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南各省,盛產竹子的地方多得很,但要形成風景區,還得具備一定的條件。 比如安吉的4A級“中國大竹海”景區,方圓幾公里的山坡全生長著毛竹林,在其中一座小山頂上建起觀景塔臺,登山上塔后,確能感受到一望無際“竹海”的氣勢。
溧陽天目湖以東18公里的南山竹海也很有名,它的特色是,兩山之間夾一個清澈見底的靜湖,湖上可以乘竹筏觀賞滿山竹海;在靜湖的盡頭,又有幾座山峰突起。在壽星廣場左右,向右,既可徒步登“吳越弟一峰”,亦可乘空中索道上山,空中遨游俯瞰大竹海;向左上另一座山的歷史文化游覽區,則有上山的地面軌道纜車可坐。
在溧陽,就游客數量而言,南山竹海日接待量遠遠超過天目湖風景區,可見南山竹海的魅力。
大巴到達停車廣場后,首先看到的就是游客服務中心緊鄰的“南山竹海”石牌坊。進石牌坊,來到的是一個叫“南山小寨”的商業小鎮。這是一個新建的沒有常住居民的純旅游商業小鎮,里面的各式各樣商店飯鋪充斥五花八門的紀念品、土特產、小食品。 (南山小寨的街景)
(蔡邕和焦尾琴。石像上被管理者荒誕多余地系了朵大紅花,顯得很滑稽。)
溧陽是中國著名古琴“焦尾琴”的故鄉。 東漢大文學家、音樂家蔡邕當年隱居吳楚交界溧陽觀山時,偶見一農家正在用一段青桐木作柴燒飯,蔡邕當即大驚,上前從灶膛內搶出并撲滅火苗,出錢購之。原來這是一段不可多得的制琴上等木料,可惜一端已被燒焦。但經蔡邕精心制作成一張七弦古琴后,居然音色奇絕。因琴尾部尚存焦色,故稱焦尾琴。
走出這個新建“古鎮”,又來到一個露天集市。但見地攤橫陳,攤主多為當地農婦,商品有各種農產品和山貨:什麼黑豆、筍干、山核桃、橘子...和許多叫不出名的東西。 這兒糖炒栗子的生意很火爆。同樣的那種所謂野生小栗子,我知道在蕪湖、淮安等城市里都要賣到20元一斤,上海也要賣到16元以上,這里僅售10元。禁不住糖炒栗子四處飄逸的香味誘惑,游客紛紛掏錢購買。 另一側,則開了許多農家樂和酒樓餐館,門前廣場上停滿了私家車。 再往前50米,即是南山竹海的大門了。
進大門,上坡,才發覺這是一道堤壩。那美麗的靜湖即展現在眼前,原來竟也同天目湖一樣是一個水庫。靜湖的水,顯然比天目湖要更清澈。堤上有石碑一塊,上書“南山竹海”四個大字,落款竟是“板橋”。難道南山竹海當年揚州八怪鄭板橋早也來過?
(觀光車。游客多的時候,由“小火車頭”牽引“列車”行駛。)
在堤上留影后,游人須選擇是步行、乘觀光車(25元/人)還是登竹筏去壽星廣場。
躊躇斟酌一番后,我們決定步行,把省下的車錢下山后去大門外集市上買幾斤糖炒栗子吃。呵呵!
好在這一段沿湖小道較平坦,并不難走,且景色怡人,走走停停,賞景拍照,用時不過30分鐘哦。
上弟一峰的空中索道上下聯票價是70元/人,單程所花時間為一刻鐘。聽說徒步爬上山頂要花一小時,我們立刻服軟,乖乖掏錢買票。至于另一山頭的所謂“歷史文化區”,售票員建議也可以與索道一同聯票,總價120元/人。因為估計游玩時間時間已根本不夠,又沒啥能特別吸引我們興趣的新鮮玩意兒,就免了。
南山竹海風景區因為大,因為景點游玩項目多,應該多備一點時間才行。但旅團到南山已經下午一點,冬日苦短,只夠領略大竹海的壯觀和山姿的嫵媚了。奇怪的是,當我們下山出園已近黃昏,居然還有人在興致勃勃地進園上山,可見南山竹海的魅力。
山上的索道站周圍,竟是一個很大的木制平臺。這里可以買到小吃點心和茶水,還有供游客休息的座桌。許多徒步登山的游客到了這里可得好好休息一會了。有告示牌指示:距弟一峰還有200米。
為什么第一峰的“第”寫成了“弟”呢?
這個文字游戲的回答是:
吳越弟一峰的“第”并不是“第一”的第,而是弟弟的“弟”,因為它稱不上是吳越境內的第一,只是其中的一位小弟弟;其二,不知您是否發現,越到山頂,竹子越少,這是因為山頂土壤較薄,竹子無法生長,所以山峰之上無竹,當然弟一峰也就不能用竹字頭了。
(木制的登山小道和山壁上的石刻羅漢像)
這二百米的山道由于全木材打造,雖然稍陡,但有扶手。我們靠索道省了大半腳力,再加風景優美,走走停停、看看拍拍,悠悠然地登頂,倒也不覺得十分吃力。
(竹子、竹子、眼光所到處,全是竹子,真的是竹的海洋。
(前方山腰上通往歷史文化區的地面纜車線路)
南山竹海如乘纜車可到雞鳴村站。所謂“雞鳴三省”,即在此峰。那里據說是皖浙蘇三省交界處。
太陽西斜,時近下午四點,該下山了。 (四點過后,“小火車”停開了,稀稀拉拉的回程游客改乘小電瓶車到大門口去。)
(靜靜的竹林)
(旅途下榻處——天目湖假日花園酒店)
(天目湖附近之餐館一條街,全部餐館都以大魚頭湯為號召招徠食客。)
(天目湖賓館專門為名廚朱順才在店前廣場上樹塑像,以顯示本賓館是正宗天目湖大魚頭湯創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