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方小喇叭開始聽講!
小助手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文章是《糖友周圍神經病變攻略,再也不怕漏診、誤診》,讓大家全方位的學習健康養生知識,大家趕緊跟著學!
“正常人腳上扎一下會立馬喊出來,但我最近接診一個糖尿病患者,圖釘扎腳底3天都感覺不到疼,還是家人發現送了醫。這位患者感覺不到疼,不是有特異功能,而是患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北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潘琦表示,糖尿病患者對周圍神經病變,要早診斷、早治療。
糖友警惕周圍神經病變
潘琦介紹,血糖控制不良、患糖尿病超過5年、同時患有高血壓、伴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或糖尿病腎病、吸煙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發生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約60%-9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神經病變,其中約30%-40%的人是無痛的,所以這造成了近一半的輕中度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被漏診。
無痛性周圍神經病變,聽起來不可怕,但它造成的無痛性損傷和無痛性心肌梗死卻是致命的。潘琦表示,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較高并伴有微血管病變,潰瘍傷口就會難以愈合、反復感染,如果不及時治療,形成糖尿病足,最終可能被截肢。
早期癥狀:腳麻、無故出汗
蘭州瑞京糖尿病醫院主任醫師黃新文表示,腳涼、腳麻是糖尿病患者出現周圍神經病變的早期典型癥狀。
臨床上,糖尿病神經病變引起的腳麻一般具有從遠端開始、有對稱性、逐漸向上發展等特點。有些患者除了腳發麻、發涼外,還會有襪套樣感覺、踩棉花感、蟻走感等不適。
糖尿病患者愛出汗,也是周圍神經病變的一種臨床表現。生活中,糖尿病患者無原因出汗多(如吃飯時和早上睡醒時出一身汗)是因為交感神經受到了損害。異常出汗一般多發生在較胖的老年糖友身上。黃新文建議此類患者應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糖友每年要做相關檢查
早期診斷和治療是防止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基本措施。黃新文建議,糖尿病患者首先應控制血糖,糾正血脂異常,控制高血壓。其次要加強足部護理,選擇透氣性良好、質軟的合腳鞋襪,每日用溫水洗腳。
對于已經確診的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年檢查一次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對于糖尿病病程較長,或合并有眼底病變、腎病等微血管并發癥的患者,應每3-6個月復查一次;一旦診斷為糖尿病性多發神經病,應特別保護喪失感覺的雙足,以減少皮膚損傷和截肢的風險。
如發現時已釀成爛腳,須立即去醫院,由醫生幫助清創、換藥、抗炎,進行改善循環和打通阻塞的下肢血管等治療。
《百病食療大全》
鼻炎食療方——翠玉蒸餃
材料:菠菜500克,面粉500克,素肉750克,鹽1克,味精1克,胡椒粉少許,香麻油少許。
做法:
1.菠菜榨汁和面粉攪和在一起,搓成淡綠色面團,素肉剁碎,加入調味料拌成餡。
2.把面團搓成條,搟成水餃皮形狀,包入素肉餡,捏成花餃子形狀。
3.上籠用旺火蒸熟即可。
功能效用:菠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蛋白質,以及鐵、鈣、磷等礦物質,過敏性鼻炎患者多食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