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薛 | 2011-10-24 14:23 | 來源:
時尚男士網 |
評論(0)我們轉譯了 Tokyo Art Beat 對日本女攝影師志賀理江子的訪談。志賀理江子,1980年出生于日本愛知縣,2004年在英國切爾西藝術與設計學院取得藝術新媒體本科學位,2008年獲得了木村伊兵衛攝影獎,2009年獲得紐約國際攝影中心無窮獎/新人獎。
鏡頭中的鬼魅
自2004年從切爾西藝術設計學院畢業后,志賀理江子開始發布她在倫敦五年間拍攝的三個系列作品:“杰奎斯明早看見我了”(2003-04)、“黛米恩法院”(2004-05)以及“莉莉”(2005)。2006年,她參加日澳交流年的活動,參與了在布里斯班和仙臺各六個月的藝術家創作活動。在此次活動期間創作的作品后來集結成系列,命名為“金絲雀”,在由日本基金會組織的“著迷!20位日本當代藝術家”展覽中展出,展覽在澳洲許多畫廊和博物館開展。這一系列另外還在仙臺媒體館舉行的“復:研究,日澳藝術合作”展覽中展出。
今年她在倫敦完成的三個系列作品編輯成書,名為《莉莉》。她在布里斯班和仙臺的新作也在攝影書《金絲雀》中出版。兩本書為她贏得了四月里第33屆木村伊兵衛攝影獎。上月,她的作品在東京歌劇城市藝術畫廊舉辦的“微量元素:日本與澳洲影像媒體的精神和記憶”展覽中展出,另外還在東京都攝影美術館舉辦的“你的身體之上”展覽中展出,后面這個展覽將持續到12月7日。
你在倫敦住了很長一段時間。你怎么會決定離開日本去英國?
我開始拍照時,有人建議應該試著拓寬視野,所以我獨自去歐洲旅行了。那次在倫敦只待了兩天,身處畫廊和博物館中,看到包括攝影在內的許多藝術作品,覺得不妨在藝術學院里學習攝影,一面可置身在這個廣闊的藝術環境中。那時我已在日本的藝術學校學習,不過學院里教授攝影的方式太過拘束,所以我只有放棄。這種遺憾的情緒,以及在倫敦找個學校的想法,促使我去了那里。
你在切爾西藝術設計學院上課,可是大部分作品卻是在家中的工作室完成的,先是在倫敦西北區的巴特西,后是在倫敦東區。為什么會選擇自己的住處而不是學校的工作室呢?
藝術學校是個可以遇見各種人、做各種事的好地方,很能激發人的靈感,可是沒有完全屬于自己的工作室,我覺得對于創作來說不大好。在別人的作品環繞下創造自己的作品不同于面對自己以更內省的方式創作,而我覺得后者更適合我一些。在家里拍攝,然后再帶到學校展示給大家看,在評論課上與大家一起討論,我更喜歡這樣的方式。
日本女攝影師志賀理江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