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他汀是預防和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主要藥物,日常門診經常碰到病人問:肝功能不正常還能服用他汀嗎?
首先我們來捋一捋肝功能檢查哪些項目。
圖片來源:網絡
01反映肝細胞損傷的項目
常見的血清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又稱谷丙轉氨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又稱谷草轉氨酶,AST)、堿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轉肽酶(γ-GT或GGT)等。其中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能敏感地反映肝細胞損傷以及損傷程度,而γ-谷氨酰轉肽酶則主要反映慢性肝炎情況。
02反映肝臟分泌和排泄功能的項目
包括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和總膽汁酸(TBA)等。當患有病毒性肝炎、藥物或酒精引起的肝炎、膽道疾病等,以上指標都可能出現異常。
03反映肝臟合成貯備功能的項目
包括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膽堿酯酶(CHE)、凝血酶原時間(PT)等。嚴重慢性肝病、急性肝功能衰竭時這些指標會出現異常。
04反映肝臟纖維化和肝硬化的項目
包括白蛋白(PA)、總膽紅素(TBIL)、單胺氧化酶(MAO)和血清蛋白電泳等。當患者患有肝臟纖維化或肝硬化時,會出現血清白蛋白和總膽紅素降低,同時伴有單胺氧化酶升高。
圖片來源:網絡
他汀類藥物的一大副作用就是肝功能異常,肝功能檢查報告異常,如何判斷他汀類藥物還要不要吃呢?
01服藥之前發現肝功能異常
首先要判斷存在引起肝功能異常病因:
如果是急性肝炎、急性膽道疾病,則需治愈后再使用他汀;
如果是慢性活動性肝炎,控制后再服他汀;
如果是失代償期肝硬化、急性肝衰竭,就不能使用他汀;
如果是脂肪肝引起的肝細胞損傷的指標異常,他汀類藥物使用可能更有利于脂肪肝好轉和肝功能恢復。
02服藥期間出現肝功能異常
他汀類藥物引起的肝功能異常主要表現為轉氨酶升高,服用他汀類藥物病人大概1~2%出現肝酶水平升高超過正常值上限的3倍。
他汀類藥物引起的轉氨酶升高,多發生在開始用藥后的3個月內,且藥物劑量越大出現轉氨酶升高的概率越大,停藥后肝酶水平大多可以下降至正常。
如果只是單純的轉氨酶升高小于3倍正常值,且沒有不適癥狀的病人,則減少他汀劑量后繼續服藥。
如果轉氨酶升高大于3倍正常值,考慮停藥或減量,同時每周復查肝功能,直至肝酶恢復正常。
如果轉氨酶升高且同時伴有肝大、黃疸、直接膽紅素升高或凝血時間延長的病人需要立即停藥。
總而言之,切記服用他汀類藥物之前要檢查肝功能、服藥之后定期檢查肝功能,有任何異常或者不適不要自行停藥換藥,要及時就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