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西郊的劍橋校區,集中了很多世界著名的高校。走進劍橋,寧靜致遠,書香拂面。這些世界著名的大學,是過去、現在和未來多少莘莘學子的求學夢所在,至于我,一個才疏學淺,不學無術的草民,想都沒有機會敢想過會來到這里,但我是多么羨慕能在這里求學的孩子們!在此只有拍些照片與大家分享美麗的劍橋校區,以及那些知名的學府,更希望我們中華兒女,為了實現中國人的復興之夢,能有更多的人來此深造!
劍橋校區是一個寧靜、美麗、生活著世界上精品人類的地方。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是美國最早的私立大學,就坐落在劍橋,是以培養研究生和從事科學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同時是常春藤盟校成員之一。
哈佛大學是全美第一所大學(第二所是威廉瑪麗學院,第三所是耶魯大學)。美國獨立戰爭以來大量的革命先驅都出自于哈佛的門下。哈佛大學被譽為美國政府的思想庫。這里先后誕生了八位美國總統,40位諾貝爾獎得主和30位普利策獎得主。其商學院案例教學盛名遠播。這里也培養了締造了微軟、IBM、Facebook等一個個商業奇跡的人。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是一所綜合性的大學,學科門類覆蓋的領域十分廣泛。就是這么一所學術氣氛濃厚,人才輩出的高等學府,教育者卻反對學生“死讀書,苦讀書”,提倡學生全面發展。1853年至1860年,詹姆斯·沃克爾擔任校長期間,在哈佛大學的課程中增加了音樂課,開創了哈佛歷史上的藝術教育。1993年起,哈佛大學開始了一年一度,規模巨大的藝術節,校長尼爾·陸登庭為藝術節題詞“藝術第一”。每年5月的藝術節,哈佛大學校園內外到處可見寫有“ArtFirst”標語和印有《某某年藝術第一》字樣的T恤衫。活動前兩周起,校園內便充滿了節日的氣氛,各種宣傳小冊子、活動《指南》等被分發到校園的每個角落。藝術節期間,200多場文藝節目在哈佛大學劍橋市的校園內外演出,內容包括音樂(有合唱、室內樂、通俗音樂、交響樂、搖滾樂、民族音樂、爵士樂、當代音樂、即興演奏、鋼琴獨奏、音樂劇、鼓樂等)、舞蹈(有芭蕾舞、倫巴舞、印度舞、爵士樂舞、現代舞、吉普塞舞、霹靂舞等)、戲劇等,演員全都是哈佛大學的師生。演出除演出外,藝術節還舉辦雕塑、陶瓷、圖片、文學作品展示,教學活動和聲勢浩大的“藝術第一大游行”活動。每次藝術節,校長親自給哈佛大學為藝術和藝術教育作出貢獻的人士頒獎。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卻讓人眼前一亮——明快、時尚和簡捷,也許因為自然科學總是在創新,所以引領了時尚潮流(他的工程系是最王牌的專業)。校園里的雕塑、運動場、教學樓,以及建筑系學生設計的樓群,都充滿著時尚的元素,讓人賞心悅目。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是美國一所綜合性私立大學。吉祥物是海貍(Beaver)。MIT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培養了眾多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人士,是全球高科技和高等研究的先驅領導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自然及工程科學在世界上享有極佳的聲譽,其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政治學、語言學也同樣優秀。
中央校區由一組互相連通的大樓組成。設計者為建筑家維爾斯·波斯維斯(Welles Bosworth)。互相連通的設計是為了方便人們往來與各個院系之間。完成于2005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寬帶無線網絡遍布校園各個角落,共有3000個收訊點(就是出了校外一公里內,收訊率還是95%以上),是全美無線化做得最好的大學。全校共有50臺高速雷射打印機,不但可以自動印正反兩面,而且打印速度為每分鐘90張;這些高速雷射打印機分部在校園各個角落,學生和教授可以在學校任何一臺電腦打印至任何一臺高速激光打印機,這對于學習及研究有極大的幫助。
劍橋校區街景
大學城的街道
但愿此次爆炸的陰影不會給當地人民造成太久的傷痛,
盡快恢復往日的寧靜。為在4.15那場爆炸中逝去的人們祈禱!
也為我們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祈福!為遭受4.20大地震的雅安的人們祈福!
祝愿普天下的大眾平安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