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一個以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使用為基礎,以創造性的人力資源為依托,以高科技產業為支柱的知識經濟時代正向我們走來,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傳播,知識創新,知識加工及應用成為決定未來社會發展方向和速度的關鍵因素。作為信息產業的出版業從1949年建國至今,50余年來蓬勃發展,無論是出版社、期刊社的數量,還是出書品種、印數和質量都已今非昔比,出版業正逐步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產業,這當中編輯自然功不可沒。
一直以來,編輯被稱為“精神產品的生產者,精神生產的重要參與者”,它是出版業整個經營活動的龍頭,是圖書藝術創意和質量把關的先鋒,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時代在變,尤其的知識經濟和現代通訊技術革命挑戰的今天,面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中國,作為一個編輯除了具備傳統意義上的要求有良好的政治素質,扎實的語言功底,嫻熟的文字技巧,以及成功的社交能力外,新環境中產生新要求,編輯必須加強學習。
去年年初,國內首個新聞出版新生代人才綜合素質系列培訓工程在滬全面啟動。編輯的素質問題已提上日程,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和充分重視。
一、 提高編輯素質的重要性
作為新時期的現代編輯,直接肩負著傳遞、交流知識信息,促進學術繁榮,開展文化、科技、教育和宣傳的社會責任。
從出版工作的專業角度看,編輯工作體現了其特殊的重要性,主要表現為:1.編輯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是出版、印刷、發行工作的前提和龍頭。2.編輯工作是作者必須依靠而又代替不了的工作。3.出版物質量好壞、水平高低的決定因素是編輯的水平、眼力和膽識。
二、 提高編輯素質的具體內容
(一)政治素質
在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實踐中,編輯工作者的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即編輯人員要講政治,這是前提和根本。
(二)道德素質
一名合格的編輯,需要有嚴謹的學風和良好的道德修養,要有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這是編輯工作者職業道德的具體體現。
(三)文化素質
編輯工作建立在作者勞動成果基礎上是再創造性勞動,它需要編輯具有與其工作相適應的知識結構,既要博學多識,同時又要不斷更新和補充知識。要使自己編輯的稿件能代表社會進步和發展的要求,向社會、讀者奉獻出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產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積極推進先進文化的傳播。
文化素質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駕御文字能力;2.審讀鑒賞能力;3.選題策劃能力;4.文摘能力;5.計算機操作能力;6.外語閱讀能力。
(四)開拓創新精神
編輯文化積累離不開文化創新,而出版業擔負著文化創新的重任。編輯工作是出版社各項工作的源頭,編輯不僅有傳播思想、傳遞信息的職責,而且必須與時俱進,準確把握時代精神和社會發展方向,在挖掘和繼承歷史的優秀文化成果,吸納世界各國的先進科學技術和優秀文化的基礎上,立足于中國社會主義文化的創新和發展,不斷地運用新角度,更新形式,改造內容,為讀者帶來更多更優秀的具有創新價值的文化產品。
(五)思想意識
1. 憂患意識
歷史進入新的世紀,編輯應該清楚的看到,中國的出版業正面臨著多種社會資本、知識經濟、入世貿組織、網絡等諸多方面的挑戰。新時代的編輯要化憂患為動力,放手發展,創造更多精品出版物。
2. 市場意識
編輯必須有市場觀念,但不能僅僅把書市、書展這些表象的形式看作是圖書市場的全部,編輯應該清楚的認識到真正的圖書市場存在于讀者之中,只有讀者的購買行為,才能實現市場效應,而且,有待發現和開發的潛在圖書市場也存在于讀者之中。對于圖書市場而言,市場觀念的根本應該是讀者觀念,通過強化讀者觀念來提升市場觀念,應該成為謀求編輯工作新發展的重要途徑。
三、 提高編輯素質的有效方法
(一)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樹立崇高的編輯理想。
編輯工作者是社會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編輯工作的實質就是通過編輯出版的具體實踐,貫徹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系列方針和政策,為新時期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精神食糧,因而具有很強的宣傳和導向作用。
編輯這一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編輯應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用鄧小平理論武裝頭腦,樹立“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意識,編輯工作者應自覺學習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五大報告,學習國家有關新聞出版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增強政治敏感性,遵守政治紀律和編輯紀律。作為一名現代編輯還應樹立崇高明確的編輯理想,注重編輯質量,強化精品意識,多出精品奉獻社會。
(二)為人作嫁,強化奉獻意識。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式下,要做一名合格的編輯要有“為人作嫁”、甘愿奉獻的精神和思想境界。這既是編輯職業道德的要求,也是編輯工作本身的特殊需要。每一名編輯都應該在思想上明確自身的社會定位和社會價值,明確自身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并且在工作中自覺強化奉獻意識,對待工作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認真負責,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堅持文化的純潔性,把提高出版物的質量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
(三)講學習,具有廣博的知識。
在這個世界知識更新迅猛加快的今天,各學科專門化程度日益精微而且相互交叉滲透,開始向綜合化、整體化的趨勢發展,要求編輯必須不斷的吸收各方面的“營養”,具有廣博、精深、常新、多層的知識儲備,并且,編輯應具備相當的職業敏感性、預見性,能夠迅速捕捉到新近的信息,把最新的社會動態科研成果反映到出版物中。
(四)強化編輯業務,確保編輯質量。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編輯,除了要具備以上各方面能力,還要在不斷地實踐中強化編輯業務,提高編輯能力,嚴格編輯制度,確保編輯質量。
回顧歷史,我們的編輯隊伍素質有了很大提高,我們引以為豪;展望未來,在信息時代的曙光里,我們編輯素質更有待提高。我們不能拘泥于傳統的素質要求,特殊的環境更需要造就有特殊能力和素質的編輯。知識經濟時代中,只有不斷創新不斷提高編輯素質才能生存,我們相信在出版界大批精英的努力下,我們的出版事業將會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