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飾特點:
永樂時期,受波斯、阿拉伯藝術影響,與我國原有藝術相融合,使得青花瓷器綻放異彩,該明永樂青花輪花波斯文臥足碗,正是永樂御瓷與波斯藝術融匯之雋妙佳品。臥足造型,精巧可愛,圓口弧壁,底呈臥足,碗心凸起如小饅頭狀,俗稱「饅頭心」,足著地處無釉。內壁中央于圓形開光內繪四瓣花葉紋,外接纏枝花葉紋一周,以及一圈心形與錨狀紋結合的紋飾,口沿則有海水波濤紋飾。外璧從口沿至足部依序為波斯文、垂葉紋、錨狀紋以及纏枝花紋。四辦花葉紋在伊斯蘭陶器中十分普遍,于中國則首見于洪武瓷器;錨狀紋接心形紋,亦為伊斯蘭工藝美術中常見的紋飾。此外,伊斯蘭美術中最常作為裝飾要素的其實是阿拉伯文與波斯文字,因此,本拍品洋溢著濃厚的異域藝術色彩。
器型特點:
臥足碗之制盛興于永樂、宣德二朝,造型源自古波斯鏨花銀碗,實例可見于美國弗利爾與塞克勒美術館藏十六世紀初薩法維王朝時期銀碗,其碗心、外壁鏨刻伊斯蘭貫套花紋,口沿一周波斯文,間隔朵花。與該臥足碗相比較,二者比例、尺寸、臥足與 「饅頭心」器形、器壁外緣飾有波斯文字等特色,皆十分相似,惟器表組成紋飾稍有差異。仔細對照銀碗與青花瓷碗的口沿文宇,前者以類似「四辦花紋」的圖案問隔八句波斯詩,而后者則描繪盤長紋;青花碗的波斯文書寫,全無章法,似欲書寫「感謝真主賜福」之句。
青花料特點:
全器青花明麗,繪筆流暢,青料與釉汁間氣泡盈聚形成水墨淋漓的暈染效果,濃點處顯出鐵色滲青斑點。畫法為永樂時期典型小筆觸渲染,點染酒脫,暈散自然,韻味獨具,時代特征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