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肌勞損如長期不能對癥治療,可誘發急性腰扭傷以及腰椎間盤突出等較為嚴重的后果。
誤區一:頸肩腰腿痛、關節痛不當病
有的病人認為,頸肩腰腿痛、關節痛十分常見,疼不死人,因而不愿意接受應有的檢查。治療只是自己貼些膏藥、按摩、服些藥了事,致使病變長期找不到原因,不斷反復,加重了癥狀,難以控制。
誤區二:只要不工作、不運動就是休息
頸肩腰腿痛大多是運動系統疾病,治療原則要求減少運動,增加休息。但有人認為不上班即是休息。于是整日坐著看電視,搓麻將、打牌、玩電腦游戲,結果比上班還累,加重了脊柱負擔。
誤區三:廣告說的有效就是治愈
某些治療儀,通過電磁或者發熱效應,可使頸腰腿疼痛暫時減輕,確實有效,但離治愈相去甚遠。這些作為輔助治療措施未嘗不可,可一旦停用,就會“舊病復發”,患者也因此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誤區四:腰痛必須鍛煉才能恢復
一般腰部肌肉扭傷出現的肌肉痙攣通過鍛煉可以緩解,但是很多腰痛病人是禁止鍛煉的。如腰痛的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棘間韌帶損傷和韌帶撕裂傷、椎體滑脫、外傷性腰痛、壓縮性骨折、強直性脊柱炎、小關節紊亂、骶髂關節扭錯或半脫位、腰椎腫瘤、婦科經期腰痛,以及不明原因的腰痛等等,均不適宜鍛煉,有的絕對不能鍛煉。當然,有很多人是因不明真相造成病情加重,甚至常年不愈。有的病人自己也發現,腰痛多年不好,鍛煉后明顯加重。因此,腰痛治療必須要在診斷明確的基礎上,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誤區五:腰痛用止疼藥就行
一些腰腿痛患者在對腰腿痛的性質和原因還沒有搞清楚的情況下就自服止疼藥,這樣做雖然會使疼痛的癥狀明顯改善,但卻會帶來許多不良后果。這樣會掩蓋病情,貽誤診斷和治療,也增加了對腎臟的損害,還容易誘發出血。
誤區六:吃補品可以治療
一些長期疏于運動而工作時間又比較長的白領,由于伏案工作時間過長患上了慢性腰肌勞損,從而導致腰痛。如長期不能對癥治療,可誘發急性腰扭傷以及腰椎間盤突出等較為嚴重的后果。有些慢性腰肌勞損患者到醫院去拍腰椎片子后,沒有發現問題便放棄正規治療,并花大價錢“補腰”“補腎”,不僅是毫無效果,反而使病情繼續發展。
誤區七:治療重要,康復不重要
有些患者把病愈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醫療手段上,然而多數的腰痛都與不正確的姿勢有關,臨床上稱為姿勢性腰痛,所以康復的關鍵是矯正不正確的姿勢。重治療而輕康復鍛煉,顯然是舍本逐末了。
誤區八:只要有改善就不需要康復鍛煉
多數患者雖然知道康復鍛煉的重要性,但通過鍛煉(如倒走)后癥狀有了改觀,便認為是大功告成,不必再進行下去。但是倒走不能根治腰椎間盤突出。其實,康復鍛煉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徹底擺脫腰腿痛,還要在正確姿勢的基礎上,加強腰背以及腿部的力量,才能達到真正的健康。否則腰腿痛反復發作,病情會越來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