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門診中遇到了一位頸動脈斑塊患者,女性,56歲。初診時,她的頸動脈斑塊已經達到8.5×2.8mm,并伴有頭暈、耳鳴、記憶力下降等癥狀。在詳細了解她的生活習慣和身體狀況后,我初步判斷她的病癥為氣滯血瘀,中醫稱之為“氣血不暢”。
治療方法:舒肝活血、行氣化瘀
方組:柴胡、桃仁、三七、紅花、天麻、赤芍等加減。
柴胡:疏肝解郁、行氣活血;
桃仁:活血化瘀、滋潤肌膚;
三七: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紅花:活血化瘀、散寒止痛;
天麻:寧神明目、活血化瘀;
赤芍:活血調經、舒筋活血;
患者在堅持中醫中藥治療的同時,也注意調整生活飲食,適度鍛煉。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患者的癥狀明顯改善,頸動脈斑塊從8.5×2.8mm減小至4.2×1.5mm。她的頭暈、耳鳴等不適感明顯減輕,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提升。
提示:這個方子具體的劑量,因人而異,如果你也想要用的話,可以把你的具體情況發給我,我來幫你辨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