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周圍的人抱怨腰疼,一般來說中老年人比較多,疼痛程度有輕有重,最常見的三種導致腰疼的病分別是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其中腰肌勞損引起的腰疼約占50%左右。
一般來說,腰肌勞損引起的疼痛多為腰部酸脹痛,它沒有一個明確的痛點,通常是腰部一整塊區域都疼。腰肌勞損只是肌肉勞損,因此并不嚴重,通過休息、注意姿勢、加強腰背肌肉鍛煉可以好轉。
久坐比久站更容易引發腰肌勞損,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接觸到一些人在搬了東西,甚至打個噴嚏之后腰就動不了了,我們經常管這個叫閃到腰。那么容易閃腰的怎么回事呢?
肌肉就像是固定骨頭的松緊帶一樣,腰肌勞損比較嚴重之后,如果突然活動,腰部的肌肉已經不能把腰椎保護好了。閃腰其實就是腰椎的一個小關節的半錯位,臨床上叫做半脫位,等于就是卡在那兒了,一下子整個人姿勢就不能變了,因為動了會疼。
閃腰之后第一時間要平躺,一般躺2-3小時,因為平躺可以讓腰部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一般放松后,它就能自然回到原本的位置。由于閃腰可能引起軟組織的撕裂出血,所以24小時內建議不要熱敷,因為熱敷會舒張血管加重出血。按摩也一樣,最好在休息幾天后再進行。
腰椎間盤突出是指腰椎之間一個盤狀的東西突出來了,如果能看到模型圖片。指的就是脊椎的骨頭間那塊透明的小墊,臨床上稱為椎間盤。
臨床上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以青壯年男性居多,因為這類人群從事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的比較多,這會誘發纖維環的損傷。中老年人得腰椎間盤突出往往是因為其椎間盤和周圍組織在隨著時間慢慢退化所致。另外,越年輕髓核里含的水分越多,流動性越好,因此突出的可能性也越大。
由于腰椎間盤屬于軟組織,因此X光片不能診斷腰椎間盤突出,臨床上推薦的檢查還是CT或者核磁。臥床休息是緩解腰椎間盤突出導致的腰腿疼的主要方法之一,因為在臥床休息的狀態下,腰椎不承受壓力了,椎間盤所受的壓迫程度也就減輕了。
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病率也比較高,在被診斷的人當中大部分無需手術,可以通過休息、熱敷、戴護腰、藥物等來緩解癥狀,只有持續疼痛不能緩解的患者,臨床上才會考慮手術治療。
有腰椎間盤突出的人在睡覺時可以注意幾點,一是盡量睡硬一點的床,二是可以在腰部墊一個小枕頭,睡姿最好采用平躺屈腿,可以在膝蓋處墊兩個枕頭以達成輕微彎曲的效果。
腰椎管狹窄是導致老年人腰腿疼的主要原因。腰椎管狹窄多是由于長骨刺,也就是骨質增生,然后還有周圍韌帶的肥厚和小關節增生。
腰椎管狹窄的特點之一是腰腿疼在休息后能緩解,患者走路通常走不遠,輕一點的可以走兩三百米,一開始走的時候沒什么感覺,但走著走著就開始疼痛,然后停下了休息一會兒,這個癥狀可以完全緩解,然后再起來又可以走了,臨床上管這個叫做間歇性跛行。
腰椎管狹窄引起的疼痛,從藥物治療上來說,一是消炎鎮痛,二是營養神經,這兩種都可以緩解其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