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是我們最重要的感官!當我們睜開雙眼,視功能給予我們觀察和認知的能力。然而,在如今飛速發展的時代,近視、遠視、散光、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病變、夜盲癥、色盲等眼疾發病率頻頻激增。除了后天用眼不當對視神經過度損耗以外,在視力發育關鍵期以及日常生活中,視力必需營養素攝取不足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許多眼部必需營養素人體是無法自然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都需要依靠外部補充,如:鈣、鋅、硒等礦物質,葉黃素、玉米黃素等植物素,水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C和脂溶性維生素A、D等。這些營養素如果缺乏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視力損害。因此,保證充足的營養素來滿足視力發育以及日常用眼消耗的需求是至關重要的!維生素A主要維持體內所有細胞正常生長與分化,參與合成視紫紅質。視紫紅質在光線暗時,進行分解,從而刺激神經形成視覺,讓我們能在光線暗時看清物體。如果缺乏維生素A會降低暗適應能力導致夜盲癥,嚴重可以致盲。
食物來源:維生素A最好的食物來源就是各種動物肝臟、魚肝油、魚卵、禽蛋等。胡蘿卜、生菜、紅心甜薯、南瓜、青辣椒等蔬菜中所含的維生素A原(β-胡蘿卜素 )也能在人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 (維生素A的補充不能急于求成,過量攝入維生素A 可能會導致維生素A中毒)β-胡蘿卜素是維生素A的前驅物,在體內可以轉換成維生素A。比起直接補充維生素A會有攝取過量而中毒的可能,β-胡蘿卜素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為β-胡蘿卜素屬于脂溶性色素。β胡蘿卜素有助于保持眼角膜的濕潤,預防白內障、保護眼睛晶體的纖維部分,防止晶體受損的功能。食物來源:富含β胡蘿卜素的食物一般是橙色、黃色、紅色的食物, 如:黃豆、胡蘿卜、西紅柿、柿子、南瓜、菠菜、芒果、哈密瓜、杏、甜瓜、枇杷等。
B族維生素維持神經細胞功能和正常的生理代謝,是眼睛發育所必不可少的一類營養素。具有保護眼角膜的作用,當缺乏B族維生素的時候會發生眼部的神經病變,讓你感到視力模糊,遇風流淚,怕光甚至眼部炎癥等問題。維生素B2是構成輔酶的重要原料,還是眼睛視黃醛色素的成分,維生素B2(核黃酸)缺乏可能引起白內障結膜充血(血絲眼)、畏光 。作為一種抗氧化劑,核黃素有可能減少你體內的氧化應激,包括眼睛。一項研究發現,當參與者的飲食中每天含有1.6-2.2毫克核黃素時,白內障發展的風險降低了31-51%。衛生當局建議每天攝入1.1-1.3毫克核黃素。通常很容易達到這個數量,因為許多食物富含核黃素。食物來源:杏仁、乳制品、菠菜、燕麥和青花菜是維生素B2的良好來源。
B3又被稱作煙酰胺、煙酸,在體內的主要功能是幫助將食物轉化為能量,它同時還是一種抗氧化劑。研究表明煙酸具有預防青光眼的作用,青光眼是一種視神經受損的病癥。 食物來源:動物性蛋白質來源有豬肉、牛肉、魚肉、雞肉、牛奶、雞蛋等;植物性來源則包括香菇、蘆筍、黃豆、糙米、麥類等。
生物素也屬于維生素B族,B7,又稱維生素H、輔酶R,是水溶性維生素,主要作用就是代謝脂肪和蛋白質,維持人體的正常生長、發育、健康。因為無法被人工合成,主要是通過外界食物進行攝取。生物素的功能主要是治療視力下降、夜盲癥、緩解干眼癥以及緩解皮膚的老化、角化和增生。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增強抵抗力,促進免疫細胞的生成,可以治療兒童的生長發育遲緩。食物來源:在許多食物中都含有生物素,特別是魚類、全谷物、酵母、肝臟和酪梨。美國《內科學文獻》雜志刊登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維生素B6、B12及葉酸“三管齊下'可大大降低女性AMD(亦稱老年黃斑變性)的風險。研究人員對5442名40以上的婦女進行了平均7.3年的跟蹤調查發現,接受維生素復合治療的患者, AMD危險下降了34%,重度AMD危險下降了4%。研究發現,AMD與血液中高半胱氨酸關聯極大,該氨基酸水平過高,會導致血管內壁功能紊亂,而維生素B6、B12和葉酸則可以大大降低高半胱氨酸水平,從而有助修復或防止血管受損。
維生素B6在動物性及植物性食物中含量均微,酵母粉含量最多,米糠或白米含量亦不少,其次是來自于肉類、魚、馬鈴薯、甜薯、蔬菜中;
維生素B12僅天然存在于動物類食物中:肉類、魚類、禽肉、海鮮、雞蛋和奶制品 。
DHA,俗稱“腦黃金”,是一種人類大腦和視覺組織發育必須的脂肪酸。詳細的講就是神經系統細胞生長及維持的一種主要營養素,是維持視紫紅質正常功能所必須的,對寶寶的視力發育至關重要,也是大腦和視網膜的重要構成成分,在人體大腦總脂肪酸中含量高達35-45%,視網膜是人體內DHA濃度最高的部位,約占總脂肪酸的50%,對寶寶的智力、視力和語言發育至關重要 DHA是視網膜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攝入充足的DHA對于維持視網膜完整性和視覺功能非常重要. DHA 缺乏時視覺功能受損,表現為視敏度發育遲緩,對光信號刺激的注視時間延長,從而影響嬰兒的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
食物來源:亞麻酸在體內可以轉化為DHA,亞麻酸含量豐富的食物包括魚(最好是深海魚)、亞麻籽油、藻類、核桃、榛子、板栗、芝麻等。
維生素C可以清除會對眼睛造成傷害的自由基,減弱光線與氧氣對眼睛晶狀體的損害,晶狀體在決定眼睛是否能看清物體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從而延緩白內障的發生。 食物來源:維生素C在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比較常見,如柑橘類、獼猴桃、柿子椒、西紅柿、檸檬、枸杞、山楂、苦瓜、菠菜、鮮棗、草莓等。
倫敦大學學院眼科研究所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為年齡較大的老鼠補充維生素D3,可以給它們的眼睛帶來驚人的益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益處出現在服用補充劑短短六周之后。得到的改善包括: 視力改善,視網膜炎癥和 β 淀粉樣蛋白積聚的水平有所降低,β 淀粉樣蛋白是衰老的標志 視網膜中巨噬細胞數量顯著減少,并且形態發生明顯變化(巨噬細胞是一種能夠引起炎癥損傷的免疫細胞) 這些發現表明,維生素d3的作用及功能非常有助于預防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 (AMD),這是造成老年人失明的最常見原因。
維生素E可抑制眼睛晶狀體內的過氧化脂反應,使末稍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預防近視發生和發展。還可以抗氧化保護機體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毒害。
食物來源:多數自然維生素E從麥芽油提取,通常從壓榨植物油中獲得,其它食物來源還包括堅果類、種子類、菠菜等。鈣與眼球構成密切有關。正處在生長高峰期的青少年,對鈣的需要量相對增加,若不注意鈣的補充,不僅會影響骨骼發育,而且會使正在發育的眼球壁——鞏膜的彈性降低,晶狀體內壓上升,致使眼球前后徑拉長而導致近視,鈣在神經傳導中被稱為“第二信使”,可見其重要的作用。視神經缺鈣會帶來視力疲勞、視力模糊不清的問題。 食物來源:鈣多的食物,主要有奶類及其制品、貝殼類(蝦)、骨粉、豆及豆制品、蛋黃和深綠色蔬菜等。同時還要注意搭配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以增加鈣的吸收與利用。
鉻能激活胰島素,使胰島素發揮最大生物效應。如果人體中鉻含量不足,就會使胰島素調節血糖功能發生障礙,致使眼球晶狀體、房水的滲透壓增高和屈光度增大,從而誘發近視。
食物來源:鉻多存在于糙米、麥麩之中,動物肝臟、葡萄汁、果仁含量也較為豐富。
鋅對于支持眼睛健康也很重要。它與維生素A相互作用,有助于維持健康的眼功能。 鋅是視黃醇結合蛋白的成分,可在血液中運輸維生素A。視黃醇從肝臟到血液的釋放調節了維生素A的血漿水平,并保留了足夠的視黃醇利用率。充足的視黃醇可用性有助于維持健康的眼功能。 鋅還必須將視黃醇轉化為視網膜,因為這會在我們的眼睛中產生吸收光的蛋白質作為調節基因表達的因子,能夠增強視神經的敏感度,缺鋅還會影響身體對維生素A的吸收。
食物來源:貝殼類海產品、紅色肉類、動物內臟、堅果、谷類的胚芽、麥麩等。
硒存在于人體的多個組織細胞中,但以眼睛的含量最高,所以也是眼睛發育中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之一。硒是維護人體生命力的必需營養成分,能延緩細胞衰老,并能對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K的吸收和消耗進行調節。在代謝過程中,硒缺乏易導致白內障和近視眼。
食物來源:巴西堅果含量最高,牡蠣、鮪魚等海鮮也含有豐富的硒。蔬菜中含量較高的則有大蒜、木耳、南瓜與番茄,另外也存在于雞蛋、豆腐、一般肉類、動物內臟等食物中。
銅是人體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對色素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缺銅會引起多種病變。人眼組織中虹膜睫狀體中含銅量最多,其次為色素上皮等。銅代謝異常會導致視網膜色素變性而影響視力,并且會引起眼肌損害。研究發現近視患者的血清銅下降,尿銅也明顯低于正常人。建議成年人每天獲取900 mcg的銅,盡管僅需少量,我們的身體也無法自行生產銅,只能從飲食中獲取它。 孕婦或哺乳的婦女,則每天應多補充一點,分別為1毫克或1.3毫克。 食物來源: 肝臟 牡蠣 螺旋藻 香菇 堅果和種子 龍蝦 綠葉蔬菜 黑巧克力
葉黃素和玉米黃素還是唯一能夠吸收藍光和紫外線的營養素,可以改善眼睛疲勞感,減少眼睛“水汪汪”的現象;它們也是強效的天然抗氧化劑,能抵擋自由基對眼睛的破壞,保護眼睛,如果黃斑部及視網膜長期缺乏葉黃素及玉米黃素,就會影響視力;癥狀嚴重者,甚至有可能失明。正處于視力發育階段的孩子,容易視疲勞,近視、或者患有白內障、黃斑病變等眼病,建議家長可以為孩子補充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孩子在眼球發育定型之前,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近視發生的可能性;如果已經患有近視的孩子,可以阻止近視發展,避免高度近視的發生
食物來源:廣泛存在于植物中,如深綠色蔬菜、柿子椒、豌豆、西蘭花、南瓜、玉米、雞蛋等。牛磺酸大量存在于人體視網膜中,能提高視覺功能,促進視網膜的發育。同時,它還可以提高角膜的自我修復能力,對抗眼疾。當視網膜中的牛磺酸含量降低時,視網膜的結構和功能就可能出現紊亂,影響視力。
食物來源:富含牛磺酸的食物主要是海洋動物,如海魚、貝類、海洋植物紫菜、蝦、牡蠣等,其次是哺乳動物的神經、肌肉組織中;堅果和豆科食物中含量也比較高,如黑豆、蠶豆、嫩豌豆、扁豆、南瓜子等。均衡膳食營養是維持眼睛健康的最佳方式之一無論是維生素、礦物質、還是生物素,任何一種營養素的缺乏都可造成近視、遠視、散光、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病變、夜盲癥、色盲及斜視等眼疾。因此,我們應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保證充足的健康視力所需營養素。
眼睛體積小,但其精密程度就決定了它對營養物質的高需求
給眼睛足夠且合適的營養素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