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蘭大校友會官方微信4月8日下午最新消息,執掌故宮博物院7年的院長單霽翔今日退休,繼任者為原敦煌研究院院長、蘭大1986級地質系校友王旭東。
王旭東,男,1967年生于甘肅山丹。他是研究館員、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王旭東1986年—1990年就讀于蘭州大學地質系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獲學士學位;1995年考入蘭州大學地質系,獲碩士學位;1999年考入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攻讀地質工程博士學位;2003年獲得工學博士學位。2014年12月任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
王旭東從1991年在敦煌研究院從事壁畫及土遺址保護以來,在各級刊物上發表論文60余篇,合作出版專著3部,獲國家及省部級獎10項,并獲文化部優秀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甘肅省優秀專家等榮譽稱號,獲技術專利4項,申請技術專利5項,完成國家及行業技術標準5項。作為項目負責人,王旭東還主持過30余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壁畫及土遺址保護加固的勘察設計和現場施工,承擔國家文物局和科技部下達的文物保護重點研究項目20多項,主持或參加與美國、日本、英國的國際合作4項 。
“我在這里26年,26年跟1000年相比,算什么?優秀的傳統文化會給我們一種精神的力量和慰藉。”在接受蘭大校友會專訪時,時任敦煌研究院院長的王旭東曾如是說。26年前,理工男王旭東來到莫高窟時,對敦煌還一竅不通,那些驚世壁畫在他眼里只是石頭和泥巴。26年后,王旭東已成為敦煌研究院第四代“掌門人”,對文物保護、研究和傳承滔滔不絕,如數家珍。
當年的王旭東曾百分之百地確定自己未來會是一名水利工程師,因為這是他從小唯一的夢想,也是他為之努力的目標。在來到敦煌的那一天晚上,王旭東獨自一人繞著寂靜荒涼的莫高窟走了一圈,空無一人的三危山前,那些千年石窟安靜極了,使他對這里心生好感。從此,世上少了一位水利工程師,而敦煌莫高窟則多了一位守護者。
此前,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王旭東曾表示,莫高窟的價值和故宮的價值不一樣,故宮的成功不能復制到敦煌來,但經驗可以借鑒。莫高窟背后更多是佛教文化,是不同文明交融薈萃的多元文化,理解敦煌文化藝術,需要時間、耐心和文化積淀,不能太急躁。
北京青年報記者還從蘭大校友會了解到,現任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亦是蘭大校友,他是蘭大歷史系1981年級本科、經濟系1985級碩士。如今,兩位蘭大校友隔著長安街,一南一北地守護著祖國的寶貴文物。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恩杰
責任編輯:歐陽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