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西南,解放四川。12月27日,國民黨17軍周文韜部和76軍薛敏泉部在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從南部縣經鹽亭縣向三臺縣境內逃竄,妄圖憑借涪江險阻,負隅頑抗,作垂死掙扎。
第18兵團61軍181師師長王成漢
12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61軍181師師長王成漢奉命率領541團、542團、543團追擊逃敵,決定在三臺境內將其全部殲滅。師部對攻打三臺縣城之敵作了詳細部署。決定541團為預備隊,擔任搜索、清掃戰場任務。542團擔任主攻任務,進軍路線從鹽亭縣兩河口出發,沿三臺的三元,天邊場(今富順鎮)奔城北要津新渡口,控制涪江渡口,阻止敵人過河,并派出部分兵力,從新德鄉強渡涪江,從柳林壩直插五里梁,截斷敵人逃往綿陽、成都的退路。543團擔任主攻任務。從鹽亭縣寶鳳觀鄉出發,經秋林、安樂寺,直插東塔鄉,占領城東制高點東山寺,并抽派部分兵力,從青東壩渡江,經馬躍巖(今市棉紡廠附近)繞至城南與凱江相望的印盒山,控制南橋,堵住敵人向射洪縣逃竄的道路。
解放軍渡江控制敵軍
為了爭取時間,師部組織了一支由29人組成的先遣支隊,提前出發,由支隊長張國治,化裝成敵軍高級軍官,帶隊從鹽亭直奔三臺新渡口。29日晨7時,先遣隊緊急行軍,到達富順時就超越了敵軍的前哨,沿途敵軍不明真相,俯首聽命讓路。先遣部隊到達新渡口后,逃敵已潰不成軍,爭相搶渡涪江逃命,一名上校軍官正在指揮敵營渡江。張治國憤怒地將敵軍上校喝退,叫偵察員吳天華代行指揮敵人過江職務。為拖延時間,吳天華命令所有敵軍停止搶渡,重整隊伍。上午9時許,大部隊趕到,為控制已過江的敵軍,張國治帶領偵察員10余人,擺脫敵軍的糾纏,乘上木船,向江岸劃去,偵查員們趁敵軍慌亂之際,迅速通過江岸開闊地帶,首先占領了北塔附件的小山巔,江灘上的敵軍完全被控制在我軍火力之下。
大部隊趕到秘密隱蔽觀察敵軍動向
542團、543團已按規定時間到達指定位置,敵人在我軍的包圍之中,想打不敢打,想逃無去路,12時許,河灘上的4000余潰軍,全部繳械投降,個別敵人負隅頒抗,被我解放軍戰士當場擊斃。下午3時許,解放軍開始了攻克縣城戰斗。542團從北門攻入,543從東門和南門攻入,因駐城內部隊不多,眼看大部隊被我軍打垮,大勢已去,均在北門、東門、南門城墻上掛出了白旗、以示投降。當543團指戰員在搜剿殘敵、行至三臺中學門口拐彎處,與一股敵人遭遇,解放軍兵分幾路,實行包抄戰術,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激戰,全殲這股頑敵。下午5時許,城內外萬余殘敵投降,活捉17軍軍長周文韜。
解放軍奮勇殺敵
12月30日,541團、543團除清掃戰場外,還派出部分兵力追殲逃敵。542團駐進三臺。幫助地方建立人民政權。解放三臺縣城。城鄉人民奔走相告,歡欣鼓舞,熱烈歡慶解放。
三臺人民熱烈歡慶解放
根據《三臺縣黨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