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鄉雖然在歷史上名氣不大,但是如今的發展卻十分迅速,不但在平原省時期做過省會,并且在1958年的時候管轄21個縣,基本相當于整個河南北部地區。不過如今的新鄉市只有8個縣,那么另外的13個縣哪兒去了?
很多人都知道新鄉市做過3年平原省的省會,那么當年為何會建立平原省,短短三年之后平原省為何又撤銷?相信很多人都是不甚清楚。不過如今新鄉市的經濟高速發展,其實也和當年的平原省的省會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如今的河南師范大學,就是從當年的平原師范學院逐步發展而來的,新鄉高校的數量僅次于鄭州,也是平原省省會影響力的直接體現。
事實上歷史上沒什么影響力的新鄉能夠崛起,其實是取代了衛輝,一脈相承。辛亥革命之后,全國開始實行省道縣行政管理制度,整個河南省劃分為4個道。河北道包括整個河南北部地區,也就是如今的豫北地區,道治就位于汲縣也就是如今的衛輝市,管轄24個縣。這個狀態一直持續到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實行行政督察區制度。
1949年建國后,一個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省份平原省成立了。平原省領導班子其實就是原來的冀魯豫專署,所以平原省其實就是冀魯豫專署演化過來的。當時由于河南省的安陽和新鄉兩個城市是最晚解放的,所以很多敵特分子都隱藏在安陽和新鄉,所以成立平原省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剿匪。整個平原省有6個專區,其中濮陽專區,湖西專區,聊城專區,菏澤專區其實都是老解放區的地盤。所謂剿匪,其實主要是在安陽專區和新鄉專區,鑒于新鄉是鐵路交通樞紐,所以省會自然選擇在了新鄉。平原省時期的新鄉專區下轄14個縣級區域,基本上包括如今的新鄉市焦作市以及濟源市。
隨著1952年平原省撤銷,新鄉安陽濮陽3個專區劃歸河南省。1954年安陽專區和濮陽專區合并,成立了安陽專區。1958年安陽專區和新鄉專區合并,統稱新鄉專區,這一時期的新鄉地區達到了鼎盛時期,共管轄21個縣,整個河南北部都歸新鄉專區管轄。不過這一時期的安陽市,鶴壁市以及焦作市屬于省轄市,是直接歸省管的,如今的修武縣,博愛縣,湯陰縣,淇縣,安陽縣,隸屬于當時的3個地級市,并不歸新鄉地區管轄。
當時這樣大規模的合并,可能是城鄉二元體制的原因,3個省轄市執行城市管理制度,新鄉專區主要管理廣大的農村。當時的林縣隸屬于新鄉專區,以至于有很多人看過電視之后,誤以為林縣紅旗渠是如今的新鄉的,正是這段歷史給人們造成的誤解。
不過到1961年,新鄉地區再次分家,安陽地區又開始獨立運行,隨后3個地級市又變成了縣級市,重新劃給了安陽專區和新鄉專區管轄。1974年之后焦作市和鶴壁市都已經變成了省地雙重領導,開始設立市轄區。
1982年焦作正式成為省轄市,但是由于地域狹小,發展不便,1983年修武和博愛兩個縣由新鄉地區劃給了焦作市。1986年溫縣,武陟縣,孟縣,濟源,沁陽5個縣,又劃給焦作市領導,余下的部分成立了新鄉市,形成了如今管轄8個縣的新鄉市,延續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