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人的喪葬習俗中,常以各種器物作為隨葬品,文、武官俑是顯示墓主人身份地位較常見的俑類隨葬品。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文物就是出土于唐代張士貴墓中的貼金彩繪文官俑和貼金彩繪武官俑。
文、武官俑體形高大,通體貼金,色彩絢麗,工藝精湛,因此國內外游客嘆為觀止。1996年6月被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將兩官俑定為“國寶”級文物,現藏昭陵博物館。
貼金彩繪文官俑
貼金彩繪文官俑通高68厘米,俑頭戴黑色貼金進賢冠,身穿紅色對襟闊袖長衫,襟袖沿飾藍花邊,胸前配貼金裲襠甲,束藍色腰帶,穿著乳白色裳,腳著黑色高頭如意履。雙手拱胸前,肅然恭立于石質臺座之上。面容清俊,目光下視,若有所思,給人一種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整個俑表現出的是滿腹經綸、胸有成竹的文官特有的氣質形象。
貼金彩繪武官俑
金彩繪t
貼金彩繪武官俑通高73厘米,俑頭戴兜鍪,有護耳、披幘,蹙眉瞪眼、閉嘴,留有小胡須,身穿明光鎧,雙臂飾虎頭披膊,著紅色戰袍,鎧衣下露出蔽膝飄垂,足蹬黑色圓頭靴。通體有精心設計的圖案花飾,多處貼金,雙手握拳作持兵械狀。神情嚴肅,儀態英武威嚴。
文物欣賞
此兩件彩繪貼金文、武官俑造型優美,形象生動,人物比例準確,彩繪繁縟細膩,色澤潤艷,制作精美逼真,保存完整,工藝考究,達到了無可挑剔的地步。
如文、武官俑的眉毛、胡須均是一根一根畫上去的;服飾圖案雖繁縟復雜,卻描繪細膩,排列有序;尤其是文官俑的耳孔清晰可見,與真實無異,這也似乎隱含著唐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時代精神,足見工藝之精湛,也折射出初唐工匠對藝術的認真態度和匠心追求。
溫文爾雅、若有所思的文官,威武豪邁、霸氣外露的武官,不但充分代表著唐代陶制工藝的超高水平,也體現出初唐時期文官憂國憂民、武官自信霸氣的時代特征。
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