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不下的血壓,一個妙方幫你穩穩地降下來
這個方子叫三草降壓湯,是已故老中醫劉渡舟為現代人量身打造的經驗用方。
劉渡舟老先生是近代最著名的經方大師,劉老一生行醫,晚年從事《傷寒論》的教育工作,當今著名的國醫大師郝萬山、張炳厚、裴永清、王慶國都是他的學生。
三草降壓湯是由益母草30、夏枯草15、龍膽草10、白芍20、炙甘草10組成。
功效:清肝瀉火、滋陰柔肝、活血利水的功效,對于肝火亢盛型引起的高血壓、頑固性高血壓,以及高血壓引起的頭痛、眩暈等并發癥均有良好的功效。
所謂“三草”指的就是益母草、夏枯草、龍膽草。
益母草不但活血化瘀,幫血管清理垃圾,還能促進血液運行,緩解心臟的壓力,降低心臟病的隱患,所以把益母草請來一馬當先打頭陣。
常言道:肝火一燒,血壓就升高。因此,一個降壓的方子,清肝火是少不了的,請誰來完成這個任務呢?龍膽草。
龍膽草是一種叫做“龍膽”的植物的根,龍膽草入肝經和膽經,專清肝膽之火。
夏枯草是龍膽草的得力助手,幫助龍膽草清肝火的同時,還能疏肝散結。你看一個人生氣了,就跟繩子一樣,繩子它一扭了一打結,那周圍就會有結節過不去。 人生氣的經脈就會打結,打結過不去了,久了那就是包塊。
所以不管是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肺結節淋巴結節,只要是肝氣在這里郁結住了,這些痰火都容易在局部打結,成為包塊,都可以通過夏枯草來把這個結節疏散開。
白芍和甘草合在一起,就成了張仲景的名方——芍藥甘草湯,芍藥甘草湯是補肝陰的,為什么要補肝陰呢?
中醫講究的是“陰陽平衡”,這個平衡被打破了,身體就會出問題。
中醫里有“酸甘化陰”的說法,甘草味道是甜的,能補,白芍味酸,主收,再加上白芍本身就有養血柔肝的功效,甘草和白芍合在一起就能彌補肝陰的不足,就能像磁鐵一樣把肝陽牢牢吸住,不讓它往上跑。
總的來說,三草降壓湯雖然只有五味藥,但其用藥精準,配伍精妙,芍藥甘草湯養肝柔肝,讓肝的性子慢下來,不要急躁,屬于治本;
龍膽草、夏枯草清瀉肝火,治標;
益母草活血化瘀,清理血管里的垃圾的同時還能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三草降壓湯同樣為降壓的良方,西醫常用的降壓藥比如氫氯噻嗪,吲達帕胺都是通過利尿的方式來降壓,而益母草、白芍、龍膽草都有很好的利尿效果。
由此可見,三草降壓湯之所以降壓效果顯著,或許正是源自中醫經方與現代醫學的巧妙結合。
#高血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