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里面講,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者謂之圣,問而知之者謂之工,切而知之者謂之巧。
中醫四診的技法簡稱神、圣、工、巧,前面兩個神和圣不用說了從字面就能理解了,工呢似乎是貶意詞實則不然,而說的是一種工夫和技巧是看病的工夫到沒到的意思,能不能切而察之通過切脈分析出病情如何,然而”切“僅僅排在第四位,”切“就是切脈也就是我們說的號脈的意思。是最基本最基礎的診病方法。
那么望而察之有這么神嗎,扁鵲見蔡桓公這個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扁鵲四見蔡桓公都是通過望診就了解了病情的進展。望診這門方法的確有其重要的意義,同時望診也是一門非常高超的診療方法。那么我們今天只說下號脈是怎么回事。有沒有說一搭脈能就知道得什么病了這么神奇。如果碰到不會號脈的假中醫你又如何分辨出來呢。真正的號脈心法是什么。下面我們就一一解答。
脈診起源
據說脈診是扁鵲發明的,所以在《扁鵲倉公列傳》里面講:“今天下之言脈者,扁鵲也”,所以說是由扁鵲來發明的。《內經》里面已經提到了“三部九候”診法,也提到了一些脈的名稱。《難經》就“獨取寸口”,特別強調獨取寸口。張仲景是“平脈辨證”。王叔和《脈經》里面有24種脈象。在后世的脈書就更多了,李時珍的瀕湖脈學都是講脈診的等等,可以說從古到今估計不下于100本,100部專門的脈診著作。所以脈診是相當重要的。
什么是脈診,脈搏跳動的原理是什么
所謂脈診,就是醫生用手指對患體、病人他一些身體特定部位的動脈進行切按,通過醫生體察這個脈搏跳動的情況,給它形成一個脈象——跳動的形象,根據這個形象來了解他的病情。脈動,脈搏是講的心臟跳動的時候,推動血液在血管里面運行所產生的一種波動。心臟跳一下,壓著血管里面的的血液向前跑,產生一個波動。脈搏是講的這個波動,脈搏產生的波動活的人都有,死人心臟停止跳動,就沒有搏動了。所以脈搏是不管你診脈不診脈,只要他活著,他自然就有脈搏在那里跳動。
搭脈就能診出什么病來嗎
脈診其實是一種輔助診法,中醫看病講究的是從整體觀念來看,人的體質、年齡、性別、所處環境、生病成因等等都要考慮而不是單一就靠脈診,要四診合參。單獨號脈是診不出具體的病來的,而且這樣做也是對病人的不負責因為不全面,如果有人說單靠脈診就能查出是什么病那都是騙人的。有一種可能是人快要死的時候沒有胃氣的脈,一些經驗豐富的人可能號的出來。以傷寒倫里面提到的,“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這句話就說明了太陽病要有這幾個條件,脈浮只是其中一項。如果脈不浮呢可能不是太陽病。脈浮是表癥正氣抗于表的體現。
號脈號的是什么
上面說的號脈是一種輔診也是診病的觀查項之一,那到底能號出什么來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脈象,一般是27種是哪些呢,就是:浮、沉、遲、數、洪、細、虛、實、滑、澀、弦、緊,等等的脈象,其實就是一種感覺。你摸上去感覺快了慢了,輕輕按就能摸到或是要用力按才能摸到,類似的感覺。根據這些感覺在綜合其它癥狀來辨證。
號脈的心法是什么
一般我們說的脈指的是寸口脈,位置如下,分寸關尺三部脈。
號脈的時候要采用三部九候的方法,即寸脈要三取,浮中沉三取,即輕按正常按重按。關尺脈一樣所以是三部脈九種取法。而且要號雙手脈,左手號心肝腎,右手號的是肺脾命與寸關尺是對應的。而且要號出來每部脈的脈象如何,是快是慢是沉是浮是緊是滑還是上面說的27種等等。如果號了脈什么感覺沒有那就沒號出來,或是根本不懂號脈,正常脈象也應該知道是什么樣的才對。話說回來如果連脈都不會號的中醫那就要大家自己體會了。
總結:脈診是需要長時間臨床實踐才能有所體會的,不是一招一夕就能明白的,而且手下的感覺都是慢慢練出來。我們只是簡單的說了下切脈的大概意思,其專業性遠非如此。希望本篇文章能給讓大家有所收獲。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感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