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表指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以及報表附注。
財務報表中的勾稽關系是指財務報表各項目之間的關聯,相互印證、相互影響。通過了解財務報表的勾稽關系,基本上對各業務如何影響財務報表各項目,以及財務報表各項目之間如何相互影響就會有大致了解。
先從現金流量表開始,因為現金流量表將三張報表直接聯系起來。
1、 現金流量表附表:
現金流量表附表凈利潤=利潤表中的凈利潤
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與報表附注中本期計提的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無形資產減值準備+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與利潤表中的資產減值損失金額一致。
固定資產折舊:報表附注中本期累計折舊發生額,即本期增加的額累計折舊-本期減少的累計折舊
無形資產攤銷同固定資產折舊取數原則
長期待攤費用同固定資產折舊取數原則
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收益),取自于報表附注中的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
固定資產報廢損失:報表附注營業外支出項目中的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
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報表附注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與利潤表中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金額一致。
財務費用:為支付的利息和手續費,不包含利息收入,所以附表中“財務費用”要大于利潤表中“財務費用”的金額
投資損失:與利潤表中的投資收益金額一致。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減少:資產負債表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變化
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增加:資產負債表遞延所得稅負債的變化
存貨的減少:期末存貨-期初存貨。如果存貨中含有非經營用存貨,應注意剔除。
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流動資產的變化數-(貨幣資金變化數+交易性金融資產變化數+存貨變化數)
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流動負債的變化數-(短期借款變化數+交易性金融負債變化數+應付票據變化數)
經營性應收項目和經營性應付項目中非經營性項目應注意剔除。應收票據、應付票據是否為金融資產或負債,上述公式會稍有變化。
現金的期末余額,不包含受限資金(即不能隨時使用的融資保證金)
現金等價物不包含3個月以上的票據保證金。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否可視為現金等價物,要看是否具備隨時變現能力以及管理層的持有意圖。
2、 現金流量表主表調整分錄
資產負債表項目期末-期初數,資產類科目增加在借方記錄,負債類科目增加在貸方記錄。
資產負債表各項目以期末、期初分別列示,變化數=期末-期初
調整分錄為:
l 調節主營業務收入產生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差額)
貸:主營業務收入(利潤表)
應交稅費-銷項稅額
應收賬款(期末-期初)
預收賬款(期末-期初)
l 調節主營業務成本產生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借:主營業務成本
應付賬款
應交稅費-進項稅額
預付賬款
貸:存貨
應交稅費-進項稅額轉出
應付票據
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l 調節應交稅費:
借:應交稅費
貸:支付的各項稅費
l 調節其他業務收入,本期的其他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支出均為直接收到的和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借: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貸:其他業務收入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l 調節營業稅金及附加支付的現金:
調節管理費用、銷售費用:
借: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貸: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l 調節管理費用、銷售費用中列支的工資薪酬:
借: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貸:應付職工薪酬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l 調節管理費用、銷售費用中列支的稅費:
借: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貸:應交稅費-印花稅等
借:應交稅費
貸:支付的各項稅費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貸:支付的各項稅費
l 調節利息收入的變動,利息收入的變動屬于經營性活動現金流量:
借: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貸:財務費用-利息收入
l 調節利息支出,利息支出屬于籌資活動現金流量:
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
貸:分配股利、利潤和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
l 調節支付的手續費:
借:財務費用-手續費
貸: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l 調節營業外收入的變動:
借: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貸:營業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