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常說,“男人四十一朵花,女人四十豆腐渣”。
衰老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一個過程,但觀察周圍人,我們會發現,衰老似乎有點“重女輕男”。
同樣的年齡,男人看起來往往更年輕,女人卻總是顯老。難道真如俗話說的那樣?
研究還發現一個怪現象,女人雖然比男人老得快,卻往往活得更長,這又是咋回事?
為什么女人比男人老得快?
1. 膠原蛋白流失速度快于男性
德國一項研究發現,同樣陽光照射及自然老化情況下,女性皮膚中的膠原蛋白流失速度要快于男性。
這也意味著,女性更容易有皺紋、毛孔粗大、皮膚松弛等問題。
2. 孕育影響
女性承擔著生兒育女的重任,在懷孕和養娃上付出了很多。從醫學角度來看,懷孕生娃并不會直接導致衰老,但是懷孕生娃這個過程的勞累,卻容易加速女性衰老。
原來,很多女性懷孕前都會嚴格管理自己的身材。懷孕生娃后,為了孩子健康,很多女性會開始逐漸不控制飲食、放棄鍛煉,導致體重增加,身材走樣,看起來自然也顯老。
對職業女性來說,白天需要工作,晚上需要照顧孩子,往往容易睡眠不足、身心俱疲,這也是已婚女性看起來更老的原因。
3.更年期雌激素下降
更年期是女性必經的一道坎,也是女人走向衰老的重要轉折點。
這個時期,女性月經自然衰竭,卵巢功能逐漸下降,雌激素分泌減少,內分泌紊亂,膠原蛋白合成的平衡也會失調,更容易出現皺紋、骨質疏松等衰老表現。
不過雖說女性比男性的衰老速度要快,但在壽命上,女性往往比男性更長壽,這又是為何?
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長壽?
據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世界衛生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總體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2歲,其中女性壽命預期仍高于男性,女性為74.2歲,男性為69.8歲。
也就是說,女性要比男性平均多活5年!這又是什么原因?其實,這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
1. 遺傳上的得天獨厚
人的遺傳差異,尤其是基因或染色體的差別可能決定了男女各自的壽命。
有跡象表明,Y染色體越多,則短壽的危險越大,而女性恰恰是由兩個X染色體組成,男性則由一個X染色體與一個Y染色體配對組成。
兩個X染色體可以相輔相佐,如果一個發生障礙,還有另外一個可供備用。
然而男子體內染色體卻無此得天獨厚的條件,只要某個X染色體出差錯,就會產生相應的疾病。
2. 激素差異
如果說遺傳給婦女長壽提供了便利,那么男女激素之差同樣也使長壽的天平傾向于女性。
青春期前男女體內的膽固醇水平旗鼓相當,但是40歲之后,男人就處于心臟病發病的危險期,而婦女的危險期卻可從容地退后十年。
一般來說,婦女的心臟病危險一般始于停經期之后,這是因為婦女體內的雌激素可以降低血液中一種有害于心臟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濃度,而且可以升高另一種有利于心血管的“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而男子的雄激素在這方面卻是望塵莫及的。
3. 生活習慣、心理健康存在差異
與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有抽煙、喝酒、熬夜、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因此,男性身體健康狀況往往沒有女性那么好,也影響了壽命。
除了生活習慣,女性在情緒釋放方面也有優勢,而男人因為顧慮“男兒有淚不輕彈”,即使壓力大,想發泄也不敢輕易掉淚,嚴重損害身心健康。
4. 女性更少選擇高危職業
目前社會分工上,男性的責任往往要比女性大。
一些高危行業,比如在一些建筑、礦場等危險行業中,鮮見女性。而在這些危險行業中一旦出現受傷或者傷殘,都會影響男性未來的預期壽命。
做好這5點,讓你比同齡人更年輕!
衰老是自然規律,是不能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妙招來延緩衰老的進程,讓自己老得更慢一些,壽命更長一些。
1. 注意防曬
太陽光是導致皺紋產生的最大元兇,因為太陽光中的長波紫外線(UVA)可以把人曬黑曬老,短波紫外線(UVB)可以把人曬傷。
所以,不想提前衰老,首先要盡量減少接觸紫外線,平時注意防曬。可以試試物理防曬,如戴帽子、穿防曬服等,也可以試試擦拭防曬霜。
2. 保證睡眠
長期睡眠不足不僅會加速人體的衰老,出現皮膚蠟黃、眼睛浮腫等癥,還會影響人體的健康狀況,減少壽命。
因此,想延緩衰老、延長壽命,首先保證睡眠,建議在晚上11點前上床睡覺,保證6~8小時的睡眠時間。
3. 合理膳食
眾所周知,飲食也是影響壽命的一個關鍵元素。當代人暴飲暴食、飲食過量的生活方式,對健康的損害實在是太大了。
健康的飲食應該做到粗細搭配、葷素結合。平時可常吃薯類、豆類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注意補充奶類、大豆或其制品;適量飲用酸奶補充益生菌,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減少烹調油用量,吃清淡少鹽膳食。
顏色鮮艷的蔬果,往往富含花青素、維C和維E,能有效清除體內有害物質自由基,幫助人體抗氧化,延緩衰老,可以適當多吃。
4. 規律運動
對抗衰老、延長壽命,自然少不了一些規律的運動。
常見運動可以分為四個基本類型:耐力運動、力量運動、平衡運動和靈活運動。可以根據自身身體狀況,隨機組合運動方式,不要局限于一種運動類型。
5. 養成良好心態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不想老得快,平時也要注意調整情緒。可以加強培養應對復雜社會環境的心理適應和耐受能力,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