愛大白墻,原因無它:安全、好實現、不會出錯。但是怕出錯的同時,也會喪失出彩的可能性。
不過令人欣喜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勇氣,也有良好的審美,去把美好的墻色帶回家,并通過軟裝的搭配去進一步實現“和諧的高級感”。
二姑娘希望今天這篇對你們有幫助。(老規矩,看到底的,點贊!)
#一年復始,從頭再買#
不管是嘮嗑吹牛逼必備的零食
還是中國年的三大標配:日歷、紅包和年畫
還是給熊孩子的禮物
又或者是給爸媽準備的新年心意
二家生活館都備好了,最低39元起
對此,只強調一句:
這些年貨再不備好,快遞就要放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