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心之助特約作者 半夏&七七
有人說:“愛上一個男人,是女人最大的賭博。”
當愛情變成一場賭博,為什么有的女人就總是在輸呢?
電影《媽閣是座城》,就是講述了一個叫做梅曉鷗的女人和三個賭徒的故事。
她在賭城里獲得了無數的金錢,但在愛情里,卻輸得一無所有,變成了那個賭城里最大的“輸家”。
男人賭錢,女人賭愛,在這座圍城里,誰都別想出去。
梅曉鷗是澳門賭場里的女疊碼仔,就是為來澳門賭搏的大陸游客做向導,并向賭廳做擔保,借錢給賭客。
賭客如果輸錢,那么他們便會成為直接債主,追討債務,十天為限,逾期計以高額的利息。
在這里,男人們紛紛成為她的客戶,從家產萬貫賭到一無所有,從鶼鰈情深賭到妻離子散。
梅曉鷗之所以進入賭場是因為愛過一個賭紅了眼的男人——盧晉桐。
她大著肚子去找盧晉桐的時候,這個男人非但沒有一絲愧疚,反而兇狠地踹了梅曉鷗一腳,導致小產。
這一腳把梅曉鷗揣進了民政局,也把她推入了疊碼仔的行當。
所以后來梅曉鷗才會在遇到段凱文后一次次相信他,把自己的所有都賠了進去,還愿意相信這個男人本性不壞。
她在賭城里見多了謊言和欺詐,卻對段凱文的謊言選擇了相信,她總是幻想靠自己去挽救一個賭徒,男人賭錢,她賭愛。
遇到雕塑家史奇瀾以后,選擇了一次次的保護她,幫他還了幾千萬賭債,幫他開展覽,最后還幫他戒了毒,回歸家庭。
她讓兒子回到自己恨透了的前夫身邊,陪伴他最后一程,也在兒子去賭博以后絕望到燒掉了所有的錢。
這樣賭愛的女人又何嘗不是一個賭徒呢?
就像華仔給梅曉鷗說的那樣:“洗碼不賭錢的人都能做老板,你洗碼,不賭錢,可是你為什么做不了老板?因為你賭感情。”
兒子樂樂、史奇瀾、前夫盧晉桐、段凱文這四個男人,讓梅曉鷗賠盡了親情、愛情和友情。
在賭城里,有人傾家蕩產,有人家破人亡。
都說男人的風雨來自權錢,而女人的風雨幾乎都來自于男人。
是梅曉鷗的運氣太差嗎?
明明知道前夫是被賭博毀了的情況下,她還一頭扎進賭場,試圖“以毒攻毒”。
當她一次又一次深陷于對愛情的幻想之中,卻發現賭徒終究是賭徒,對金錢和欲望的渴求,才是他們生存的要義。
女人賒感情越貸越多,在人生里滿盤皆輸。梅曉鷗看得清誰是未來客戶,卻看不清誰能托付一生。
婚姻里的低段位賭徒
一個人,在情感中通過占便宜,而不是自身的實力來謀求一個好的結果,就是賭徒。
第一種賭徒就是“賭沉溺”。
一個女人不幸跟渣男結婚,一輩子不能夠放手。最后結局顯而易見,女方忍辱負重,還是換不來一點感動。
這種女人思想觀念通常較為傳統,她們非常在乎別人的眼光,很少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擔心離婚后被人指指點點,索性就把糟糕的日子忍到頭。
第二種賭徒就是“張雨綺”式的女人,“賭離開”。
感情中遇到任何問題就立刻秒分,分完以后,對方動點心思勾搭一下就再復合。
試問一下,天下有幾個女人敢像她一樣,上節目公開吐槽自己看男人的眼光確實不行。
又可以自信發問:“我又紅又美又有錢,你這是找了一個什么歪瓜裂棗來代替我?”
與第一種女人恰恰相反,這種女人不會再有“夫賢子孝婚姻圓滿”的執念,他們只想快意恩仇地活出最大限度的自由。
她在愛一個男人的時候毅然決然,哪怕所有人都不看好,也阻止不了;在恨的時候,又快刀斬亂麻,眼里揉不得一點沙子。
財產分割,孩子撫養權,都不是阻擋她離開的理由。
很多人將她奉為新女性的典范,欣賞她不扭曲真實的自己去迎合大眾。
其實,這里存在很大的誤區,真正的勇敢是權衡利弊之后做出的決定。
而張雨綺沒有給婚姻一個重新修復的機會,就貿然離婚,前夫找她就再復合,遇到問題再分手找下一個。
對待感情,她只是沖動,卻不曾總結經驗。這種有勇無謀的情感態度本質就是“賭”。
梅曉鷗就屬于這種“賭徒”,縱觀梅曉鷗的三段感情,都是極度缺乏理性的。
她低估了“賭場”大環境的影響,對男人的判斷也總是浮于表面。還沒有從上一段感情中吸取教訓,就火速去尋找下一個目標。
不辨別,不思考,總是在“賭”下一個更好。到頭來,不過是在重復第一個“渣男”的悲劇。
婚姻里的高段位賭徒
第三種賭徒就是“賭經營”,拿自己一生的情感做籌碼,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最典型的代表非鄧文迪莫屬。
鄧文迪在廣州醫學院念書時認識美國的切瑞夫婦,在這對夫妻的資助下,她成功去美國留學。
切瑞為了鄧文迪,跟自己的妻子離了婚,而鄧文迪拿到綠卡后,就一腳蹬了切瑞,投入沃爾夫的懷抱。
沃爾夫是一名商人,可以為鄧文迪進入耶魯大學提供經濟資助。
擁有耶魯NBA學位的鄧文迪,順利的進入星空衛視工作。
星空衛視在1993年被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收購。在一次聚會上,鄧文迪主動搭訕默多克,重新為自己的將來“謀算”。
作為一個有心機的第三者,她很快就讓傳媒大亨與31年的發妻離婚,17天后迎娶自己。
她的三段感情都是利益的交換,籌碼就是她個人的道德,良心。
別看現在媒體總是曝出鄧文迪消費小鮮肉的花邊新聞,根本沒什么值得驕傲的。
要知道,那些小鮮肉也不過是奔著她的錢以及她在社交圈的地位,就如同年輕時候的她自己。
這樣的人注定不會擁有真正純粹的感情。
原生家庭的缺失,造就了一個個賭徒
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并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所以“原生家庭”這個詞一出現,我們的缺失和不足似乎都從中找到了答案。
反觀鄧文迪的原生家庭,似乎可以探尋到她野心勃勃和超強控制欲的根源。
鄧文迪曾在采訪中透露過小時候家里很窮,一家人住在50平的小房子里,幾乎沒有吃過肉。
比起貧窮,她更在乎的是,自己一直都是被忽視的那一個。
15歲時,全家遷徙廣東,父母帶走兩個姐姐和弟弟,唯獨把她留在了徐州。
鄧文迪從那個時候就格外爭強好勝,各個方面都渴望贏,以此來證明自己不比家里的其他小孩差。
原生家庭里沒有得到過愛的孩子,一生都在爭取別人的認可和肯定。
如果有外力誘惑擺在眼前,她們一般很難堅守自己的底線。
伴侶不是你的債主,更不是你的救世主。
有些人,總想讓伴侶為自己的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創傷買單。
殊不知,是自己沒有從原生家庭的傷害中走出來,也沒能夠把另一半擺在正確的位置上。
因為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所以你總是變著法的查看伴侶手機,生怕這個枕邊人有了異心。
因為小時候被父母鎖在家里,所以每當你一個人在家,就覺得孤獨像大海一樣要將自己吞噬。
于是你偷偷去伴侶單位,看看他是否真的在加班。
因為小時候被父母忽略了內心真正的訴求,所以長大后想讓伴侶來補償自己。
要哄你,要隨時回你微信,接你電話,要記得你所有的喜好,要感知你情緒的變化。
一開始他可以寵你遷就你,時間一久,難免心生不快,感情也就容易產生嫌隙。
對此,心理學家盧悅老師解釋道:
敢于把寶壓在自己身上,才是最瀟灑的女人
婚姻里的賭徒,到最后都輸得一敗涂地,不是運氣差,而是押錯了寶。
女人從來都應該把寶壓在自己身上,而不是男人。
有一個女人,曾經也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卻在中年“叛逆”了一回。
她是《偽裝者》里深明大義的大姐明鏡,是《瑯琊榜》中嫻靜溫婉的嫻妃,也是《歡樂頌》里為女兒操碎了心的媽媽。
她叫劉敏濤。
2014年前,她生活的軌跡完全符合社會對一個女性的標準預期,從小家教森嚴,認真讀書,中戲畢業之后拍了幾部大戲。
事業高峰的時候遇到了愛情,隨后就聽從父母的建議放棄了演藝生涯,成了一名賢內助,在家相夫教女。
在金星秀上,劉敏濤提到這段婚姻還忍不住哽咽,說在他心里,更重要的其實是錢或者是其他的什么東西吧。
于是,思考了一整夜的劉敏濤第二天早上做了一個決定,結束這段孤獨的婚姻。
現在的她,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活的獨立又瀟灑。
一步步努力將自己從日常瑣事中抽離出來,去完成曾經一直想做卻沒有機會做的事,繼而擁有更廣闊和自由的人生。
心理學家盧悅老師補充說道: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女人希望用婚姻治療自己受傷的心,卻不知道能夠療傷的只有自己。
如果一個人將自己的快樂寄希望于他人,那么她永遠不明白什么真的幸福,她的喜怒哀樂都被旁人所困擾。
取得快樂的秘籍其實很簡單:愛別人之前先學會愛自己。
愛自己其實比愛別人更難。
我們總是希望能夠被愛,所以將一腔熱血放在了別人身上,在這過程中我們受盡委屈,也毫無怨言。
可是付出并不一定能得到回報,只能讓我們自己迷失方向。
如果我們懂得愛自己,明白“我”的意義,那么我們會讓自己變得更加的璀璨奪目。
也許我們無法選擇出身,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生活;也許我們無法改變壞境,但是我們可以活出超越原生家庭的格局。
做一個聰慧的女人吧!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要忘記最初的夢想;在平淡生活中依然要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唯有這樣,你才能接得住生活的種種刁難,不管拿到怎樣的拍,都能聰明地打出自己的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