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祠堂位于衛輝市區城內貢院街,是待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徐祠是曾任民國第五任大總統徐世昌的家祠。1918年動工,1921年10月俊工。徐祠各建筑部位,大都采用嘉禾圖案雕刻,以顯示徐氏家族的榮耀和自豪---小編推薦。
衛輝是座古城,城里有條不起眼的貢院街,在貢院街的西頭兒有座高大的照壁,在照壁的中間有團精致的圖案,當地人管它叫盛世嘉禾,五顆谷穗牢牢的抱在一起,即彰以農為本,又顯五族共和,照壁后面還有座大宅子,那就是徐家祠堂。
從東華門向里望去,幽靜古樸的祠堂,像一位慈祥的長者,倚門駐足,靜默時光。
相視良久,入院敘談。石鋪甬道正立其中,南面是高大的嘉禾照壁,形制圖案與墻外的樣子不差分毫。向北一眼望去,院門依次洞開,緩步遞進,不知不覺之中,時光凝止,倒回過去。民國往昔,歷歷在目,家祠的主人正是民國第五位大總統——徐世昌。
武戎北洋,風云突變,文人總統斡旋其中,實為不易。
穿山門而入,二進院有一四柱三間石坊,坊額上書“東海世家”四字,“東海”二字乃是世昌自號,又有暗指天津之意,古時天津稱為東海縣。在石坊兩側分別有石聯一對,上聯為“亭育托燕畿佳氣常浮白云觀”,下聯為“宗支分衛水清波遠溯繞湖橋”,其聯對仗工整,意喻深刻。上聯中“亭”喻養育、培育之意;“燕”即指燕京,今國之北京;“畿”又特指天津,白云觀為北京著名道觀。下聯“衛水”即衛輝,為世昌先生出生之地,其乳名衛生,就暗指衛輝所生之意;“繞湖橋”為古地名,今浙江省鄞縣,此為世昌先生祖籍之地。在此建祠,原因道光年間,世昌之高祖徐城在河南為官,初居開封,后移居衛輝。傳至世昌先生這輩,徐家已在衛輝久居七十余年。
留影徐進,至祠院二門,仰之望匾,“徐世昌家祠”五字赫然于上,為時任國家文物局長孫軼青先生所題。在二門與東西掖門之間,有“三喜墻”而存。三喜之由,頗有來頭。其一喜為世昌、世光兄弟二人于一八八六年新科中舉,又恰逢其母劉氏五十大壽,此為二喜,壽賀之時,好友袁世凱贈其當時名仕路漁濱手書“雙桂承歡”匾額一通。三喜盛臨徐家,可謂福祿壽聚
過二門,進三院。東西配殿之屋,于九二之年,設為衛輝之博物館所在。祠院盡頭乃家祠之拜殿享堂。今享堂新設,展世昌之生平。北洋陳往,民國久許,吾嘆其從政之涯三起三落。此一起為,三十有二的世昌高中進士,榮登翰林,庶常始朝。隨后一落,乃黑翰郁憤,入好友世凱幕府,參天津小站練兵。再二起為,年近花甲,出任國之務卿,位極人臣。好景不長,世凱稱帝,主動請辭,此為二落。三起于一九一八,安福會舉,出任民國總統。直奉戰后,被迫卸政,寓居津門,直至終老,此為最后一落。
后游于院中,花石草木,檐屋堂閣,歷久之彌新。遙想世昌之一生,督東新政,詩書畫三絕,八十五歲長壽康樂喜不盡矣。
掩門而退,心中悵然,嘉禾百年,徐祠猶在,今非昔比,物是人非。
更新于 2018-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