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受到失眠的困擾,小米粥、酸棗仁各種助眠偏方也不給力。夜深人靜的時候,數羊數到一千只了還睡不著……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呢?
一個人長期失眠:如果不是環境、心理和情志因素所致,那極有可能是我們的飲食缺少了某些重要的營養素!
??長期缺乏4種營養素,失眠就可能變常態。
1、缺鈣
鈣缺乏,不僅影響骨骼、牙齒的健康。實際上,神經遞質的釋放和肌肉的收縮也都需要鈣離子的參與。缺鈣時,肌肉和神經容易處于持續興奮的狀態,從而導致失眠。比如,缺鈣的小嬰兒晚上容易驚醒,白天好哭鬧,成年人缺鈣晚上入睡困難,睡著了也容易腿抽筋。平時,要注重奶類、豆制品、芝麻醬、海帶、海產品、綠葉菜、堅果等含鈣量高的食物的攝入。
2、缺鎂
鎂具有調節神經與肌肉收縮的功能,是能安定情緒、消除焦慮的營養素。缺鎂會使神經過度興奮,人就容易緊張、頭痛、焦慮抑郁、情緒不穩,總是難以靜下心來,于是造成睡眠障礙。
大量流汗、壓力過大等情況會讓鎂流失較多,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年男性每日攝入350毫克鎂,成年女性約為300毫克,孕婦及哺乳期女性則為450毫克。
鎂廣泛分布于植物和動物性食品中。據測定,紫菜中含鎂量最高,高達460毫克/100g,被喻為“鎂元素的寶庫”。含鎂豐富的食品還有谷類(小米、玉米、燕麥、蕎麥等)、豆類(黃豆、豇豆、黑豆、蠶豆、豌豆)、蔬菜(莧菜、蘑菇、綠葉菜、南瓜)、水果(香蕉、大棗、龍眼)、堅果(南瓜子、葵花籽、腰果)以及肉、蛋、深海魚、貝類、動物內臟等。
3、缺乏B族維生素
B族維生素是一類和神經系統健康密切相關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1、維生素B6、葉酸、維生素B12等對神經的鎮定和情緒的改善作用非常明顯,都被認為與睡眠有關。
缺乏維B1會讓人思維遲鈍、情緒沮喪;維生素B6在體內參與氨基酸代謝,是合成神經遞質必不可少的物質。如果維生素B6不足就會使氨基酸合成神經遞質的過程發生紊亂,引起大腦功能障礙,就可能造成失眠。缺少維生素B12會導致神經功能損傷、記憶力下降、睡眠差、精神抑郁等。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從飲食中攝入的B族維生素反而更少了,因為粗糧雜糧和綠葉菜的份量嚴重不足,取而代之的是精米白面和動物性食品,而且現代的生活方式中比如熬夜、吸煙、飲酒等因素又加劇了B族維生素的消耗。所以,平時應注重粗糧、堅果、豆類、綠葉菜、香蕉、瘦肉的攝入,少量吃一些內臟也是可以的。
4、缺乏色氨酸
色氨酸是一種天然的安眠藥,它不僅是大腦合成5-羥色胺的原料,也是褪黑素合成的必要條件。
5-羥色胺:能使人神經放松、精神愉悅,是讓人感覺快樂的物質。
褪黑素:是一種調節人體睡眠的激素,隨著年齡的增長,褪黑素的分泌明顯下降,特別是35歲以后,每10年降低10%-15%,褪黑素分泌不足是很多老年人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
色氨酸是人體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必須從食物中獲取。小米的色氨酸含量較高,牛奶、大豆制品、蕓豆、花豆、核桃、葵花籽、南瓜子、黑芝麻、大棗、紫菜、海帶、雞蛋、瘦牛肉、魚干、蝦米等也富含色氨酸。而且,這兩種物質的合成都需要B族維生素的幫助。
另外,主食攝入不足,也會影響睡眠。主要原因是餐后血糖水平升高,胰島素釋放,會促進神經遞質5-羥色胺的合成,它讓人感覺快樂,有安神助眠的作用。這也是很多人吃甜食會改善情緒的原因,但是吃甜食容易長胖。主食,指全谷類、薯類和淀粉豆類等。
以上這些營養素的缺乏,都可能造成失眠。但是,不同人的身體有差異,失眠原因各不相同,也有可能是某種疾病造成的,如果是嚴重的睡眠不好,建議及時就醫。
我們還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每天睡前告訴自己,無論怎樣,明天就又是新的一天,一切都會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