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現在生活習慣和環境的改變,導致很多女孩年紀輕輕就有了黃褐斑、游泳圈、熊貓眼、老寒腿……有的還有嚴重的痛經、失眠等癥狀。
你是不是也受到了這些問題的困擾呢?這些看起來不是什么大毛病,可是卻預示著你的身體出現了問題,而這一切病癥的罪魁禍首僅僅是一個字——“寒”。
寒性體質是怎樣形成的?
體質之寒是由于先天的稟賦與后天的調養來共同決定的。
若是父親精氣清冷,母親血氣不足,自然生下來的后代稟賦弱而偏寒。
若是先天身體不差,但是后天不加重視,也會把一副好牌給打糟,硬生生地把自己的體質弄成寒性體質。比如長期的貪涼,過度的飲冷,傷了脾陽之氣。而脾胃是后天之本,慢慢地由脾到肺再到腎,消磨腎中的陽氣,就生生把身體搞壞了。
另外,寒性體質的產生也跟不適當的藥物使用有關系,最顯然的就是抗生素的大量不合理使用。
寒性體質之人,自然臟腑的陽氣較弱,形成陽虛體質。而且寒性體質更容易沾染濕氣,從而形成寒濕。
一般寒性體質的人外在的表現主要有手腳冰涼、氣色差、痛經、虛胖、面色白、大便不成形、小便頻繁等。
體寒是百病之源,而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結構和社會分工,導致比男性更容易受到“體寒”的青睞。
人的身體想要正常工作必須在正常的體溫下才行,所以自古以來,中醫的治療和調養首先遵循的主旨就是“暖”。
對于女人來說,“暖”就是陽氣充足,不怕冷;血液暢通,不瘀滯;生命力旺盛,不早衰。只有身體暖起來,疾病才會遠離。
這是當代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推薦的一個道家小偏方,出處是《我說參同契》第54講,大家可以去網上查閱,原文如下:
花椒六七顆,干桂圓肉一顆,加一點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的時候,挑一點點,放在肚臍里就行了。你不要小看我們的肚臍,肚臍會吸收的。
南師的方子,花椒和桂圓以及艾絨,都是熱性,花椒不用說了,桂圓吃多了上火,而艾絨呢,咱們平時艾灸用的艾條里,就是艾絨。
而肚臍又叫神闕穴,是養生第一大穴,嬰兒在娘胎里就是靠臍帶吸收營養的。熱性藥性被肚臍吸收后,疏散到五臟六腑,寒濕自然就減退了。貼上后睡覺,肚臍周圍暖暖的,非常舒服,同時調理身體,實在是一舉兩得。
注意:大家要記住,最好睡覺前貼,早上揭掉,不然容易引起上火。如果有上火現象,大家可以同時貼腳底的涌泉穴,引火下行,同時排濕氣。
南師貼肚臍這個方子,做一次多做些,可長期用,但用上兩周后最好隔一周再用,以免上火。
制作時:先將七顆花椒搗碎成末,越碎越好,再取一顆桂圓,去殼與核,放進去與花椒一起搗。至兩者充分融合為止,最后取少許艾絨(藥店買得到,也可以自己買艾葉搓),量剛好使三者搗融合后,即不干而又略濕潤,并且比較軟。
寒性體質,陽虛怕冷的朋友,建議一定試試。
大家可以在家自己做,材料一定要買好的,一次多做點,多用一段時間。如果嫌麻煩的,大家也可以在網上買成品用。給大家推薦一家淘寶店,33元,35粒,做成了丸子狀,一次一粒方便使用,送透氣醫用膠布。
點下面的鏈接,進入了解詳情,很多用過的買家有評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