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6日是諾曼底登陸戰役75周年紀念日,很多西方媒體鋪天蓋地的用所謂“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戰場的最大轉折點”來形容它,誠然此次戰役成功開辟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并且加速了納粹德國的滅亡進程,但如果說它是所謂“最大轉折點”還是過譽了。
事實上1944年6月蘇聯紅軍已經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對德“十次打擊”,最大規模的巴格拉季昂行動也即將開始(1944年6月22日蘇聯紅軍從四個方向上對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同時發動了兇猛的進攻,最終殲滅了其九個集團軍中的七個),一線蘇聯軍隊已經打到了維斯瓦河流域,如果沒有諾曼底登陸納粹也終將滅亡,只是時間會推遲幾個月到一年的時間而已。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真正轉折點毫無疑問是發生在蘇聯南部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納粹德軍在1942年7月為了拿下高加索一帶開始進攻頓河大河灣,蘇聯紅軍在隨后的兩百天時間之內與德軍在這座城市反復爭奪拉鋸。戰事最慘烈之時增援進斯大林格勒的蘇聯紅軍普通士兵平均只能存活六分鐘的時間,甚至出現過排長在一天之內火線晉升到營長的情況!
這場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的城市攻防戰的結果是,德國精銳的第六集團軍被徹底殲滅,第四集團軍遭受了重創,包括21個德軍精銳師全軍覆沒。
蘇聯紅軍以傷亡113萬人的代價殲滅了德軍及其仆從國軍隊近百萬人(關于軸心國的損失各方說法不一,一般認為在80到150萬人之間),德軍在整個東線戰場的四分之一兵力被徹底抹去。
待到1944年6月第二戰場開辟之時,德軍302個師中依然有180個在蘇聯,數十個部署在挪威和意大利,真正用來對付西線盟軍的兵力屈指可數。然而在近些年來西方無良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之下,蘇聯紅軍在二戰中的作用被刻意淡化,似乎西線盟軍才是擊敗德國的主力,然而事實根本不是這樣。
蘇聯紅軍在四年的戰爭中,從被德軍推到莫斯科城下再到一路反推到柏林,付出了數千萬人的傷亡代價,殲滅了德軍接近80%的有生力量,正如克林姆林宮下長明火書寫的那樣“你的姓名無人知曉,你的功績與世長存”,真正的歷史不應該被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