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談談到底什么是普洱茶?什么是生茶?什么是熟茶?
|普洱茶概念探討|
按照國家標準,在云南行政區內的普洱、西雙版納、臨滄、大理、保山等11個州市75個縣、毛茶采用日光干燥,緊壓后成沱、餅、磚自然發酵,或者采用曬青毛茶人工渥堆發酵的茶稱普洱茶。
普洱熟茶在國標上被劃分為黑茶。六大茶類是按工藝來劃分的,而普洱茶和黑茶在工藝上卻又有本質的差別的,比如原料、工藝的差異。
今天我們就實際情況先來探討一下關于普洱茶國家標準這個問題。
以西雙版納自治州勐臘縣易武鄉刮風寨為例,距刮風寨兩公里處的老撾風沙里的茶葉,和刮風寨為同一樹種,口感極其接近易武茶。但是按國標地理標準來理解,明顯不屬于普洱茶的范疇。
其次,普洱茶原料的一個條件是大葉種曬青毛茶。
而云南也有中葉種和小葉種茶,比如,清朝貢茶就是以云南倚邦、曼松茶葉為原料,而曼松就屬于中小葉種。中小葉種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景邁和帕沙,包括老班章也有部分帕沙種。(后面會陸續講到,大中小葉種的劃分方式)
第三,普洱茶的毛茶采用日曬干燥的方式。
目的是為了保持普洱茶酶的活性,保證它的后發酵,這是關鍵之一。整個制作我認為,它的重中之重是殺青時的鍋壁溫度是否把普洱茶中的酶殺死。
|普洱生茶的制作工藝|
普洱生茶的制作工藝:采摘、攤晾、殺青、揉捻、日曬、壓制、干燥、包裝、上市。
|普洱熟茶發酵工藝|
曬青毛茶,經過渥堆發酵,稱為普洱熟茶。
按照普洱茶熟茶發酵工藝可分為略發酵、半發酵、輕發酵、適度發酵、重發酵。輕發酵、重發酵和適度發酵是人們可以接受的范疇。
想要達到保存時“越陳越香”的特性,保留最佳的轉化可能性,發酵程度一般以輕發酵為最佳,在這個發酵度的茶葉有微果酸,香味明顯,生津回甘非常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