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辰
他為什么不欺負別人,
就欺負你?
讀初中的時候,我們班里有個男生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班主任老師一直安排我們倆坐在一起。他當時是個典型的壞孩子,朝我吐口水,把鼻涕抹在我課本上,畫很過分的三八線,還口出臟話。我和他相看兩厭,于是告訴班主任,請他幫我調換一個座位,當時班主任的回答我至今印象深刻:
他為什么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
我啞口無言。
是啊,他為什么不欺負別人就欺負我?
是不是因為在乖乖女的表象下,其實我也是個壞孩子?
我拼命反思,得不到答案。
電影《悲傷逆流成河》里,易遙染上了性病,因此成為全校欺凌辱罵的對象,而她最好的朋友齊銘卻說:大家為什么都針對你?你自己本身就沒有問題嗎?
這種上帝視角的詰問,讓易遙一時無言以對。
易遙做錯了什么?
直到多年后的現在,看某期奇葩說,其中席瑞的一段話讓我恍然大悟。
他讀小學的時候喜歡跳橡皮筋,因此被同學們嘲笑,他跑去問老師,老師頭也不抬地說:為什么大家都嘲笑你呢?你為什么不能改改呢?
這樣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幾乎毀了小席瑞的整個認知:原來,遇到慘事,我第一個需要反省的是我自己。
是不是,我不夠好? 是不是,我不配得到最好的一切? 是不是,遇到這些事就是我活該?
這其實就是席瑞口中所說的“譴責受害者”。
你是受害者,但自己當時并不知道,你受到傷害,去尋求幫助,結果被二次傷害——“他們為什么只針對你”,這句話等于在說:既然他那么壞,為什么只針對你不針對別人?是不是你和他一樣的壞?
在你眼里十惡不赦的混蛋,在你尊敬的師長、原本和自己同一戰線的人眼里,你和他們是一樣的人。
于是你內心開始自我譴責,比起他人的排斥、打壓,自己對自己的不認可,才是最可怕的。
相比起席瑞的老師,美國女教師尼爾森顯得太偉大了,她的學生因為光頭被嘲笑,她立刻在操場剃光了頭,對同學們說:你們以后嘲笑他,就是嘲笑我。
席瑞長大后也成為了一名教師,在自己的男學生因為喜歡穿粉色衣服被嘲笑后,他說:你不用害怕,這不是你的錯。如果你害怕,明天老師陪你一起穿粉色衣服。
他還對嘲笑這位小男生的同學說:你的安全感,你的優越感,不應該建立在對他人的嘲笑之上。嘲笑別人,并不能使你顯得很強大。
孩子之間開玩笑嘛
相比父母師長在面對孩子被欺凌時常說的那句“他為什么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長輩們還有另外一種推卸責任的口頭禪:
孩子之間開玩笑嘛!
因為“開玩笑”,被欺凌的孩子揮刀殺死了欺凌自己七年的同學。 因為“開玩笑”,被欺凌的孩子選擇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 因為“開玩笑”,被長期欺凌的孩子選擇從高樓一躍而下。 ……
這樣輕描淡寫的三個字,讓多少孩子葬送了寶貴的生命!
中國人在“開玩笑”這三個字上,似乎有一種近乎變態的“寬容”,任何過分的話語,任何過激的行為,任何惡毒的動機,似乎只要被冠以“開玩笑”的名頭,就必須被一笑而過,你計較你在意,就是“開不起玩笑”。
說這句話的父母,可能潛意識里怕自己過分保護孩子,怕自己大驚小怪。更有可能,就是懶,懶得走進孩子的內心,懶得去管孩子的麻煩事?;蛘咚约罕旧?,根本就不明白該如何解決這樣的事情。
而說這句話的老師,校長,則可能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本著“和稀泥”的心態,得過且過。
卻殊不知,孩子之間的關系,可以很單純,也可以很復雜!
可以很純凈,也可以很丑惡!
在此奉勸父母們,在孩子面對霸凌時,第一時間站出來,你的挺身而出,不僅僅是保護孩子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你給他的一個態度:無論發生任何事,父母都是你最堅強的后盾,無論發生任何事,你都不必害怕,天塌下來,還有父母幫你頂著。
被集體孤立的冷暴力
在朋友們眼里,我性格開朗人緣特好。只有我自己知道,在面對眾人的眼光時,我會特別緊張,有一種被扒光了衣服赤裸裸站在眾人面前的羞恥感。
深究原因,就是在我讀小學的時候,曾經被全校的女生孤立嘲笑。
那時候我們家在村子里的條件算是比較好的,所以我的吃穿用度就和大家有點不一樣,就是這點不一樣,使我成為大家集體隔離排斥的對象。經常下課的時候,女生們扎堆擠在一起,手指對著我戳戳點點:你看xx,看她頭上戴的那花,看她那裙子,看她那涼鞋,還當自己是公主呢!哼!
這一幕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我的噩夢。她們打沙包不帶我,踢毽子不帶我,丟手絹跳格子跳皮筋玩石子都不帶我,所以至今為止,這些東西我幾乎都是空白一片。
對于被霸凌者來說,肢體的被攻擊其實在其次,最怕的就是這種精神上的凌辱。那種全世界都和你對立,只有自己孤零零一個人的感覺,真的是此生都難以愈合的傷。
所以,在大學的時候,面對一個女生被全宿舍女生關起門來毒打,繼而她被全班女生孤立、隔離的時候,我只猶豫了幾秒,就搬起桌椅板凳,和她坐到了一起。
其實,她是個很好的女生,風趣幽默,頭腦敏捷,落落大方。
大多時候,你被孤立,其實不是你的錯。
但是,當大多數錯了,少數的幾個對的時候,這個世界就顯得很悲哀了。
保護孩子不被嘲笑
等于保護他的夢想
前兩年看過一個勵志短片,一個“家境很困難,長得很困難,夢想讓人為難”的小男生,他的夢想是——摘星星。
因為這個“荒誕”的夢想,他被父親責打,被老師同學嘲笑。后來,連他自己都覺得自己是在癡人說夢,就此放棄了這個荒唐的夢想。
一位導師的出現,保護了他的夢想:
那些嘲笑我們的人,我們陪他一起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 但是笑完了,又能怎么樣呢?
在導師的引領幫助下,他終于完成了自己“摘星星”的夢想,當璀璨星光倒映在他眼眸中時,無數人被他的夢想打動了。“摘星星”,這樣荒唐到遙不可及的夢想,竟然有真正實現的一天。
阿姆斯特朗小的時候,有一天他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出發去月球了哦!
他的媽媽沒有嘲笑他,反而認真的說:好的,別忘記回家吃晚飯。
多年以后,當他終于從月球返回,記者采訪他:此刻最想說的是什么?
他回答,我想對我的媽媽說:我從月球上回來了,回家吃晚飯。
你永遠不知道,你不經意間保護孩子不被嘲笑的舉動,呵護了他怎樣驚艷的夢想!
如何讓孩子不被霸凌?
經常有父母會問,那我該如何教我的孩子不被校園霸凌呢?
多年以前,在我還不是個媽媽的時候,曾經看過一個觸目驚心的是視頻。五個孩子打一個孩子,那可憐的孩子從開始被打,到最后死去,都不敢還一下手,甚至連推搡對方一下都不敢,他就那樣柔順地被打死了!我強忍著看完,哭到手腳發抖。
我沒有辦法想象,十幾歲的孩子,父母辛辛苦苦養育了十幾年,就這樣被活活打死,他的父母該多么悲痛,多么后悔!
為什么,我沒有教孩子反抗? 為什么,我沒有教孩子逃跑? 為什么,我沒有教孩子及時向父母求助?
那個被打的孩子,明顯不是第一次被那幾個孩子打了,然而他直到被打死,可能他的父母都不知情,或許知情了也只是說:
為什么他們就欺負你一個? 不過是同學之間開玩笑嘛! ……
《悲傷逆流成河》里,易遙的媽媽最終醒悟。她牽起女兒的手,一路昂首挺胸無視旁人的眼光保護女兒。這一幕我看了無數次,每次看都哭得不能自己。對易遙來說,那一刻她的全世界都被點亮了,縱使我面對再多的磨難,再多的霸凌,只要想起媽媽的愛,我就可以奮起反抗,向暴力say“NO!”
套用很多年前郭敬明那句很流行的話來說:我也是有爸爸媽媽疼愛的人,不是可以叫你隨便欺負的!
無論何時,父母的愛,才是孩子在面對霸凌時能夠舉起拳頭反擊的最大勇氣來源。才是孩子能夠昂首挺胸站在天地之間,無懼風云變幻的力量源泉。
前幾天去幼兒園接孩子,途經初中學校,看到校門口用醒目的標示語寫著:校園欺凌舉報電話:xxxxxxx。一下子愣住,無論這個電話是否真的起作用,但是至少證明,學校開始重視校園欺凌這個問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越做越好,能夠保護更多的孩子免受欺凌的傷害。
對于心智發展尚未健全的孩子來說,被欺凌,就好比是把自己的自尊人格放在地上,被狠狠踐踏。那種屈辱感,很容易就會毀了一個花骨朵一樣嬌嫩的生命。
大部分的欺凌都是長期性的,因為欺凌者選擇受害者,第一次如果受害者沒有什么表示,那他很可能接下來就會認定你,習慣性地欺負。所以我們一定要告訴自己的孩子,如果一個人對你進行身體上的攻擊,精神上的凌辱,一定要及時告訴父母,在第一時間,把欺凌的苗頭掐死在搖籃里。
網絡上那個很流行的段子說:你第一次欺負我,我可以放你一馬;你第二次欺負我,我還是可以放你一馬。但你要記住,我是有脾氣的,不是放馬的!
對家長來說,孩子第一次被欺負,就要讓對方知道:我孩子不是放馬的!他是你惹不起的存在!
愿父母都能重視起來,不要在不經意間成為欺凌孩子的幫兇。教育孩子不去欺凌別人,在面對欺凌的時候,求助長輩,奮起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