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中小學教材總編審溫儒敏一針見血指出:“中小學作文教學已經到了全線崩潰的地步”。如今很多問題,并沒有得到改觀。這和當下急功近利的應試教育分不開。
我們種一棵果樹,從栽種到結果,可能需要三年時間。可是我們家長等不及,我們老師等不及,第二年就進行人工干預,結果樹沒開花已夭折。寫作一樣,它也有其規律。
寫作的規律之一:閱讀量是前提,一到四年級的同學,如果沒有大量的閱讀量作為基礎,大腦中沒有儲備一些素材,注定寫不出好文章。可是我們很多培訓班不談閱讀量,大談技巧,說孩子不會寫作是因為沒有技巧造成的。
這就如同一個學游泳的人,他不下水,還請最好的教練在岸上教他各種泳姿,不免讓人發笑。大量的閱讀量是多少,閱讀多少課外書就能寫好作文,這沒法界定,同吃一碗飯,有的人能吸收80%的養分,有的人只能吸收20%的養分,吸收力強的同學,他只是讀了幾本書,就摸清了寫作的規律。
趙普只讀了半部論語就能治天下。趙括同學熟讀古代兵書,自以為天下無敵,結果一敗涂地,成為古今笑談。所以閱讀很重要,會讀更重要。
寫作的規律之二:生活閱歷是基礎。我們常說理論要和實踐相結合。我們在書本上讀過的黃山和我們實地去觀察的黃山,一定有不同感受。如果有知識的鋪墊,再有親身的體驗。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將更加深刻。
詩人陸游曾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是強調實踐的重要性。我們的孩子只是讀書,沒有生活閱歷,不愿意體驗生活,作文必然會有書卷氣或者是匠氣。
北大教授曹文軒曾說:“《草房子》里的故事,我的小學同學都經歷過,但只有我能寫出來,因為為我有大量閱讀的基礎,又上了北大系統學習寫作理論。可見,生活的閱歷和知識的儲備缺一不可。
寫作的規律之三:大量的練習是核心。當有了一定的閱讀量和生活閱歷,剩下的就是練習。這才是作文最難的部分,閱讀容易,豐富閱歷也不難,唯獨練習是孩子們最不情愿做的。
因為寫作時,他需要調取他的生活閱歷,又要調取知識,還要進行再加工。加工創造需要大腦高速運轉,加工創造當然難。而現實中,很多學校沒有每天讀書,每天寫作的任務,所謂的閱歷又只是在學校和家里。缺少寫作能力的訓練。寫不出好作文也是必然。
作文滿分不是練出來的,是準備出來的。很多人覺得作文滿分的孩子一定有過人的絕招。我并不認同。作文拿滿分,同樣需要運氣,當然作文拿滿分的孩子都有以下的幾個好習慣。
1、堅持讀書。兒童文學家曹文軒說得非常好:閱讀是拉弓,寫作是射箭。弓拉得緊,箭才射得遠。書讀得好,才能寫出好作文。能寫出滿分作文的孩子,平常一定是讀過很多書的孩子,并且是善于思考的孩子。
2、堅持寫作。有人問大文豪歐陽修:怎樣寫好作文。歐陽修說:無它術,唯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沒有別的辦法,多讀多練,自然就寫好了。
我在讀作家傳記的時候也發現,大部分作家都有三十年如一日,勤奮練習的好習慣,所以能得滿分的孩子,一定有經常寫作文的習慣。
3、堅持修改。語文教育家葉圣陶說:好作文是改出來的。滿分作文的孩子,都有反復修改作文的習慣。他們都有一個作文素材庫,平常準備了很多好作文,考場上將這些作文進行二次加工,這樣寫出來的作文,當然又快又好。
這就如做菜一樣,平常準備好各種食材,開飯前進鍋翻炒,添加油鹽醬醋,顯然比較高效。
三、如何在30分鐘內完成一篇考場高分作文
1、三種高分命題。快速完成審題,注意引導語中的關鍵詞。正文中不要直接抄引導語的內容。半命題作文或自擬題作文,一定要在題目上下功夫,題目是老師閱讀作文的第一步,好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那種選題比較好。
舉例說:《100分我恨你》設置了懸念;《心靈是一棵會開花的樹》用了修辭手法;《溫暖的陽光》用了一語雙關等。這些題目容易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同學們可以想一想出名的電影或電視劇,它們往往都有一個好題目。
如:《戰狼》《驚天動地》《風暴》《銀河補習班》《一條狗的使命》,你可以仔細分析你看到的電影名,找到命題的竅門,用的最多的就是剛才的三種。
2、選材要出奇兵。先說選材立意的區別,你請同學吃飯,吃西餐還是中餐這是立意。西餐準備刀叉,中餐準備火鍋這是選材。高分作文的選材很重要,就像好電影一定要有好腳本一樣。平鋪直敘的故事沒人看,一波三折是好故事的共同點。
舉例說:我參加學校運動會比賽,得了第一名,這可能是真實的故事。但是你把這個故事講出來,沒人愿意讀,你是在炫耀自己的成績嗎?如果你這樣講故事,第一年準備參加運動會,比賽前受傷不得不遺憾退出,第二年又準備參加運動會,比賽前竟然生病還是不能參加;第三年我積極備戰,預防各種意外發生,最終得了第一名。
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好事多磨,貴在堅持等。后一個故事雖然有虛構成分,但是符合生活的真實,故事有波瀾,顯然易受讀者青睞。
3、好提綱很重要。很多同學考場寫作文,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這是考場作文大忌。除非你提前背誦了多篇高分作文,或者是儲備了多種素材。列提綱是給作文一個框架。框架選好了,填充材料就行。
舉例說:剛才的故事,你可以給一個題目《向前!向前!》,立意:凡事貴在堅持,選材:三次參加比賽,最終拿到冠軍。開頭:富含哲理的句子。結尾:首尾呼應。
作文結構:遞進式結構。故事一、故事二、故事三、一二詳寫,三略寫。列出好提綱,作文響當當。
4、結構創新很重要。很多同學寫了好幾年作文,只會用一種結構,那就是遞進式。要想在考場拿高分,平常練習作文一定要嘗試不同的結構樣式。作文除了常用的遞進式,其實還有對比式和并列式作文。而考場滿分作文以對比式和并列式居多。
舉例說:《我的媽媽是老虎》這篇文章結構就是對比式,媽媽不愛我——媽媽愛我(原來我誤解了媽媽)。《給自信一次開花的機會》就是并列式結構:自信深埋——自信發芽——自信成長——自信開花。
5、借鑒一個好頭尾。很多同學最怕寫開頭結尾,一聽說老師說考場批改作文只看開頭結尾,更是嚇得不知從何下筆。告訴大家一個最簡單的操作方式,買一本滿分作文書,找到10種不同的開頭結尾的方式,可以背誦下來,也可以仿寫。
這樣你就知道哪些開頭結尾考場容易拿高分。舉例說:常見的開頭方式有開門見山、設置懸念、回憶式、環境描寫、名言警句、矛盾沖突、修辭等,寫好了開頭,結尾很好辦,首尾呼應、設置懸念、抒情議論、引發思考是常用的方式。
這些好方法能幫到您嗎,留言說說您的看法。
我是專注語文研究的一儒老師,有語文疑問可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