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延參法師
河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當代著名書畫僧,佛教文學作家
生活的起起落落,榮枯成敗,那些匆匆而來的過客,那些迎面發生的故事,美好固然美好,缺憾也隨它自然,兩手空空又何嘗不是命運的一種輕松飄逸,萬事有得必有失,得失也只在那一念之間,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世界向前,心態平緩,讓所有的經過舉重就輕。
這世間的高低輸贏是對自我的一種考量,幸福的狀態應該是順其自然,不必要刻意追求什么,隨緣適性,心安則安,即來則安,莫嫌世人無新意,需要自己去活,浮躁中尋寧靜,自負中尋克制,處事不驚,留有余地,人生的風景就在于你能否活出你的意志和勇氣。
思索人生,人生也就是在得失中的從容,糾結重復中的延伸,那些經過的坎坷,具有客觀的兩面性,既然是結束,那么也是一個重新的開始,保持那份心地的清澈,淡化那些得失的驚訝,多少故事不過是寵辱不驚從容不迫。這得得失失的重復,是一種提醒,更是一種領悟。
人生的意義本來就是一個很難界定的概念,有人癡迷,有人豁達,有人埋怨,有人執著,來來往往的人群,演繹著不同的胸懷和氣魄,煩惱在生活中占的比重,誰的命運承受了更多的苦處,這愛和恨的緣由,就在于舍和得之間的調和、認識、清醒。
繽紛萬千的世界,干擾了許多人的抉擇,在煩惱中的追逐,在糾纏中的自我,忽略了天空飄過的浮云,那其實是歲月的一種提醒,看別人墳頭一縷青煙,卻忘了思考自己已經漸行漸遠。人生在世間,需要思考為什么而活,對于那些身外之物,看寬、看淡、看輕。
許多往事都在歲月里沉淀,能善忘的盡快望去,不要讓它成為煩惱在記憶中盤旋,既然那些過去的故事不可能改變什么,又何必為它糾結,一個人的心境,才是一個人的生存智慧,看月光灑一地,心寬的下場好。淡然處世是對人生的一種尊重,也是一種超然物外的雅量。
從從容容一條路,平平淡淡一杯茶,經歷著生活的苦難,伴隨著流失的歲月,能一笑了之的絕不糾纏,能一聲嘆息絕不用第二聲嘆息,不要以為這個世界冷落了誰,既然沒有任何事情值得駐足,那么就還命運一場樂觀,生活中那些平常中的平常,就讓它隨了淡然中的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