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原名叫做姜尚,《封神演義》中乃是昆侖山玉虛宮,元始天尊門下弟子,后被派下山輔佐西岐有道明君,代理封神。周文王西伯侯晚上睡覺夢到飛熊,便以文王64卦推算,然后在渭水之濱遇到遇到姜子牙,官拜右大夫,周武王拜其為相父。后來殷商三十六路兵馬討伐西周,他掌封神榜,執(zhí)打神鞭,與截教門人斗智斗法。后來周武王金臺拜將,準(zhǔn)備東征,敕封他做掃蕩成湯天寶大元帥。
只是可惜姜子牙雖然是玉虛宮弟子,又是十二金仙的師弟,但是因?yàn)樗用袩o福成正果,只能享將相之福。因?yàn)榻友涝?jīng)苦讀兵書40余年,精通六韜三略,幫助周家得主天下后,享位極人臣之福。姜子牙的封地在齊,都城是營丘,他是齊國始祖,因此又被人稱作是齊太公。而歷史上的姜子牙的先祖曾在舜、禹時代曾做過“四岳”官職,因?yàn)檩o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呂”地,以地為姓,又名呂尚。
那《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為什么又被人稱作是姜太公呢,這其實(shí)是因?yàn)橹芪耐跽f的一句話,吾太公望子久矣。因?yàn)槲鞑畹南认染f過:一定有圣人來周,周會因此興旺。周文王在渭水遇到姜子牙之后,就問當(dāng)時的姜子牙,您就是這位圣人吧?我們太公盼望您已經(jīng)很久了。所以西伯侯尊稱呂尚為太公望,姜太公和太公望的名字就是這么來的。
傳說姜子牙死前曾有遺言,說自己死后棺材不可下葬,周武王拜姜太公做尚父,不明白為什么棺材不下葬。姜太公解釋到,我死后把我的棺材吊在金鑾殿上,不論哪個地方發(fā)生戰(zhàn)事,只要把我的棺材朝向那個地方就好,戰(zhàn)事很快就能平息。就這樣一直過去很多年都相安無事,姜子牙憑借自己的懸棺,守護(hù)了周朝八百年,這在周朝的任何史籍中都沒有記載,但在民間卻成了一個神話傳說。
當(dāng)時的周朝還因此有了一個傳說,那就是“懸棺落,周朝亡”。在周朝后期的時候,周天子的統(tǒng)治已經(jīng)不夠有效,很多周朝為官的人,每天上朝和天子議事,都會忍不住看看懸棺,生怕哪一天懸棺真的摔落,周朝就要因此滅亡。
當(dāng)然,這些都是根據(jù)神話故事延伸出來的,不過這也是對于歷史上真正的姜太公的一種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