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能及的海上史詩
——讀梅爾維爾的不朽巨著《白鯨》
有這樣一本書:英國小說家D.H.勞倫斯說它是“無人能及的海上史詩”,在靈魂中喚起敬畏;它也是英國小說家毛姆所著的《巨匠與杰作》中所列的十部小說中唯一入選的美國小說,書中稱贊其作品風格壯觀、雄辯,達到了完美的程度。
這本書就是《白鯨》,作者是美國小說家赫爾曼·梅爾維爾。我之所以向大家推薦《白鯨》這部情節看似并不復雜的小說,是因為它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從書名看,這是一本“鯨之書”。這本書不僅是一部關于鯨的百科全書,也是一本捕鯨業的歷史之書,為人工捕鯨業時期留下了化石標本一樣的記錄。
其次,因為捕鯨發生在大海上,書中大海之美的描寫隨處可見,所以這又是一部與大海朝夕相處的水手寫出來的豐富多彩的海洋啟示錄。
再次,這也是一部幸存者的故事,是反思、反省之書。
最后,這還是一部充滿想象力的、波瀾壯闊的史詩。通過描寫人對鯨的追擊,作者提出了對人與海洋生物、人與自然關系的莊嚴拷問,也是對人如何與自己相處,如何面對自己的野心、雄心、仇恨等的深沉思考。
正是因為上述四個特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隨著美國國際影響力的擴大,這部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把它看作可以傳達美國民族精神的一本書。后來,隨著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生態環境的關系、人與自身的關系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部作品具有的豐富內容和多方面的闡釋性使它邁入不可撼動的經典行列。
這部小說的敘述者很有意思,他不但講故事,而且還有四個身份。這四個身份決定了故事發生的地點和空間、作品的內容和風格、小說的格局和思想容量。
敘述者的第一個身份是疑似抑郁癥患者。他懷疑自己得病了,為了人生能有點寄托,為了去除心火,調節血脈流通,為了見識水上的世界而上船。
他的第二個身份是捕鯨船上的新手。正是因為這種新手的身份,他才能把遇到的各種人物以及各種奇遇由簡單到復雜、由片面到豐富地逐漸展現出來。他好奇但無知,善于思考但無目的,始終引導著讀者的好奇心,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橋梁。
他的第三個身份是捕鯨船上唯一的幸存者。他是心有余悸地來講述這個故事的。經歷過生死的人想問題比較深刻,所以他不可能不加入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對生與死的追問、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態度。于是,這本書包含了一個無辜者、幸存者的看法,他且看且思考,具備了知識性和問題意識與探討人生和宇宙大命題的可能性。
敘述者還有第四個身份:雄心勃勃的作家。他想通過描寫鯨,寫出一部包羅萬象的傳世之作。這部小說的敘述者是精心設計的,是讀者的向導。
接下來,我們將讓我們追隨著敘述者這個向導上船、出海,一一認識船上的每一個人,看一出人與鯨魚搏殺纏斗的好戲,也具體體會一下一部作品之所以成為經典的品質。
在捕鯨這件核心事件上,敘述者并沒有起到什么作用。指揮者是船長,出力者是副手和鏢槍手,故事的核心沖突也是船長和白鯨的沖突。
埃哈伯船長一開始很神秘。他待在家里不出來,輕易不見人。他讀過大學,也在野人族群中生活過,他那支烈火般的長矛百發百中。他是個了不起的船長,捕鯨業績很好。但是自從被白鯨咬掉一條腿之后,他性情大變。
埃哈伯船長究竟是怎樣的神秘存在?小說對船長出場的描寫很有藝術性。開船時,船長不露面,而是由大副、二副來掌控這艘船。一開始大家聽到了很多關于他的傳說和離奇故事,敘述者也在不斷調整對他的看法。他的形象逐漸豐滿、鮮明時才出現。
在船上,船長對大家或是居高臨下,或是語帶威嚇,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神氣。復仇的火焰在他心中熊熊燃燒。他善于操控輿論,巧妙地暗示和誘導水手,把自己個人的仇恨變成集體的瘋狂。
面對船長的瘋狂,有的人盲目服從,有的人玩世不恭,有的人從挑戰、質疑到沉默、屈從。很多水手一開始冷靜理性,到后來漸漸地失去自我,隨波逐流,偏離了初衷,淪為船長個人復仇的幫兇和附庸。
對比船長蠱惑人心的演講和船員的反應,我們肯定會有很多感慨。面對可以預知的危險,面對不可一世的權威,應該如何對待?這可能是我們每個人都要警惕的事情。船上的每一個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每一種選擇都是一種人生態度。
埃哈伯船長在不斷調整自己的思考。在他的眼里,白鯨不僅僅是一條傷害了他的鯨,而且是任何可以激起他報復心、嫉妒心的存在。
白鯨改變了他對世界的理解。他不僅把白鯨當成敵人和復仇的對象,還把白鯨當成生活中一切不如意因素背后的原因,一個無處不在的、強大到讓他發狂的對手。最后,他把捕殺白鯨當成人生的目標。
你會發現船長的一個特點:他既是行動者,也是思想者。在小說的不同階段,他對白鯨做不同的解釋,找不同的借口為自己進行辯護。
在這次狂熱的遠航中,似乎沒有人能夠說得清他們追逐的究竟是什么。包括船長也說不清,他只知道追逐本身成了一種宿命,成為一船人的命運。這次捕鯨的旅程開始于各種各樣的期待(換個活法、養家糊口等),終止于一種把所有人凝聚在一起的方向。
這樣,船、人、大海、鯨處于一種相互影響的關系中。這種關系有時懶散、無聊、難以打發,有時充滿期待、探尋,有時則緊張得讓人窒息。
《白鯨》這部小說的文字描寫很有詩意,閱讀過程中我們能夠體會到大海之美,生物之盛。小說讀來又很戲劇化,它把關于鯨的知識與捕鯨故事穿插敘述,對大海的描寫波瀾壯闊、氣勢磅礴,捕鯨場面則驚險刺激、動人心魄。為了增加現場感和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還輔以場景戲劇和當事人的內心獨白,讓人物自己反省自己的行為,解釋自己的所作所為,讓我們讀起來就像看一個演員在舞臺上對著觀眾剖析自己的靈魂一樣。
人生如旅途,人人都在船上;人生如船,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船長;白鯨在海里游,你我都是觀鯨者;每個人都有自己要面對的“白鯨”;每個閱讀者都是幸存者,都是自己人生故事的講述者。我們如何扮演自己在人生之船上的角色?如何面對自己人生中的“白鯨”,講述自己的故事?
從敘述者自己的學習和對周圍人的思考中,我們可以體會三點:一是學習與自己相處,學習面對自己的過去,包括仇恨、恐懼和不平;二是學習與同伴相處,思考與人相處之道是驅使、恐嚇、說服、蠱惑,還是尊敬、同情、信任、扶持?在船上的特殊環境下,人的情緒容易受到激發和誘導,遇到分歧時,更需要有強大的判斷力;三是學習與自然和平相處,看看現在生態環境為我們敲響的警鐘,應該就會理解生物多樣性的珍貴,理解人類與自然共存共生的關系。
我們前面說過,經典在于具有穿越時間的品質,總能給人以啟示。這部小說的簡單層面即書中展現的情節是捕鯨-復仇-追隨-喪命,這是無數個復仇造成雙輸結局的故事的翻版。那么,《白鯨》的經典性即對具體事件的超越性則體現在敘述者視角的設置和獨特作用,在于船長對自己行為的思考與拔高,在于白鯨象征的復雜與神秘,從而讓我們思考如何與自然、萬物、自身、同類相處這些永恒的話題。
(節選自《世界名著大師課:美國卷》)
▲一流名師解讀世界文學名著:《巴黎圣母院》《追憶似水年華》《小王子》《局外人》《了不起的蓋茨比》《飄》《麥田里的守望者》《罪與罰》《戰爭與和平》……
▲王智量、藍英年、柳鳴九、鄭克魯領銜,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聯袂推薦
▲以閱讀抵抗時代的焦慮與浮躁,在名著中找尋靈魂的棲息地
▲喜馬拉雅年度付費精品課程,隨書附贈由翻譯家親自朗讀的精彩片段的雙語彩蛋專輯
內容簡介:
《世界名著大師課:法國卷(上下冊)》《世界名著大師課:美國卷》《世界名著大師課:俄羅斯卷》由天喜文化精心打造,收錄了眾多世界文學領域的翻譯家、權威學者們的文章,他們分別對法國、美國與俄羅斯文學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名著進行了深入解讀,從作者經歷、時代背景、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創作技巧等不同角度,深入探討了青春成長、夢想奮斗、人情財富、愛恨生死等眾多緊扣現實生活的主題,讓讀者享受世界文學名著滋養的同時獲得人生啟迪。
名人推薦:
站得高,眼界遠。聽得多,思路寬。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
抵達世界有很多方式。文學是最可靠真實的……讀一本書,有時勝過一次膚淺地環游世界。
——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
名著具有一種柔軟的力量,使人看見天地、眾生和自己。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郭宏安
感謝讀者長期以來的支持,二湘空間特推出贈書活動:
請在本文末評論區留言,留言點贊數前五名的讀者,將獲得由天喜文化和二湘空間聯合贈送的《世界名著大師課》一本(隨機發放美國卷或俄羅斯卷)。
活動時間自發文起至2020年12月23日發文起到12月25日早8:00整,獲獎讀者名單將在活動截止后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