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 在歷史上又被稱做“ 寺人” 、“ 閹人” 、“ 宦官” 、“ 中官” 、“ 內監” 等, 在宮廷中專供統治者役使的男子。按朱元璋的話說, “ 太監不過是司晨昏、給使令、供灑掃的粗使下人” , 清朝康熙皇帝所說的“ 太監最為下賤, 蟲蟻一般之人。” 這種“ 天子腳下” 被踩著的身份, 決定了宦官群體在歷史長河中被奴役的命運。
“太監制度”在滿清入關前尚未建立,滿清入關后逐漸健全并完善了這個制度,清朝對于太監的刑罰異常殘忍,一般收到刑罰的,下場都是死,所以遇見就要自殺
針對太監的刑罰主要有這幾種: 杖刑: 懲處太監最常用的方式; 枷號禁閉: 即施戴刑具加以禁閉;斬監候、絞監候: 為死罪減等, 即暫不處決, 監候再行議處; 死刑: 罪刑嚴重的太監按律例處以死刑。
清朝皇室把太監視為奴才而不作正常人來對待, 故在規定之外還采取其他一些責罰虐待方式。如“光緒末年, 在慎刑司還設有氣斃之刑 ; 清代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后, 在紫禁城內也常有各種虐待太監的行為, 如責打太監成為家常便飯、強逼吃臟東西、對年老太監噴冷水、賞吃塞有鐵砂的雞蛋糕、用氣槍射擊等等。
很多太監往往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丟了性命,甚至連累家人充軍,封建帝制對于人民的壓迫實在是駭人聽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