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文眼】隨著中信國安完成混改,北京國安俱樂部完成增資擴股,兩者之間除了名稱外再無任何關聯。
作者丨路小佳
圖片丨來自網絡
近日,據媒體披露中信國安集團遭遇債務危機,其負債高達1558億元,上市公司股份被凍結、債券評級持續下調。
由于中信國安是中超勁旅北京中赫國安俱樂部的前東家,而時任俱樂部名譽董事長羅寧面對中超金元足球浪潮時所說的那句“比什么也別和中信比有錢”廣為流傳,因此面對中信國安如今的困局,不少人會有相同的疑惑,中信到底有沒有錢?
其實,只要理清中信集團、中信國安與北京中赫國安俱樂部三者之間的股權關系,就能夠解答這個問題了。
中信國安集團陷入危機
4月11日,白銀有色、中葡股份先后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中信國安集團持有的公司股份被輪候凍結。
根據公告,中信國安持有的兩家上市公司限售流通股,因涉及轉讓糾紛被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輪候凍結,凍結起始日為4月11日,凍結期限三個月。相關財經媒體披露,這并不是中信國安集團持有的股份第一次被凍結。
這也不是中信國安集團唯一的麻煩。截止2019年1月底,中信國安集團整體有息負債規模達到了1558億元,其中銀行借款約為824億元。不僅如此,中信國安集團還欠保險公司、信托公司、證券公司等不同金融機構數百億元的債務。
前國安俱樂部名譽董事長羅寧曾經放出豪言“別和中信比有錢”,難道是信口雌黃?
請注意,羅寧可并沒有說“別和中信國安比有錢”。成立之初,國安俱樂部曾經隸屬于中信國安。但在羅寧說出這句名言時,國安俱樂部已經從中信國安體系中剝離,轉而歸屬于中信集團了。
國安俱樂部隸屬關系曾發生過更迭
在這里,有必要梳理一下中信國安以及國安俱樂部的發展歷程。
公開資料顯示,中信國安集團成立于1987年,最初只是中信旗下一家名為“北京國安”的賓館。1989年,組建成立了北京國安實業發展總公司,成為中信興業信托投資公司總公司。1994年,北京國安實業發展總公司更名為中信國安總公司,成為中信集團公司一級子公司。
而北京國安俱樂部,最初確實于1992年由北京國安實業發展總公司與北京市體委共同創立。它也是國內首家職業足球俱樂部。到1997年,中信國安總公司與北京市體委簽訂了國安俱樂部體制改革協議書,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變更為中信國安總公司直屬經營管理。
由此可見,最初中信國安為中信集團一級子公司,而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為中信國安全資子公司,也就是中信集團的二級子公司。
不過,2011年-2012年期間,中信集團改制,國安俱樂部從中信國安剝離,成為中信集團一級子公司,與中信國安成為平級關系。此外,中信集團將國安俱樂部視為優質資產,放入了上市公司板塊。
至此,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就已經與中信國安沒有任何關系了。也正因如此,羅寧當時說的并不是“別和中信國安比有錢”,而是“別和中信比有錢”。雖然中信國安的體量也不算小,但與母集團中信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羅寧沒打“誑語”
中信集團是一家金融與實業并舉的國有大型跨國綜合企業集團,主要通過香港上市企業中信股份開展業務,涉及金融、資源能源、制造、工程承包、房地產和其他領域。截至2017年末,中信股份的總資產達港幣75,207億元,歸屬于普通股東的權益為港幣5,431億元,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企業集團。
2018年7月19日,《財富》雜志全球500強企業名單中,中信集團連續第十年入圍榜單,位列第149位,同比上升23位,首次進入前150強。
在北京國安俱樂部從中信國安剝離后,中信國安也開始了混合所有制改革。2014年中信國安宣布引入5家民營資本,改制后中信國安由中信集團全資子公司變為了一家混合所有制企業,中信集團所持股份驟降為20.945%,成為非控股第一大股東。
國安俱樂部的股權關系在歸屬到中信后,也引入了民營資本。2017年1月,中赫集團與中信集團簽署增資擴股協議。擴股后中赫集團占俱樂部66%的股份,中信集團占俱樂部34%股份,北京國安俱樂部更名為北京中赫國安足球俱樂部。
理清了三者之間的關系后,事情就很明顯了。羅寧當初的那句話并不是大話,中信集團作為國內最大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其體量是民營資本所無法比擬的。而北京中赫國安足球俱樂部與中信國安之間,早在2012年就沒有了直接隸屬關系,兩家公司都是中信集團的一級子公司。
隨著中信國安完成混改,北京國安俱樂部完成增資擴股,兩者之間除了名稱外再無任何關聯。換言之,中信國安集團的危機,八竿子也聯系不上北京中赫國安俱樂部。國安球迷可以吃下定心丸,也沒有必要借故指責羅寧大放厥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