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是中老年人的常見急癥,也是死亡率較高的疾病。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狀動脈閉塞而使部分心肌發生嚴重、持久缺血引起的局部壞死,以心前區劇烈持久的疼痛為主要癥狀。
國外曾有報道:對406名曾發生過心肌梗塞的患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這些患者發病前,22%的人胸痛長達兩小時;15%的人連續半小時呼吸困難;7%的人連續兩小時感到惡心或嘔吐;5%的人頭暈眼花或昏厥達10分鐘;8%的人出現持續一小時的其他不適癥狀。不過,這些心肌梗塞發作前兆常被誤解為其他疾病。
如果患者或患者家屬了解一些心肌梗塞的早期癥狀,及時采取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心肌梗塞的發生。
心肌梗塞的早期有以下幾種癥狀:
1、身體健康者運動時心慌、氣短或突然出現憋悶、乏力并逐漸加重;
2、有心絞痛患者疼痛時,大汗淋漓并有惡心、嘔吐、心律失常;
3、部分人表現為胸悶憋氣、左頸部或左上肢發麻、心悸、頭暈;
4、心前區或胸骨后疼痛,有壓迫感并伴有惡心、嘔吐;
5、高血壓患者突然血壓顯著下降,尤其同時伴有心力衰竭者;
6、40歲以上者突然出現原因不明的出汗、脈搏弱、血壓下降、面色蒼白等休克表現;
7、老年人突然出現呼吸困難、咯粉紅色泡沫痰或咯血等心力衰竭表現。
患者原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癥及冠心病心肌缺血者,發生上述癥狀,更應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檢查確診,避免心肌梗塞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