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九穩律師事務所
(2021)冀04民終249號(案例來源于裁判文書網,均為化名)甲男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確認被告對(2014)邯山民初第519號民事判決確定的債務承擔償還責任(金額4600000元);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乙男與乙女原系夫妻關系,于2007年5月22日登記結婚,2017年4月24日登記離婚。乙男與甲男系朋友關系,2012年2月13日,乙男向甲男借款4600000元,其中4200000元甲男于當日轉入乙男中國農業銀行尾號7719賬戶,同日,乙男從該賬戶轉入案外人郭某賬戶7000000元,該筆轉款之后該賬戶的余額為45927.87元。因乙男未能及時償還該借款,甲男于2014年5月6日訴至本院,本院于2015年6月10日作出(2014)邯山民初字第519號民事判決書,判決乙男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返還甲男借款4600000元,雙方均未上訴,該判決發生法律效力。甲男就該案向本院申請執行,在該案執行期間,2019年7月乙男因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由邯山區人民檢察院公訴至本院,在該刑事案件審理期間,乙男給付甲男執行款500000元,本院作出(2019)冀0402刑初249號刑事判決書,判處乙男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甲男在該刑事案件卷宗中發現,在偵查機關于2019年4月25日查詢乙男有關銀行賬戶的往來明細中,存在從乙男銀行賬戶向乙女銀行賬戶轉出大額款項的情況,其中在2013年3月24日至7月25日從尾號6199中國建設銀行賬戶共向乙女轉款6筆,計4360000元,在2013年4月15日至7月30日從尾號7719中國農業銀行賬戶共向乙女轉款10筆,計3930000元,共計8290000元。甲男依此提起本案訴訟。另查明,根據乙女提供的乙男的銀行賬戶往來明細,2012年2月16日至2019年12月10日期間,乙男累計向甲男轉款6367762元。一審法院認為,根據當事人的訴辯意見,雙方爭議的焦點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甲男提起本案訴訟的理由和證據為發現乙男在借款后向乙女賬戶大額轉款,依此請求乙女對乙男的債務承擔還款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根據查明的案件事實,甲男獲悉乙男向乙女轉款的信息來源為(2019)冀0402刑初249號刑事案件卷宗,而該案件中偵查機關查詢乙男有關銀行賬戶信息的時間為2019年4月25日,所以甲男知道該信息的時間即知道權利被侵害的時間不會早于該時間,到起訴時沒有超過訴訟時效。乙女陳述并提供銀行賬戶往來明細,證明在2012年2月16日至2019年12月10日期間,乙男已經累計償還甲男共計6367762元,主張案涉債務已經全部清償完畢。根據查明的案件事實,乙女所述絕大部分轉款均發生在2013年以前;(2014)邯山民初字第519號判決生效、進入執行程序后,乙男未履行該判決確定的還款義務,直至2019年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被判處刑罰,僅在刑事案件審理過程中給付甲男500000元,判決確定的其余還款義務至今仍未履行,所以乙女的該主張不能成立。三是乙女是否應當對乙男所欠甲男的債務承擔還款責任。平等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均是民事法律行為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具體到本案,甲男將借款4600000元給付乙男以后,乙男于當日又將其中的4200000元轉賬給付案外人,但是這部分轉出款項的用途、與案外人的往來、最終是否與乙男的財產混同等均未確定;(2014)邯山民初字第519號判決認定乙男向甲男借款為經營需要,甲男舉證證明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乙男曾向乙女賬戶多次轉入大額款項,數額超出了正常夫妻共同生活所需,足以認定為乙女參與了乙男的經營行為,乙男的經營活動屬于夫妻共同經營;同時乙男在尚欠甲男大額債務的情況下,將大額款項轉入乙女賬戶,勢必嚴重減弱乙男的償債能力,如果僅由乙男個人承擔債務,將會實際損害甲男作為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另外,乙女雖然現已與乙男離婚,但向甲男借款及乙男向乙女轉款均發生在乙男與乙女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因此,乙男所欠甲男的債務應認定為用于與乙女夫妻共同經營,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第三條規定,該債務屬于乙男與乙女的共同債務,應當共同承擔償還責任。綜上所述,甲男的起訴未超過訴訟時效,乙女應當對乙男所欠甲男的債務承擔共同償還責任,對甲男的訴訟請求依法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第三條的規定,判決:乙女對(2014)邯山民初第519號民事判決確定的債務向甲男承擔共同償還責任。1、本案已超過訴訟時效,應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本案案由為民間借貸糾紛,屬于給付之訴。具體到本案,原判決認定被上訴人于2019年4月25日知道乙男向上訴人轉款的信息,以此認定為訴訟時效的起算點,顯然與事實不符。關于案涉借款糾紛,邯鄲市邯山區人民法院于2015年6月10日作出(2014)邯山民初字第519號民事判決書并且生效。被上訴人與乙男系朋友關系,而婚姻關系的存續恰是夫妻共同債務承擔的重要前提,被上訴人于當時就知道權利被侵害。然而,被上訴人多年來從未向上訴人主張過權利,屬于對自身權利的放棄,故被上訴人的起訴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應當駁回其訴訟請求。2、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應當依法改判。其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必須是債權人舉證證明該債務用于了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才應承擔責任。而原判決已經認定,乙男在借到案涉款項的當日,將該筆借款全部轉給了第三人,轉出后乙男的銀行卡余額為 45927.87元。在這種情況下,該債務顯然沒有,也不可能被用到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當中,故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應當糾正。其二,在該債務沒有被用到夫妻共同生活和共同經營的前提下,原判決僅憑借款發生一年后,乙男與上訴人之間的轉款流水,就推定上訴人參與了乙男的經營中,顯然存在錯誤。一是,該流水并不足以證明上訴人參與到了乙男的經營;二是,原判決使用了推定的方法;三是,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乙男與乙女的轉款與該債務存在任何的關聯性。四是,按照原判決推定,夫妻一方對外舉債后,不管該債務是否用到了夫妻共同經營和生活當中,也不管多長時間以后,只要夫妻之間存在經濟來往,就能推定出夫妻共同經營這一事實,進而要求配偶承擔共同還款責任。這顯然違反了平等、公平、誠信的法律原則,更與前述司法解釋的立法宗旨背道而馳。3、案涉全部借款已經清償完畢,被上訴人所主張的460萬元與事實不符。根據上訴人提供的2012年2月16日至2019年12月10日期間,乙男的還款流水等證據來看,乙男已經累計償還被上訴人借款共計6367762元,該事實已經原審判決審理查明,乙男并沒有參與到(2014)邯山民初字第519號判決的訴訟中。至于,在刑事案件中,給付被上訴人50萬元,屬于為了取得被上訴人的諒解書而早日出獄的無奈之舉。故案涉債務已經全部清償完畢,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依據,應當駁回其訴訟請求。1、本案起訴時并未超過訴訟時效,起訴依據的證據系2019年才取得,起訴時是2020年3月份。2、借貸發生在乙女與乙男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該款項系雙方共同經營所需,因此應當為夫妻共同債務。3、原一審判決即(2014)邯山民初字第159號民事判決確定給付義務,乙男在判決生效后并沒有依照判決履行,只是在乙男因涉嫌拒不執行法院生效判決裁定罪,為取得甲男諒解從輕判處的情況下,給了50萬元,剩余部分尚在執行程序中,不存在上訴人所講的債務已經全部清償。本院認為,本案的焦點問題是,案涉借款是否屬于乙女與乙男的夫妻共同債務。《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本案中,案涉借款雖然發生在乙女與乙男的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但是借款數額較大,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甲男要求乙女對案涉債務承擔償還責任,應當舉證證明案涉債務用于了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案涉債務發生在2012年2月13日,而甲男主張案涉債務屬于乙女與乙男共同債務的主要證據即相關的銀行流水顯示,在2013年3月24日至2013年7月30日期間乙男向乙女轉款共計8290000元。沒有證據證明乙男向乙女的轉賬與乙男向甲男的借款存在關聯。原審認定案涉款項用于了乙女與乙男的夫妻共同經營,依據不足,判決乙女承擔還款責任錯誤,本院予以糾正。乙女上訴稱案涉借款已經清償完畢,證據不足,本院不予采信;一審根據甲男發現乙男向乙女大額轉賬的時間,認定本案沒有超過訴訟時效,理據充分,本院予以確認。乙女上訴稱本案已超過訴訟時效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乙女的上訴請求成立,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人民法院(2020)冀0402民初555號民事判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