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通航飛機、大客機、直升機,滑翔機對于很多人來說是十分陌生的一種飛行方式。然而,滑翔飛行被許多資深飛行員稱為“最純粹的飛行體驗”,因為,他們在日復一日的飛行任務中喪失了最初對飛行的激情,而滑翔機能重新激發他們對飛行的熱愛,并讓飛行有了新的意義。上個周末,我找到了距離我住的地方45分鐘車程的一個滑翔機俱樂部體驗滑翔飛行。滑翔機有較大的機翼展弦比,機身外形細長,呈流線體,它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僅僅依靠能量守恒定律通過高度換取速度,還可以通過太陽加熱地表產生的上升氣流來延長滯空時間,甚至爬升高度。在無風情況下,滑翔機在下滑飛行中依靠自身重力的分量獲得前進動力,這種損失高度的無動力下滑飛行稱“滑翔”;在上升氣流中,滑翔機可像老鷹展翅那樣平飛或升高,通常稱為“翱翔”。盡管如此,滑翔機畢竟沒有動力,在進近和落地時只有一次機會,不能像有動力的飛機一樣復飛,所以對飛行員來說對能量和風的判斷也有一定的考驗。和普通的通航飛行不同,滑翔機飛行需要很多人的協作才能實現,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滑翔機俱樂部都選擇在周末活動,大家輪流上天飛,剩下的人在地上幫忙。相比有動力的通航飛行,滑翔機飛行則便宜得多。一般的教練機包括燃油每小時的租金大概在140-180美元不等,除此以外還要付40-80美元的教練費。這個俱樂部滑翔機的租金是每小時30美元,牽引機收費則按高度計費,起步價是300米22美元,每增加300米收費10美元。因為是俱樂部,滑翔機教員都是志愿者,不收取額外費用。這樣一來,到達1000米的高度利用上升氣流滯空1小時的費用大概只需要70美元,比動力飛行訓練要便宜至少一半。與我一起體驗滑翔機飛行的是一對夫婦,丈夫訂了滑翔機體驗作為他們結婚紀念日的禮物。帶我們飛的飛行員是個老爺爺,長得和薩利機長有點兒像。有意思的是,薩利機長在空軍學院就讀的時候考取了滑翔機執照,對他日后哈德遜河上的迫降頗有幫助。當天有些陰天,太陽不會直射地表,所以沒有上升氣流,但是云層比較高,仍然是個飛行的好天氣。我們一起把滑翔機從機庫里推了出來,然后把它掛上高爾夫球車拖到跑道上。跑道就是一條大概800米長、25米寬的草坪,并且有很明顯的地勢起伏。牽引機是一架黃色退役農用機,通過一條大概60米長的牽引繩牽引一架滑翔機起飛。到達指定高度時,滑翔機會解脫牽引繩自由滑翔,而牽引機會左轉下降落地,準備牽引下一架滑翔機。看天上的飛機時,總是習慣了聽到隆隆的發動機的聲音,而滑翔機則像是一個幽靈,緩緩飄過,一點聲音都沒有。
在那對夫婦相繼飛行體驗之后,終于輪到了我。我們飛的滑翔機于上世紀70年代生產于羅馬尼亞,有兩個串聯座椅,前后座均有全套的操控和基本的目視領航儀表。因為沒有引擎,所以所有航電都由一個12伏電池供電。駕駛艙相比大多數的通航飛機擁擠得多,坐得也低,像是坐在地上一樣。牽引機起飛前,會往前慢慢滑行,把牽引繩拉直,在收到滑翔機起飛指令后再加速起飛。在滑翔機牽引繩猛然帶上勁兒的一剎那,有種從航空母艦上彈射起飛的感覺。滑翔機會比牽引機更小速度離地,所以要貼著地飛行,避免把牽引機的機尾提起來導致災難。在飛行時,滑翔機要時刻修正飛行姿態,保持在牽引機的正后方飛行。
到達指定的1000米高度后,我們脫離了牽引機,開始了滑翔。滑翔機沒有引擎的噪音,所以在飛行時非常安靜,只有呼呼的風聲,可以用正常的說話音量前后座交流。滑翔機的操縱基本和普通飛機大同小異,優越的滑翔性能甚至讓人感覺不像是無動力飛行。我飛行訓練飛的塞斯納172的下滑比大概是9比1,意味著無動力滑翔時每下降100米高度,飛機可以最遠滑翔900米的距離。一般的客機滑翔比大概是17比1,而我們飛的滑翔機則可以達到35比1。目前,滑翔性能最好的滑翔機的下滑比可以達到驚人的75比1。如果天氣好,滑翔機可以利用上升氣流滯空數個小時,但是因為陰天,沒有任何上升氣流可以借助,算上牽引飛行的時間,我們只在空中停留了半個小時左右,在附近稍微做幾個機動后我們便要開始準備回來落地了。滑翔機機翼上有可伸縮的擾流板,在落地時可以由此控制下滑角度。滑翔機只有一顆輪子,并且落在草地上,落地顯得十分顛簸。從滑翔機走下來以后,已經到了午餐時間。俱樂部的人們帶了吃的,坐在遮陽棚下面開始聚餐。我這才意識到,這些飛行員拖家帶口來到這個地方忙活一天就飛上一個小時,很像是廣東人去吃早茶,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要與家人和朋友們一起享受這個過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