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年報是價值投資(機)者獲取上市公司信息的重要手段,是能否做好投資的關鍵環節。因此,如果投資者不愿意看年報或者看不懂年報,就像司機夜里閉著眼開車,悲慘的結局在故事的開始就早已注定。
如何從上市公司年報獲取有效信息?
文 / 成長的蝸牛
閱讀年報是價值投資(機)者獲取上市公司信息的重要手段,是能否做好投資的關鍵環節。因此,如果投資者不愿意看年報或者看不懂年報,就像司機夜里閉著眼開車,悲慘的結局在故事的開始就早已注定。
多數投資者也希望可以深入地了解企業信息,可是上市公司年報動輒幾百面,這讓普通散戶望而卻步。究竟如何運用年報,快速全面地把握企業的發展動向,我今天就說說自己的體會,歡迎指正!
我習慣于把年報分成經營、股東高管和財務三個部分,其中經營部分主要用來了解企業的運營情況,財務和股東高管部分則用來驗證先前得到的企業經營信息是否真實可靠。下面我會根據個人的一點經驗,說明他們分別需要重點關注的哪些地方。
經營部分
上市公司有關經營的介紹一般都在公司業務概要與管理層討論與分析這兩個章節,投資者只要認真閱讀,就可以快速了解到企業的業務、生意模式、行業格局還有管理層對于行業的前景的看法以及公司未來的發展機會。
我認為在整個上市公司年報中,這塊內容最重要,能把它理解透徹,投資就成功了一半。這些內容讀起來很簡單,但要想讓它發揮出巨大的價值,需要大量的思考與極強的細節把握能力。對此,我認為以下幾點極為重要:
1、管理層對于行業的未來形勢做出怎樣的判斷?自己是否認同這種說法?面對這種可能的形勢,公司以后會有什么行動?
案例:蘇寧云商
2000-2010年,蘇寧度過了它的黃金十年,翻閱這些年的董事會報告,你會發現蘇寧的核心戰略一直都是不斷擴張線下門店的數量,可是在它對行業未來的發展判斷中,你絲毫看不到電商崛起的影子。
事實上,蘇寧2004年上市,2005年一些投資者就開始勸蘇寧要做電子商務,但實體連鎖模式的一片繁榮弱化了管理層的商業嗅覺,直到2010年,京東商城銷售收入首次突破100億之后,蘇寧電器旗下電子商務平臺——蘇寧易購網才決定正式上線“試水”。
商場如戰場,反應遲緩是兵家大忌,對行業發展的誤判導致了蘇寧沒有在最佳的時間節點上進行戰略轉型,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蘇寧沒有趕上電商這班列車,市場地位迅速被京東新貴取代,業績從此一蹶不振,再無出彩表現。
2、能否在論述中看出當前公司管理層最重視什么?這對公司今后的發展會產生什么影響?
案例:陜鼓動力
陜鼓動力在2010/2011年的年報當中,多次提到了“轉變”,包括從生產到服務,從制造到智造,給企業瘦身,加強資本運作等等,這就給讀者一個印象,這家企業很看重并且急于改變自己的商業模式。
基于這一訴求,陜鼓動力圍繞著輕資產運營模式不懈努力,不斷降低自身的負債率,同時提升金融業務的盈利能力。
這給企業帶來的好處就是,當全國制造業一片蕭條之時,陜鼓動力雖然難免受到影響,但優秀的商業模式依然可以保證企業始終處于盈利狀態,這使陜鼓相對于其競爭對手的優勢進一步擴大,行業復蘇后企業必將重新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3、企業有沒有與眾不同的舉動?
案例:中天科技
2012年,中天科技在年報中首次將光伏和儲能定為公司儲備項目,這在當時是很出格的舉動,光伏產業自2011年3月價格暴跌以來,低迷景氣已持續一年多時間,且目前絲毫未有好轉跡象,此時進入新能源產業,需要多大的勇氣?
然而事實證明中天做了極其明智的選擇,新能源行業全面回暖,中天科技抄到了行業的大底,經過三年研發,中天科技自主研發的“超耐候聚偏氟乙烯(PVDF)光伏背膜”通過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成果鑒定,產品打破了國外壟斷,實現進口大規模替代,為公司打開了新的盈利增長點。
在這個高度競爭的社會里,從眾的人一定會湮沒于茫茫人海,商業也是如此,只有擁有眼光、魄力、雄心、決心的企業家才能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把公司交給這種人,就是最好的投資。
4、管理層是否靠譜,往年定下的目標能否能否實現?
案例:中超控股
看一家企業的年報,一定要把過去幾年的報告拿來一起看,這樣按時間順序閱讀,可以清晰的找到企業的發展脈絡,更可以看出管理層的經營水準和可信程度。就這一點,我想不出哪家企業可以比中超控股更適合舉例。
在中超控股的歷年年報中,2012年給出的經營計劃是下一年度營收50億,利潤1.8億。2013年財報數據顯示,當年營收44.48億,利潤1.65億,未達標,但還好,差距不算大。
2013年給出的經營計劃是下一年度營收60億,利潤2億。2014年財報數據顯示,當年營收48.66億,利潤1.04億,還是未達標,完成利潤的50%。
2014年給出的經營計劃是下年度營收66億,利潤1.85億。2015年財報數據顯示,當年營收51.65億,利潤1.11億,依舊未達標。
2015年又給計劃了,這次目標是2016年營收78億,利潤2億。2016年三季報,營業收入44.02億,利潤0.88億,這次又懸了。
看完這幾年的報告,這家企業管理層的經營水平一目了然,能把錢交給這種滿嘴跑火車的公司真不如拿去做慈善,至少做慈善是在積德,而買了這種公司的股票,虧錢絕對是自己活該。
分析完這些問題之后,投資者就可以結合行業前景,企業發展思路以及管理層自身素質,把所讀所想做個總結,得到一個企業是否值得投資的初步結論,接下來,就該財務部分登臺表演了。
財務部分
在講這一部分之前,先給非專業人士做個財報的普及,這樣更容易理解后面的內容。
財務報表至少包括三張報表,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
(資產負債表示例)
資產負債表分為左右兩側,表的右邊是錢的來源,表的左邊是錢的去處,資產負債表右邊分為負債和權益,負債告訴你,公司的家當里有多少是借的錢,權益則告訴你,有多少是股東的錢。負債表的左邊是錢的去處,組成企業資產,做容易變現的放在最前面,如貨幣,最不容易變現的放在后面,如固定資產。
(利潤表示例)
利潤表是最容易作假的,也是資本市場最喜歡看的。依照現行的權責發生制,沒收到的錢,可能被算作收入;沒付出的錢,也可以被記錄為成本;又或者收到的錢,不算做收入;已經付出的錢,不被記錄為成本。
現金流量表,分為三類:經營活動流量表,投資活動流量表,籌資活動流量表。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負的企業,通常日子不好過。
最后,對這三張表有疑問,都需要到附注里找解釋,附注最好是逐字逐句的讀一遍,因為企業必須披露卻又不想讓你明白的東西都在附注里。
“永遠不要把財務當成投資的重點”,我對這句話感觸很深,如果財報分析是投資的核心,那么會計將是最優秀的投資人。
我認為財務的作用,應該是排除高危企業,驗證管理層是否在說真話。閱讀這部分,要把注意力放在以下幾點:
1、企業的資產狀態是否良好?
分辨一個人是業余投資者還是專業投資者的一個最好辦法就是看他重視哪張表,散戶都喜歡利潤表,因為這張表最直觀最興奮,一眼望去就知道企業今年賺沒賺;然而高手都喜歡研究資產負債表,從這張表里,才能看出企業是否健康,究竟有沒有做假賬。
判斷企業資產狀態如何,這需要較強的專業能力,我認為普通投資者也并不需要達到專業水準,其實只要能把握幾點常識,就可以避免多數陷阱。
例如,與同行相比,企業的負債率高不高?應收賬款有沒有大量增多?存貨有無異常現象?存不存在貨幣資金很多但依然有長期負債的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在看數據的同時,一定要結合企業的經營特點去分析,拿供應鏈管理企業普路通為例:
2014年和2015年,普路通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98.2%和96.5%,這是一個讓人瞠目的數字,如此高的負債是否代表這家企業存現了生存危機?答案是否定的,在招股說明書中,企業已經給出了合理的解釋:
再看同行怡亞通的財務數據,其資產負債率同樣也超過80%,這從側面證明普路通沒有說假話。
2、資產結構,利潤分布,毛利率等是否能與管理層所說的一致?
案例:陜鼓動力
陜鼓近年一直在強調'兩個轉變'發展戰略,即從單一產品制造商向分布式能源領域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和系統服務商轉變;從產品經營向客戶經營、品牌經營和資本運營轉變。說白了,就是資產要輕,毛利要高。
因此,投資者就應該找到與之對應的數據,看它能否與管理層保持一致。在負債方面,陜鼓動力從2011到2015年負債率分別是64%、61%、57%、56%、56%,做到了逐漸減輕,更重要的是,在陜鼓總資產147.55億中,現金和理財多達54億,存貨僅16億,固定資產也只有15億,負債大多都是向客戶要的預收款,這是企業產業地位高的表現!陜鼓確實實現了輕資產運營。
那么毛利率呢?這幾年分別是34%、35%、31%、25%、25%,情況并不符合管理層的期望!這就看出陜鼓在這里出現了問題,那究竟能否解決呢?這就需要投資者對陜鼓做進一步的分析,比如未來的制造業環境會不會好轉?比如投資分布式能源項目能否做出成效?不知不覺中,投資者就對企業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
3、公司的盈利能力處于什么時期,主要的增長彈性在哪里?
處于積累期的企業,研發費和銷售費用往往會高居不下,但所產生的成效并不會及時體現,只要企業發展方向正確,那么等待就是值得的;而處于爆發期的企業,就是技術營銷積累成熟的結果,此時在財務指標上應有所體現,收入肯定是快速增加,利潤也會緊跟其次,會有一前一后的變化。
案例:東阿阿膠
近三年東阿阿膠在品牌建設、銷售渠道、產品研發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其研發投入和銷售費用逐年走高,特別是銷售費用,在2015年有5個億的增長,并且這種趨勢并沒有減弱的跡象,這說明東阿阿膠目前屬于積累期。
以目前的收入占比來看,阿膠塊和復方阿膠漿依然是大頭,而且毛利率最高。但是僅僅依靠老產品是不行的,未來還得依靠桃花姬這種符合年輕人消費習慣的產品拉動增長,桃花姬不僅可以擴大阿膠的客戶群,還能把阿膠從狹小的滋補品擴展到更為廣闊的快消品中去,毫不夸張的說,新產品將決定東阿阿膠能否占領下一代人的心智,因此這種阿膠延伸品應是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
2014年桃花姬銷售額大約2.5億,相對于四五十億的總收入還太少太少,所以投資者應重點關注阿膠衍生品業務在今后的運作情況。
4、企業經營現金流與凈利潤能否保持一致?
利潤是可以做出來的,但現金流很難造假,一個優秀的企業應該具有把賬面利潤轉化為真金白銀的能力。(這一部分建議閱讀:蝸牛說估值(三)市現率篇)
案例:通策醫療
從這張表可以發現,通策醫療幾乎每年的經營現金流都超過凈利潤,這說明企業還沒提供服務,客戶就搶著把錢送過來了。遇到這樣的香餑餑企業,如果價格便宜,你就收了它吧!
股東高管部分
這一部分內容較少,主要用于排雷,因此我就簡單說幾點:
1、大股東股權有沒有變動,有沒有減持?
去年大股東清倉式減持現象出現的太多,連證監會都看不下去了,老板減持的原因無非就是覺得自家股票價格虛高,此時套現后半輩子基本可以衣食無憂,坐吃等死。大股東在巨額套現的時候一般都會有機構配合操盤,這時候股價表現往往都會不錯,可是作為散戶,你愿意去接盤嗎?
2、有無高層管理人員連續離職?
高層管理人員連續離職,基本可以判定企業出現了問題,可能是權利斗爭引發的大清洗,可能是企業有毛病高管不想引火上身,尤其是財務審計高管離職,投資者看到后再怎么警覺也不為過。
3、前十大股東中有沒有社?;驀谊牭纳碛??
正常來說,社保和國家隊選擇企業的標準還是比較嚴格的,太爛的企業一般不會碰,選擇這種股票,自然多了一層安全保護。
......
在說完這三個部分之后,我還要多加一點,那就是在讀完年報后,你對這份年報有怎樣的直觀感受。年報的細致程度往小了說反映企業員工的工作態度,往大了說這是企業內控好壞最直接的體現。
對比優秀企業和垃圾企業的年報,吊兒郎當的公司經常會在字體和表格上出錯,而精益求精的企業不僅可以做到字體工整,而且能讓上百頁的報告展現出一種美感。我認為投資雖然不能完全依靠感性,但感性認識在投資中絕對要被重視。
結語
說到底年報就是公司讓投資者了解自己的一個媒介,它不要求你能有經營企業的能力,也不需要你達到注冊會計師的水平,只要你愿意從管理者的角度去分析,從財務人員的角度去理解,它自然會向你展現各種有用的信息??照務`國,實干興邦,還是先把基本功打好,多讀幾份年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