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0127m@163.com
王天勝:筆名荒石,男,1958年生于陜西涇陽。業余從事易經、書法、攝影、文學等方面的研究。70年代從事文學創作,已在海內外發表詩歌、小說、散文隨筆400多萬字,曾在多家報刊開有專欄。獲省市級以上文學獎20余項。事跡收入《中國政協委員風采錄》《陜西文化名人大辭典》《咸陽史志》《涇陽縣志》《共和國將士風采錄》等。曾被中央、省市及海內外數十家媒體關注、采訪和報道。出版的著作有:詩集,小說,散文,風水,書法,攝影十九部。現擔任的社會職務有:國際易學風水研究院會員,中華書畫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國際杜甫書畫院副院長,陜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書法報》特約書法家。
宿龍虎山(通韻)
暮秋游客少,風靜月初明。
窗攬丹霞景,思發古越情。
燈昏引詩賦,霧起籠閣亭。
龍虎宿一日,三年心緒寧。
云游東南(通韻)
浪跡東南地,廣結天下緣。
為人存厚道,見友少添煩。
相遇掏心語,臨別多感言。
江湖留大愛,重義不談錢。
郊外湖邊(平水韻)
晨離古城霧,湖岸聽蘆風。
日出天微冷,鳥鳴云在空。
園荒好閑步,路曲忘西東。
夕望高樓處,依然煙靄中。
觀日出遇雨(平水韻)
登高望日此專程,誰料雨風阻客行。
靜靠樓窗觀外景,坦然一笑待晴明。
煮茶偶感(平水韻)
千里遍游南北東,半生尋悟總成空。
歸來偶見煮茶景,一世沉浮壺水中。
冬日偶感(通韻)
秋盡入冬天漸冷,風寒少見故人來。
窗前有酒且獨飲,一望白云自釋懷。
家花(平水韻)
寒風殺盡春秋景,吾舍有花正艷紅。
澆水施肥勤送暖,香留溫室免欺凌。
初冬煙霧(平水韻)
暮秋已盡正初冬,唯見高樓入碧空。
欲看下層悲與苦,茫茫一片霧塵中。
世界(通韻)
世界三千諸象玄,未明其妙是吾凡。
五官所感非真境,修得八識可悟禪。
尋找王維(通韻)
輞川尋舊過藍關,不見王維只見山。
故地多遭風雨損,詩魂長在水云間。
學莊信道聽泉語,悟理參禪敬上天。
半隱半官一世事,也曾凡骨也曾仙。
枕邊感悟(平水韻)
夢里三千大千境,醒來一夜再無眠。
滿天星斗照銀漢,半粒塵沙說盡禪。
悟道方知人世小,貪婪難解上蒼玄。
眼前有相生心障,看破俗緣開凈蓮。
偶感(通韻)
塵緣末了修行淺,山寺門前愧問禪,
耗盡余年研妙理,消平宿業證佛緣。
眼觀經典耳聞咒,心在云天身在凡。
斗室一方多墨硯,偶生文趣自清閑。
今日寒流(通韻)
昨日晴明光正好,今晨有霧攪霜云,
風吹樓角聞哭鬼,寒入身軀走氣神。
天地熱涼隨處在,人間冷暖本常存。
春來冬去換新景,世道滄桑留舊痕。
登太白山(平水韻)
太白一望與天連,未攀山頂目昏眩。
終年積雪石生冷,四季松濤風帶寒。
云凈峰高藏美景,身虛人老惜殘年。
心存敬畏早留步,臨近能觀也是緣。
又見霧霾(平水韻)
陰霾又見罩鄉城,霧籠寒窗阻客行。
常念青山幽靜地,總思綠水故園情。
眾生無善報終至,佛祖有言鐘早鳴。
萬丈雄心斗天志,為人賺得幾回贏?
供佛(通韻)
蓮花玉座托尊圣,萬道光明照我胸,
佛號一聲傳法界,真言六字益群生。
修來悲憫歸三寶,悟得禪心知四空。
早晚臨壇悔前業,脫胎換骨養德功。
路遇狂風有感(平水韻)
風卷塵揚天地狂,正言明凈忽昏黃。
眼前有路君閑步,心底無私自福祥。
從古乾坤深莫測,向來人事總無常。
笑看世道隨緣過,一日任他幾熱涼。
老照片(通韻)
今觀舊照憶從前,分手唐都已廿年。
曾露神光懷夢想,昔無倦意氣丹田,
久別各為生活計,再見誰知鬢發殘。
幸有天憐尚安好,惜福共祝月常圓。
陽臺曬暖(通韻)
難逢今日朝陽好,萬丈光芒照冷窗。
靜坐聽聞持咒語,清心供奉禮佛香。
一身溫熱暖心境,幾縷和風驅隱傷。
正午日高寒盡散,悄然不見露臺霜。
老友三年祭(通韻)
歲月無聲三載過,幾回夢里與君逢。
昔年一起風塵路,今日兩隔生死城。
早去本因天地數,想開能了世間情。
速脫苦海往西土,安享天國方靜寧。
暮秋偶感(平水韻)
昔時已負少年頭,半老身虛更寡求。
喜伴山云延歲月,常觀江水悟東流。
莫言國事說茶酒,做好布衣遠王侯。
一日三餐心意滿,順天適命不生愁。
謝邀(平水韻)
此身半朽不堪用,唯乘余春天地游。
少壯戀家無大志,老來作賦度閑愁。
偶成詩句說今古,常面江河看遠流。
感念親朋空厚愛,情懷山水養白頭。
圖片源于網絡,格律自行審核
投稿請注明作者姓名并附300字以內作者簡介和生活照一張。可以在本臺“查看歷史消息”中閱讀往期文章,對簡介和照片的格式進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