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班陳路明
我的淘氣包弟弟
每個家庭都有淘氣的孩子,我們家也有一個,那就是我的弟弟。
我弟弟是我舅舅家的孩子,九歲已經接近一米四了,要知道,我九歲時才一米二三那樣子。可能是因為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越來越好了,你可別看他長得挺高,他的心眼和淘氣真是一點都不少啊!讓我來介紹介紹是怎么一回事吧!
有一次,我和我的媽媽一起回老家看望我的外婆,剛好我舅舅也帶著我弟弟回去了,我就和他一塊去村里玩,我們剛開始玩的好好的,一會兒,他突然看向一輛摩托車,我也跟了上去,原來他是看見在摩托車的座上有一個蜘蛛俠手辦,他緩緩伸出雙手,摸了摸,他問我:“好看不好看,把它順了吧!”我就笑了笑,說:“不敢,等會兒看你爸不打你!”還沒等我說完,他就已經把那個手辦給拆了下來,我笑了笑說:“哎呀,你完了,你芭比Q了呀!”他愣了一下,對我說:“沒事,又沒人知道。”然后他就跑回家了,我也跟著回家了,看見他把那個手辦藏在抽屜里了,沒過一會兒,一個人進來說:“我可是聽鄰居家的小孩給我說,你們把我摩托車上的手辦拿走了。”我看弟弟低頭了,不敢說什么,我就說:“是我拿了”,我指了指抽屜說。那個人是一個村里的叔叔。
媽媽晚上把我罵了一頓,我生氣不吃飯了,自己躺在床上,到晚上九點的時候,肚子很餓,但為了面子,還是沒有出去,到十點左右的時候,弟弟推開門,端了一碗泡面,給我說:“哥,我錯了,不應該讓你背鍋,以后一定不會這樣了,看在我給你泡了碗面的份上,你就原諒我吧。”我當時因為很餓,所以就原諒他了,并且和他一塊吃起了泡面。
我的弟弟真是可親又可恨啊!
八一班閆攖寧
可愛的淘氣包
吾弟,姓韓,名曉耕,年方十三,現就讀于孟津區雙語學校。他是我姑姑家的孩子,僅比我小一百零幾天。我們是從小一起長大的。
弟弟從小就很讓人哭笑不得。還記得我四五歲時,有一天,姑姑帶他來找我玩。可他一到我家,就鉆到了我的房間,并且把門鎖了起來。我好奇地坐在門口等他出來。可……他讓我吃了一驚!你們猜怎么著?他從一個男生變成了一位——小公主!他穿著他媽媽給我買的一條布滿亮片的粉色公主裙,腳蹬一雙滿是塑料碎鉆的粉色涼鞋,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亮閃閃的。頭上還戴著兩只假辮子發卡。我看著眼前這一幅奇異的景象,愣了好一會兒,而他趁著我愣神的時候跑到了大人們中間,單手扶臉,眨著眼睛問:“我好看嗎?”大人們哈哈地笑起來。而他一回頭,就看到被氣得滿臉通紅的我,兇神惡煞地站在他身后。他很夸張地張了一下嘴后,就開始一邊噔噔噔地跑,一邊咯咯咯地笑,而我邊追邊喊:“韓曉耕,你居然穿我裙子,你給我站住!”
還有一件很有趣的事發生在我幼兒園大班。弟弟當時轉到了雙語,他和我都很傷心,姑姑便答應讓弟弟來我家玩幾天。
那天他來我家,沒和我玩多久,他就突然興奮地說:“姐姐,我給你吃個東西,不許偷看!”我狐疑地點點頭:“行。”他迅速地跑了出去,大約五分鐘后,他雙手背后,走到我身旁:“姐姐,閉上眼,啊——”我照做了,結果就是我嘴里多了一塊冰,我睜開眼,他得意洋洋地說:“這冰是我精心研制出來的,用洗衣粉等物品混合的……”他認真地說,我可沒認真地聽,但我在認真地想:“怎樣揭穿他呢?有了!”我的腦子靈光一現,我對弟弟說:“挺好吃的,再給我一塊吧!”弟弟狡黠地笑了:“好啊,你等著!”可惜,興高采烈的他壓根不知道我跟在他身后。于是,我在他開冰箱門的一剎那逮到了他。
這就是我可愛又淘氣的弟弟,希望他在學業繁重的初一好好學習,不要再調皮了,畢竟他的成績可不會像他的姐姐一樣依著他的意來呢!
八一班衛佳凝
她
在八一班這個大家庭中,有一位同學,學習吧,也還行;相貌吧,也算得上是平平無奇;人際交往吧,也算是“較為廣”的。這樣一位普通人,卻有很多小煩惱呢!讓我一一道給你聽吧!
這位同學覺得自己有點膽怯,體現在什么地方呢?有一次她要上去背書,明明在座位上已經背得滾瓜爛熟了,覺得有信心的很!想著一會兒上去一遍過,心里美滋滋的。當她邁著自信的步伐登上臺,把書一合,剛準備開口時,她的腦子突然卡殼了,“第一句是什么來著?我要背的是哪一篇來著?”她愣愣地想著,手指頭扣得都紅了,結果還是想不出來。她吐出了一口氣,像泄氣的皮球,小心翼翼地問老師:“老師,要不我再下去背背?”她下來后說,她總是一給老師,不熟的同學背書,就會背不出來,磕磕絆絆的,她都快對自己沒信心了。
這位同學說自己也一直粗心大意。這次月考,當數學成績發下來時,她拿起一看,吃了一驚!“我怎么才考了90分,嗚嗚嗚。”一瞬間,又像一個怨氣的小潑婦,開始檢查自己的錯誤,誰知,竟全部都是粗心大意才錯的!瞧,她現在正捶著桌子抱怨呢。當數學老師走進教室,講到一道經典題型時,突然點了她的名字,說道:“xxx ,你看看你粗心大意的!7的平方怎么等于14?你說,7的平方等于多少?”她小聲地回了一聲:“等于49。”說完后,她又小聲嘟囔:“我明明這類題型都背下來了,但想不到會錯在計算上面!”
她覺得自己什么都干不好,但又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自己生在了一個和和睦睦的家庭,接受著好的教育,也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她一想到這,就覺得前面的煩惱全都煙消云散了。
你猜我什么對“她”這么了解呢?因為這個有煩惱,又有點幸福的女孩就是我呀!
八一班潘楊
我的舍友
哎呦!你干嘛!一位看似平平無奇,卻暗藏玄機的帥小伙小潘有著什么樣的傳奇故事?
快飛起來的黑頭發,穿著一雙夢淚 AG牛仔褲都快提到嗓子,憑借一副墨鏡,一句“你什么意思呀!”吸引到全班女同學來圍觀。
都說他很好說話!哎~這孩兒打小就聰明。一到上課,那嘴根本綁不上,地理老師一看,“我的孩兒呀!來!上來!”小潘尋機一動就把這活兒推給后桌了。老師也不憨,讓小潘上去。
咱先別說,他在教室老不老實,在宿舍都能看出來。剛回到宿舍,蹦!他一腳把門兒踢開了,剛踢完門兒,那上衣一脫,拖鞋一換,跳到床上,開始蹦迪。晚上也不老實,你是不和他一個宿舍呀!你要是和他一個宿舍,非把他手撕了不可!他在床上翻來翻去,可不老實了。
每個人都有愛好,他的愛好就是打籃球。我就這樣跟你說,假如他是科比,跟他講到球,他可以放下一切手頭上的東西,飛到球場上去打球。這不,剛到餐廳也就五六分鐘吧!人就走了,去哪兒了就不用我多說了吧!球場啊!
什么?你說他很瘦飯量肯定不咋地?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要說食堂的飯,你說他吃不了多少,那我認了。不過你要說他不愛吃肉,不可能的。晚上睡覺有人在吃肉,他那鼻子比狗的靈!要讓他發現,你的肉可就沒了!
就是這么一個帥小伙,卻能讓人家記住他!跟他做朋友,不圖別的,就圖一個關系好!這就夠了!
八一班郭亦航
我最好的朋友
現在已經升入八年級一個多月了,班里的同學也都熟悉了起來,我也交了許多朋友,其中最好的朋友是陳路明,也是我的室友。
他長了一雙不算小的眼睛,有一頭烏黑的短發,平常喜歡把頭發梳成中分,他笑起來的時候非常迷人,雖然眼睛有些小,但還是依舊的帥,在學校里很招女生喜歡。他的性格也非常的開朗,簡稱“陽光開朗大男孩”,平時說話也非常幽默,在課堂上總是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他喜歡打乒乓球,而我剛好也喜歡打乒乓球,所以我們一有了空余的時間就會在一起切搓切搓,我們兩個的實力也不相上下,總是打成平手,也算是有默契吧,我們也會在一起分享零食。
他的成績在班里前五,我在班里前十,成績都差不多,所以有時候會互相講題,我講他不會的,他講我不會的,取長補短,互相學習。
我們都擅長數學,喜歡比誰算題又快又準,但是每次都幾乎是同時算完,算出的結果也相同。
記得有一次,我們兩個比誰先解出一道大題,我們爭分奪秒一刻也不敢耽誤,但最后同時算了出來,一對答案,“咦?怎么不一樣?”我們兩個異口同聲地說,我給他講了我的解題思路,他覺得沒問題。他給我講了他的解題思路,我也覺得沒問題,最后去問了老師才解決,原來這道題有兩種情況,我們都寫出了一種情況。
我們兩個相處時就是互相學習,有問題了幫對方解決,解決不了去找老師。這就是我的好朋友陳路明。
八一班朱嘉琪
我的父親
也許說起他,我一直會說他是一個奇怪的人,他很愛我,他很溫柔又很嚴厲,他有時會很兇,但我知道他只是不善于表達。
父親的皮膚黝黑,父親的眼睛很大,大到裝滿了我從小到大的喜怒哀樂;父親的肩膀很寬,寬到擔任起了全家的生活;父親的鼻子很小,小到裝不下我的任何酸楚;父親的肚子很大,大到裝滿了我愛吃的菜的菜譜。父親總愛穿一個大短褲,一個白色上衣,腳踩人字拖,看起來總有些邋遢,可他會給我買許多漂亮的衣服就像他說的:“我無所謂,我掙錢就是給閨女花的!”
父親一直想去國外干活,因為工資高,可每次都不過檢,因為什么呢?因為人家只要一百三十斤以下的!父親快二百斤了,哈哈,每次我都會說他,胖是病啊!老爹他總會說“在減肥了,在減肥了!”可每次一上秤,不是胖了就是沒變。
父親愛喝白酒,每次吃飯時總愛喝點,我會讓他不要喝,他總會說:“你懂什么!詩仙李白也愛喝酒!”
父親很愛我。在我小的時候,我被班里人欺負,不敢告訴父親,但父親像超人一樣,不知道怎么知道我被欺負了,第二天到班里找到老師說明情況,老師教訓了他們,他們向我道了歉。回家后,晚上我到父親屋找他,竟發現他在哭,不知在跟誰打電話,嘴里說著對不起我之類的話。我連忙出去拿了紙,讓父親不要哭了,我小小的手拍著他寬大的肩膀。月亮很圓,星星很亮,我很愛父親,父親很愛我。
我的父親,沒有散文詩,不會遣詞造句。他是勞動大眾中極為平凡的一位。他沒有做過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他作為一位父親,卻給了我最多的愛,最好的生活,他的全部。
八一班姚瑩瑩
我的語文老師
回憶小學考試時看到作文題目“我的語文老師”,我的思緒立馬回到上個星期那節語文課上……
上課鈴剛響,教室就嘈雜了起來。同學們緊張地背起書,因為老師要挑一名“幸運觀眾”。我一邊背一邊緊張地看著門口,祈禱老師晚點來。
這時,語文老師踏進了教室,我心里緊張到了極點,雙腿直抖,心里想:“完了,今天早上背的全忘了……要是一會兒被提問就慘了!”
老師清了清嗓子,說了句“停”,頓時鴉雀無聲。果不其然,老師說:“下面檢查語文背誦”。她銳利的眼神夾雜著許多鼓勵,我偷偷瞅了瞅周圍,大家縮著頭,緊張地看著書本。老師瞬間來了句:“XXX ,你來背誦一下!”一瞬間全班人抬起頭,目光齊刷刷地投向那個人,那個人緊張地站起來,小心翼翼地將頭抬起背誦古詩,背完后,鼓掌聲隨之而來。
我們背完,老師還沉浸在聲情并茂的背誦中,稍后,教室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老師臉上綻放出愜意的微笑,此時,教室外,風兒沙沙,鳥兒鳴叫。
這就是我的語文老師,有趣中又帶點兇巴巴的樣子。
八一班王艷潔
我的“開心果”姐姐
從我記事起,印象中的姐姐就是開朗、善良、率直又有點拖延癥的形象在我腦海之中的,她的存在無疑為我的生活增添了一番別有的趣味。
姐姐是二零零七年出生的,今年高一,大我兩歲,圓圓的眼,小巧精致的嘴巴,圓圓的鼻頭和圓圓的臉,胖胖的很可愛。她的性格也可愛,古靈精怪、活潑可愛都可以是她的代表詞,這樣看來,我們說是姐妹,但更像是一對親密密無間的好朋友。
記得一直以來姐姐的學習也一直不錯,數學和語文尤為突出,去年的期中考試,姐姐一進家門就高興地訴說著她的好成績,數學和語文竟是雙百,照這樣看她很有希望擠進一高的隊列之中,我也夸贊了她,由衷替她高興。但遺憾的是,初升高的期末考試中,姐姐發揮不當,雖然語文上了一百,數學也近百,但那次考試中,她將兩門小科答題卡填空題都寫錯了部分位置,最終進了二高的校門。那時,姐姐看起來極其失落,就如雛鳥初飛失敗多次后一般失落,我便決心去逗她開心,為她加油打氣,姐姐竟說我也是她的開心果。
我很喜歡姐姐,她喜歡帶我吃好吃的,也喜歡嘗試新食物,不合口味時給我,有時也會做給我吃。說到美食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談起姐姐的廚藝了,因小時家中發生了些事之后,空暇時期便由姐姐來做飯,起初,她并不擅長于飯菜,便幾次嘗試過后她便漸漸迷上做菜,且廚藝大大提升,最好吃的我認為紅燒肉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軟糯糯香甜、肥而不膩,咸甜適中,入口即化,配上米飯堪稱一絕。其實姐姐做的也沒有這么傳神,但其中有種熟悉的味道使我迷戀著,是我心中當之無愧的一道美食。
我也偶爾感到傷心難過,但每到這時,姐姐便以玩笑的方式來讓我開心,我也常常開懷大笑,因為姐姐的玩笑,也因為姐姐。
我希望我的姐姐永遠如現在一般,永遠是溫暖他人的小太陽,是他人開心的開心果,同時也有治愈自己的“超能力”。
八一班王靈語
自己
從只會哇哇大哭的孩童,成長為一個刻苦學習的少年;從家長口中的幼稚鬼,成長為父母說的小大人。思想的薄弱到深入分析,從稚嫩變得成熟。
逐漸明白了自己的喜好、習慣。頭發烏黑且多,有一雙大大的眼睛,下方粉紅色的臉蛋,塌塌的鼻子,肉粉色的嘴唇。但是我總是為自己的形象而自卑,這大概是青春期的正常現象了吧。
從小到大我始終不認為自己優秀,因為比我優秀的人有很多。在父母眼中我就是一個好吃懶做的孩子;在親戚口中我大概是“別人家的孩子”;在老師們眼中我是一個開朗陽光的女孩;在朋友眼中我是一個愛笑認真的女孩。在不同人眼中我是不一樣的,身處不同環境,會有不同的身份。
我最喜歡的還是吃糖了吧。七年級時朋友見我總會說一句:“你咋又在吃糖”,哈哈,我也已經習以為常。每周去學校之前必須買糖,好像吃一顆糖,我就神清氣爽,振作起來。校門口的小賣部,我也是成了買糖的常客,每次去總是買好多,各種類型,各種口味都有。我的糖盒里的種類,只有你買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說起喜好,那便是唱歌了。從聽兒歌到大眾化歌曲再到勁爆火辣的 D 歌曲,隨著年齡的變化,我欣然接受我的獨特風味,那就是聽舒緩深情經典的歌曲,走在路上總是要哼唱幾句,回到寢室也總是要唱幾句。也許在傷心時候,給我唱首歌比安慰我更管用。
有時候我也會傷心、難過,快樂。想和你成為能分享快樂的好朋友,能在你身邊發泄負面情緒的好朋友。
如果你愿意,我想和任何一個人成為好朋友。
八一班趙文豪
我的外婆
我家以前一直是老農民,家境不是非常好。但是生活過得去。
我的外婆生了四個孩子,其中我的媽媽排行老二,我從他們那里聽說了許多關于外婆的事。她的時間大半被家務和耕種占去了,沒法多照顧孩子,只好讓孩子中最大的一位也就是我的大姨去照顧他們。
我出生在老家,我的外婆是個非常好勞動的人。從我記憶時起,總是天不亮就起床。那時她已經50多歲了,但她身體高大結實,還能挑水挑糞。
外婆這樣地整日勞動。我到四五歲時過長假才回老家,很自然在旁邊幫外婆的忙,雖都是一些小忙。有時在秋季大豐收時只要過假期,便是一群人大批大批往老家趕,在田里干活我們雖然滿頭大汗但干的不亦樂乎,因為這時便是我們一年中能聚在一起的最好時間。
就在今年的九月份在國慶放假第二天的時候。我的外婆向我們打來電話,說是讓我們回去干農活。我自然樂意,但是我媽媽的衣廠工作時間緊,只能我與姐姐回去干活。我愿去,當然有一半原因是想游山玩水,便在29號乘坐早上的大巴車返回了近半年末回的老家。
我回到宅里,發現沒有一人在家,我便問了我的外爺,說他們都在田里拔花生。我與姐姐便急忙坐車回到田里,看見了七八人在幾畝大的花生田里干活,閑聊了一會兒我也開始干活。干了近半小時,今年已七十高齡的外婆,身體大大不如之前,她那里放著一堆堆花生,而我這里少得可憐,我心里便想:外婆難道不累嗎?我雖青年但速度不如七十歲的她。我陷入了深深的沉默,并且更加努力了,等忙完了,已經6點鐘了,因為兩輛車還要拉花生,我們幾人無奈帶著疲倦的身體趕回家,回到家里便很快入睡。
在第二天早晨六點,我們坐車又去了玉米田里,我雖然心里抱怨,但手很誠實地開始工作。這個工作比花生費事得多,我的大姨夫的工作是拿著小刀將一個個玉米砍掉,我們則是跟著外婆將玉米皮弄掉,這活兒自然輕松了許多,到了下午3點才干完回家,外婆便開始做飯。
這就是國慶本應該休息的日子,但外婆卻堅持干活,外婆的那種勤勞儉樸的習慣,外婆的那種任勞任怨的態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八一班郭一鳴
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年婦女。
要說普通,她也確實普通。長相一般,本就不大的眼睛旁又在歲月的磨損下掛上了幾條皺紋。鼻子并不那樣挺拔,嘴唇不厚,就只是一眾婦女的長相。大抵是年齡大了,耳朵不太好使,很多話我要重復一遍才聽得清。法令紋,瓜子臉,不免顯得有些滄桑之感。
母親從來都很節儉,對我們很好,可不怎么愛惜自己。空的水瓶和飲料瓶不舍得扔,總要收集起來去賣破爛。總會一邊數著賣瓶子和紙板得來的十幾塊錢,一邊沾沾自喜地對我說:“都跟你說了空瓶子別扔!看看,這都是錢啊!”“不就十二塊嗎?至于嗎?”我不屑地反駁。“十二塊也是錢啊!都夠買兩個雞腿兒了!”
但最讓我心疼的,是在冬天我看到她手上纏著些白色的東西。我不解地問:“那是什么?”“防水膠布。”“干嘛用的?”“冬天衣服洗多了,手凍裂了,用這個膠布纏著。”我心里一陣難受,問她:“少洗點不行嗎”“洗了你們穿什么?”“那你不能買點藥涂涂嗎?”“一管藥二十多塊,涂不了幾天。這一卷膠布兩塊錢,能纏一個多月呢!我還得去干活,你自己去玩吧!”隨后自顧自地走開了,只剩下那清脆的腳步聲在我的腦海中回蕩。
母親年紀越來越大,臉上的皺紋越來越多。一成不變的只有她的節儉和干不完的家務。但她仍日復一日地重復著。她并不普通!在這個世界上還有無數這樣的母親。她們的外表是普通的。但她們身上顯露出的精神是偉大的,像陽光一樣照耀自己的孩子。
八一班張楚涵
我的搗蛋鬼妹妹
我有一個搗蛋鬼妹妹,今年4歲,身高還不到我胯那里,臉肉嘟嘟的,很可愛,但她的性格卻和她相貌完全不相符,她的外表會讓人誤以為她是天真、可愛又有點靦腆的小女孩,但她的性格卻是太、太、太調皮了。
我家有一臺電子琴,那是我小時候因為喜歡而請求爸媽給我買的。那臺電子琴已經放在柜子里收了許多年了。那一次,妹妹說想玩,我便把琴拿來收拾了一下,便給她了。再把我那樂譜拿出來,雖然她可能看不懂,但總歸是有用的。
再次見到那琴,是在星期五放學的時候,但琴居然壞了,像是被人踩了一腳一樣。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我那調皮的妹妹。
妹妹放學回到家,我立馬就把她叫了過來,她一看到我坐在琴的旁邊,眼神中就透露出一絲心虛,但很快又恢復了笑容,笑著問我怎么了。我指著琴,等待她的解釋。她支支吾吾說了半天,什么也沒說出來。我直接問她是怎樣弄壞的。她為了讓我看清楚細節,還專門又演示了一遍,而我的琴又遭受了一遍同樣的痛苦。
她一臉單純地從琴上走過,琴被她踩得吱吱響,走過去后,她站在一邊真誠地看著我,讓我一時間不知說什么才好,先讓她回去。
我的妹妹就是這樣,闖了禍但卻總能讓我不舍得揍她,但她卻又很欠揍,她的一些行為總讓我哭笑不得。這就是我的妹妹,一個可愛又欠揍的煩人精。
八一班張紫涵
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今年已45歲了。從我出生到有記憶開始,她都是如其他千千萬萬的母親一般,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無論多平凡的小事,都細心照顧我。
我的家境并不好,因此媽媽對家里的四個孩子很重視:很重視我們的學習,希望我們長大成才,不像她一樣受那么多苦。我媽媽其實很聰明的,雖然只有初中的學歷,但幾十年來,我從小到大的難題,凡是在家寫作業遇到的,她基本都能耐心地在一旁為我講解。因此讓我對媽媽的崇拜更深了。
在一個被黑色幕布包裹的夜晚,小時候的我依偎在媽媽懷里,不解地問:“媽媽,你總是說知識改變命運,可是明明你這么聰明,咱家為啥還是窮啊!”我仰著臉望著媽媽,想從她臉上尋到答案,可惜好像除了捕捉到短暫的遺憾,其他什么都沒有。“因為啊,媽媽小時候家境也不好,沒錢上學。”這是我得到的答案。媽媽似乎并不想在這個話題上繞很久,揉了揉我的腦袋:“只要以后你考上大學,家里砸鍋賣鐵也要供你上學。”在這一句話之后,媽媽就跳開話題詢問我第二天想吃什么。
但有時候,我的媽媽又是很不理解我。每當我寫了會兒作業,想看會兒小說,休息一下。不知怎么,她總是在我休息的時候出現,看見我臥在房間的床上悠閑地看小說,就惱了。“你作業寫完了嗎?沒寫完就偷懶?以前的話你都當耳旁風了嗎?”這些話讓我感到很為難,悶在一旁不說話了。然后,就成了母親口中的“啞巴”。但每次冷戰后,都是媽媽先多做一道菜給我化開矛盾,自己卻不吃,她一瞬間的愧疚涌上心來。
網上有句流行的話:“我心疼你在外奔波的勞累,也討厭你不講道理的封建。”
八一班秦舒佩
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未來很遼闊,“抬頭是星光,低頭是銀霜,不負己所期,誰奈墜兔不留情,獨留佳才滿徘徊。”
我的母親很美,她的眼睛雖見過世間滄桑,但在那雙眸中,有童趣,柔情、堅毅等許多情緒,我懂不了,也看不清,我的母親看起來很瘦,但她像是骨子里的野性,在自已獨自的領域中,開創了自己的統治地,人人皆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可母親她不是,她倒像個施棋者,一步棋,一步局,一條計一步錯,那滿盤皆輸,我時常望著她的眸,看見了她的變化,好似我那幼時張揚的母親退隱于我身后,看似無權實,暗則總控大局。
我不知我母親年幼時是否也是野性張揚,但我知道,她像一個遭受不公的天秤,到了自我的限制的巔峰,否極素來,物極必反,她的反抗我只見過一次,在我年幼在外婆家,我在熟睡,她從外地回家,一身漢服,脖后挽了一支發釵,清淡的顏色將她襯得像水仙,清秀淡雅。但我不知,那一身她喜愛的漢服后,是一場斗爭,一場無聲無煙的戰爭。外婆的思想有些封建,不喜母親穿這樣的衣服,父親也有“孺子”風范,我的母親在美術方面發展極好,她的日語學得有一“范”成就,她的英語我不知道其深淺,但她的英雄事跡定然是許多。只憑我母親的性子,雖是現在被時間磨平了棱角,但她的野性并未消減,經常在一些小事上有自己的勝負欲,也許是她的勝負心將她變成這樣,“害怕比尊敬好用”,一個果斷仁慈的靈魂選了一個優秀的歸病,這個宿主也有了人生的道路。
我尊重、畏懼和同情我的母辛,正如同墜兔收光,但“陽”在東升,她的未來本不應止步于此,她不是《父母繼集》,不是《子女前傳》,她是她,是屬于她自己的《人生傳記》。
八一班程一銘
我的老師
這大概是我印象最深的老師。她的很多事情都是值得我來仔細回憶的。
大概是2018年,一位身材微胖的身影走進我的記憶。她總是一幅微笑的面容,只要一微笑起來臉頰上便少不了兩堆肥肉,從遠方看便是一幅微笑的和藹可親的臉。她說起話來微微有些沉穩,但只要是話題比較有趣,她那沉重的語言就會變成三聲別有風味的鵝、鵝、鵝。
記得有一次我在外邊活動,她便讓我跟她來辦公室,我想不通我為什么被叫過來。當我想開口詢問時,她把手放在我的面前,手上還拿著幾元錢,接著說:“你去幫老師買幾包五毛錢的方便面,買來了老師分你一包。”答應后去了商店的路上,我才算知道老師為什么長了那么多的痘痘,到了商店,商店的人沒有問我下學了嗎?只是收了錢,拿了東西,便不再管我了。
她對學生同對我一般滿是尊重。一次的公開講課讓我明白了其他老師與她的差距。其他老師只要到了有重要人物來觀摩,那就會從威嚴的臉轉變為極其難看且具有反差感的笑臉,雖然在我們看來極具反差感,但在重要人物或領導來看,那也無非是標致極了。而她依舊會用那屬于自己微笑的臉來注視著所有人,看起來也沒有發生那怕一丁點兒的變化,也在公開課上用自己的那一個在平常會用的標準的動作來進行提問,手指合并,指向某個同學,那個同學也便站了起來了。不管到了什么時候,她對我們便都有信心,只不過是讓預習一下,就開始發揮了。
或許我應該把那些回憶作成膠片,讓回億停留在那一個時間點。
八一班呂昊音
我的媽媽
老人們有時會開玩笑說我們是天上神仙的孩子,因為沒有魔力被神仙丟下來不要的,當時我的反應就是哇哇大哭,覺得自己不是媽媽的孩子,這個時候媽媽會過來說:“你是媽媽的孩子,她們都不知道而已,不要哭了。”說完媽媽就會從口袋里拿出一顆糖來哄我,就是這一顆糖治愈了我的童年。
我的家鄉在一個村子里,沒有名氣,但是風景很美,去鎮上的那條路上,兩邊是山溝,右邊是一條大河,水不深的時候媽媽總會帶著我去那里抓蝌蚪,但現在因為前幾年的大雨變得很深,左邊有很多山,下面有人在種地。
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在家給我做了一個秋千,有時候媽媽會推著我玩耍。但有一次,媽媽不在家,我不會開電視,我就去秋千那里玩,蕩著蕩著,我突然一個沒坐穩,從秋千上掉下來了,右手手掌下有個尖尖的石頭,把我的手扎爛了,膝蓋也流出了血,我疼得哇哇大哭,但是門鎖了,我不能去找鄰居奶奶幫忙,我一個人坐在大門口的地上,哭了又哭,等了又等,當時的我無比思念媽媽,就在我想怎么辦的時候,媽媽回來了,我聽見了聲音,已經憋回去的眼淚不受控制地流了出來,我扒著門,邊哭邊喊著媽媽,媽媽聽見我的哭聲,急忙把門打開了,把我抱去客廳,給我的傷口涂藥。可是見到媽媽,我的眼淚根本止不住,媽媽從口袋里拿出一顆糖塞進了我的嘴里。我現在還記得它的味道,很甜很甜,甜到忘記所有煩惱和痛苦,每次吃到我都很開心。
我永遠愛我的媽媽,我偉大的媽媽。
八一班張雷杰
我的父親
愛,無聲,照亮了天空。我父親的愛也如此,他對我的幫助,一生用之不竭。
父親,他永遠是嚴肅的,話很少,在他臉上也很少見到笑容。他也從不打我罵我,也沒有向我展示出一點點的溺愛。自小父親就鍛煉我的意志和身體,自此,在我心里父親就像是導師一樣,教導我做事物。
在七年級時有次下大雨,晚自習放學時,父親來接我,可當他把手搭到我的肩上時,我才知道,原來在他的眼中我已經長大了。以前我總覺得自己與父親之間沒一點感情,在他面前總是一陣陣地緊張,我是異常地怕他。但在八年級時,全校寄宿制,父親說在校有啥事就打個電話。
我也見過父親脆弱的一面。在我爺爺去世時,他把難過藏在了心中。可在半年后的一個晚上,他喝醉了,他把心中所有的痛與難過全部都說了出來。再次想起還是異常的揪心。
父年對我也非常上心,他對我的上心沒有表現在表面上。在暑假期間,我們倆人在村中的小路上走著,他沉穩得像一座山,習慣了自己一人去承擔一切,為我遮風擋雨,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會承擔不起。昔日那直挺的腰桿,已有些許彎曲,濃密的黑發,也如落葉般飄下。我不想承認那座山已經開始動搖了。
漫長的人生當中,我要感謝父親對我的幫助,即便一無所有了,我父親給我的啟示將伴我走過一生。
父親,謝謝你。感謝您的教導與指引!
八一班任晨曦
我的妹妹
我有一個妹妹,名叫蕓汐,和我的名字還有些相似,我起初并不喜歡她,甚至是有點厭惡她,現在和她還算可以。
從見她的第一面我就不怎么喜歡她,只想把她趕出去。我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可因媽媽的阻攔沒能成功。往后的幾年還算是相處融洽,她總是喜歡問我各種奇怪的問題,可我一個也答不出來,她也不笑我,反而是說:“我要好好學習,把這些姐姐不知道的問題都知道,回來告訴姐姐。”每每聽到這些,我總是心頭一暖,激動地說不出話來,本該對她的印象有所好轉才對,可她卻把我最好的朋友送我的離別禮物給弄丟了,那是一本書,也算不得多有趣,反而有些枯燥無味。但自這事起,我對她的態度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也不再關心她的任何事了。
可在這事情發生不久后,我卻發現我似乎冤枉了妹妹。開始我還當沒有什么,可沒過幾天,就因良心的譴責去向妹妹道歉了。可妹妹不接受我的道歉,這也不怪她,在剛發生這事時,她也曾來向我道過歉,可是我卻不接受,還羞辱了她。我只好繼續向她道歉,并開始為她操心,沒過幾天,妹妹就原諒了我,經過此事我們的感情迅速升溫。
有一天中午,她拿著一毛錢給我,說她要出去買東西,我一開始沒當回事,只當她是鬧著玩的,可是半個小時之后,我叫她睡午覺的時候,她一直沒有回應。于是我出去找她,卻找不到。我急得連忙給媽媽說,嚇得我們都出去找她,大概找了半個多小時,在一戶人家里找到了她。
一問才知道,原來是上午帶她經過這里的時候,她看到人家在吃雞蛋糕,她也想吃,可是沒給她買,她就跑到了人家家里。
這就是我貪吃愛玩的妹妹,也有一點不太聰明,但我永遠愛她。
八一班謝載升
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外貌和興趣,我也有自己的外貌和興趣,那就讓我來介紹一下自己吧。
我是一名中學生,長著一對大大而黑亮的眼睛,一頭烏黑而整齊的頭發,我的臉有點黑,外貌長相很普通,學習有一點不好,俗話說得好:“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
我特別喜歡打乒乓球,球技還行,總是能把同學們打下去,但有的時候卻會被同學給打下來,還有的時候總是對手把球打得很高,我準備扣球,但是一直把球給扣到擋板上,所以我每天都在家里練習。
我的名字叫謝載升,我的父親姓謝,名字的含義是父親想讓我承載著更多的知識和愿望,走的更遠。我出生于2010年2月21日,出生在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城關鎮瀍陽村。
記憶翻轉到那段時光,我在廣場上練著乒乓球,然后過來一個人,說要和我切磋一下,我接受了他的挑戰。他長得比較低,但是他的技術還行。我倆開始了第一局,他先發球,他發的球很快,但我還是努力地接住了他的球,直到成績來到了2:2,我們將用這一球絕定勝負,但是到最后還是我更勝一籌。然后我們休息一會兒又開始了第二局比拼,我先開球,我發的球有點慢,但是也不太好接,成績來到了1:1,我不小心打出了一發高球,被他給扣了回來,成績到了1:2,他開球,我把球給打了回去,沒想到我的球竟然擦邊了,比賽已經來到白熱化階段,我們將用這一球決定比賽的勝負,他打的一發快球,我竟然沒有接到,沒想到,到最后一刻還是他更勝一籌,我落敗了。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就回家了。
以上就是我的外貌、愛好和事情了,你想成為我的朋友嗎?如果想,那么我就又多了一位新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