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mingham 研究人員報告,在低舒張壓時出現心血管事件高風險――即所謂"J-curve"――可能是由于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所致,這種病人脈壓較高。
他們的新報告發表于2004年8月1日期《美國心臟病學雜志》上。
"我們認為我們已經解釋了J-curve 為什么發生,有重要意義的是病人的脈壓高,"第一作者、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William B Kannel 博士告訴heartwire 。幾項近期的研究已經確定治療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病人是安全的,"如果你對他們進行了治療,他們就會受益。"
綜合信息
通過降低舒張壓和收縮壓可減小高血壓病人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但是一些研究提示舒張壓極低和心肌梗塞高風險之間存在J-curve 關系。
"對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一段時間,并妨礙了對高血壓的強力治療," Kannel 說。然而,最近發布的JNC 7指南提倡對以前被認為安全的血壓水平進行強化治療。"醫生被要求強化治療以前認為是無害的血壓,低舒張壓時的風險升高。"
在本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Framingham 心臟研究的原始和后代聯合隊群的數據,研究低舒張壓時心血管事件增加主要發生在有高收縮壓因而有高脈壓的那些病人的假設。
他們評估了這些隊群中951 例非致命性心血管病事件和204例心血管病死亡的10年風險。僅僅根據舒張壓計算,隨著舒張壓增高,風險也增大,沒有J-curve 現象。然而,當他們探討增加舒張壓的風險與同一時間收縮壓的相關性時,發現存在J-curve 關系趨勢,低舒張壓時心血管病風險增大只發生在收縮壓也增高者。
"我們發現這個高風險只發生在收縮壓在140以上的那些人,表明他們的脈壓較高," Kannel 說。
收縮壓>140 mm Hg 受試者舒張壓和心血管風險(粗率)的關系 舒張壓 (mm Hg) 男性 (%) 女性 (%) 結合 (%) <80 45.5 24.6 31.1 80-89 24.9 15.5 19.4 >90 24.1 18.6 21.6
研究與脈壓增高相關的風險證實,對于結合組,只有在脈壓>45 mm Hg 時心血管病風險才增大。
非致死性心血管病風險與脈壓的關系
脈壓的四分位數(mm Hg) | 多變量的-風險因素-調整后風險比率 | 95% CI | p |
13.5-38.5 | 1.0 | | |
39-45.5 | 1.05 | 0.83-1.33 | NS |
46-55 | 1.22 | 0.97-1.52 | <0.1 |
55.5-136 | 1.66 | 1.32-2.07 | <0.001 |
冠狀動脈疾病流行率的差異
在3月份召開的最新美國心臟病學會2004年科學會議上,新奧爾良Ochsner 診所基金會的Franz Messerli 博士提交了國際異搏定SR-群多普利(INVEST)研究的事后分析,顯示了J-curve 的證據,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增加,特別是心肌梗塞,與舒張壓低于84 mm Hg 相關。
接受heartwire采訪時,Messerli 說Framingham 的發現很有趣。
"這清楚的顯示在這些人群中脈壓是低舒張壓心血管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他說。與Framingham隊群不同,在INVEST 分析中所有的病人在基線時都有冠狀動脈疾病,Messerli 發現脈壓與主要結果和脈壓與中風之間有著類似的關系。然而,在INVEST 分析中,低舒張壓只增加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而不增加中風的風險。
"因此,如果脈壓是罪魁禍首,中風和心臟病發作兩者都應該受低舒張壓的影響,但情況并非如此," Messerli 說。"這的確表明對冠狀動脈疾病病人,低舒張壓可能會減少冠脈血流,從而使冠脈事件增加。"
Messerli說,這兩項研究結果的差異取決于研究人群冠狀動脈疾病的流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