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營養學會共同編制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發布~~~小朋友們是不是特別開心呢~~
什么什么?零食指南?還有專門指導孩子吃零食的指南呢?這是一個怎樣的指南呢?我們先來給家長朋友們科普下:這一版《指南》是在《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2008)》的基礎上,針對我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最新特點,經過大量調研、專家研討、廣泛征求意見,并參考了國際上的最新研究進展編制而成。新版《指南》將更有針對性地為兒童青少年提供零食指導~~~
哈哈,我們的小朋友吃零食還有了科學攻略了,家長們以后再也不用為了孩子到底該不該吃零食發愁啦!如果吃,哪些零食是有益于孩子身體健康的呢?
今天,我們準備了一份最最完整的零食攻略大禮包,送給家長們~~
聽聽報告說啥了
據介紹,新版《指南》根據年齡段分為三冊,分別適用于2-5歲學齡前兒童、6-12歲學齡兒童及13-17歲青少年。
2-5歲學齡前期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三頓豐富的正餐與兩次適量的加餐是學齡前兒童獲得全面營養的保障。如果需要添加零食,應該少量,且要選擇健康零食。
因此,針對2-5歲學齡前兒童的核心推薦包括:
1.吃好正餐,適量加餐,少量零食;
2.零食優選水果、奶類和堅果;
3.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
4.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5.零食應新鮮、多樣、易消化、營養衛生;
6.安靜進食零食,謹防嗆堵;
7.保持口腔清潔,睡前不吃零食。
6-12歲學齡兒童飲食模式逐漸向相對固定的一日三餐過渡。正餐食物攝入量有所增加,但由于飲食間隔時間較長,容易產生饑餓感,且由于學齡前飲食習慣的延續,容易產生零食消費需求。
因此,針對6-12歲學齡兒童的核心推薦包括:
1.正餐為主,早餐合理,零食少量;
2.課間適量加餐,優選水果、奶類和堅果;
3.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
4.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不喝含酒精、含咖啡因飲料;
5.零食新鮮、營養衛生;
6.保持口腔清潔,睡前不吃零食。
13-17歲青少年正經歷著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青春期發育階段。這一時期的青少年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要量大,對食物選擇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更強,容易產生沖動性食物消費,甚至對某些零食產生依賴。
因此,針對13-17歲青少年的核心推薦包括:
1.吃好三餐,避免零食替代;
2.學習營養知識,合理選擇零食,優選水果、奶類、水果和堅果;
3.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及煙熏油炸零食;
4.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不飲酒;
5.零食新鮮、營養衛生;
6.保持口腔清潔,睡前不吃零食。
到底該不該吃零食
零食,顧名思義就是正餐之外零零星星少量進食的食物。
醫生們常講,吃零食會影響正餐,同時零食提供的營養也不全面,因此告訓孩子們要按時進餐,不要吃零食,但是當兒童、青少年走進商場,面對形形色色、琳瑯滿目的各種小食品,又有幾個能夠經得住誘惑!實際上,我國城市和大多數農村兒童幾乎沒有完全不吃零食的。我國是這樣,世界上其他國家亦是如此。
實際上,近代國內外研究都證實零食井非有害無益、科學進食零食對兒童、青少年健康有益,通過大量研究證實,零食能夠補充一些身體必需的營養素。尤其是礦物質、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同時還能從零食中獲得全天所需能量的20%左右,這樣吃零食,不但不會破壞科學營養。同時還能更有助于膳食平衡,但是,零食又不能無節制地吃,那樣,會影響孩子的發育與健康,因此對吃零食要進行科學的具體的分析。
零食的紅黃綠燈
根據食物中營養素的含量和分布,將零食分為可以經常食用、適當食用和限制食用三類,國外也有按交通燈的原則分為紅燈、黃燈和綠燈這三類零食,便于孩子們能簡易理解和掌握。
【綠燈類:可以常食用的零食】
水煮蛋、無糖或低糖燕麥片、煮玉米、全麥面包、豆漿、香蕉、西紅柿、黃瓜、梨、桃、蘋 果、柑橘、西瓜、葡萄、純鮮牛奶、純酸奶、瓜子、大杏仁、松子、榛子、蒸煮或烤制的紅薯、不加糖的鮮榨橙汁、西瓜汁、芹菜汁等。
食物成分和特點:營養素含量豐富,低脂肪、低鹽和低糖,既可提供膳食纖維、鈣、鐵、鋅、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A 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又能避免攝取過量的脂肪、糖和鹽分。
【黃燈類:適當食用的零食】
黑巧克力、肉脯、鹵蛋、魚片、蛋糕、各類煎豆、鹵豆干、海苔片、蘋果干、葡萄干、奶酪、奶片、琥珀核桃仁、花生蘸等。
食物成分和特點:營養素含量相對豐富,但卻是含有或添加了中等量脂肪、糖、鹽等應限制的成分。
【紅燈類:限制食用的零食】
棉花糖、奶糖、糖豆、軟糖、水果糖、炸雞塊、炸雞翅、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夾心餅干、方便面、奶油蛋糕、罐頭、果脯、煉乳、炸薯片、可樂、雪糕、冰淇淋等。
這些零食不宜多吃
不要過多吃油炸食品。當前我國兒童的營養特點是:蛋白質和熱能供給充足,脂肪和食鹽過多,而鈣、鐵、鋅、維生素A、維生素B2以及膳食纖維供給不足。因此,應當減少脂肪供給,而增加礦物質、微量元素以及膳食纖維的供給,如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現在兒童喜歡吃的小食品中許多是油炸食品,脂肪含量太高,如炸薯片、薯條、炸雞、炸羊肉串、鍋巴以及油炸方便面等,脂肪含量過多的食品還包括奶油蛋糕、冰淇淋、黃油類食品以及各種果仁,如花生、瓜子、核桃等。油炸食品還對其中的維生素破壞較多,不宜吃得太多。
不要多食用高糖食品。所謂高糖食品不僅包括糖果和加入蔗糖太多的副食,也包括以淀粉為主要成分的食品,如膨化食品和餅干等。
不要過多喝含糖飲料。當前市場上銷售的飲料絕大多數含糖均較高,如各種果汁飲料、碳酸飲料、茶飲料和各種可樂,同時這些飲料中還包含對兒童生長發育可能有不良影響的色素、香精和防腐劑。
有些兒童飯量并不大,但體重卻異常超標,究其原因,原來他們每天喝三四大瓶飲料,使糖攝入量太多,導致肥胖。有些體弱兒童大量喝飲料影響食欲,使正餐食量減少妨礙身高、體重增長,可能出現多動、脾氣乖張以及貧血等癥狀,國外稱之謂“果汁飲料綜合征”,在我國也相當常見。我們主張孩子們以喝白開水為主要飲水,可以輔助喝一些家庭自制的新鮮果汁和蔬菜汁,既富有營養,又清潔衛生。
不要過多食用冷飲。盛夏烈日炎炎,吃些冷飲使人暑熱頓消,神清氣爽,有助于體熱散失,對防暑降溫大有裨益。但是,當前許多兒童卻吃冷飲成癖,一有機會就大吃冷飲,冰棍或冰淇淋屢見不鮮,大量食冷飲,使胃腸道溫度驟降,局部血液循環減少,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同時還可能誘發經常性的輕微腹痛。
冷飲雖然也含有一些營養物質,但并不全面,不符合平衡膳食要求,長期嗜食冷飲必然影響正常營養,從而影響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
9種零食含添加劑最多
《中國9城市兒童食品添加劑攝入情況調查報告》對33個類別的489種食品的配料表及所含食品添加劑進行了取樣統計,結果顯示,在兒童們常吃的零食中,方便面 、火腿腸、蜜餞、果凍 、冰淇淋 、餅干、奶茶 、口香糖、薯片這九種含添加劑最多。
長期大量攝入含食品添加劑的食物會對兒童健康成長造成潛在危害 , 而家長似乎對此并沒有提起足夠重視。報告指出,1/10的兒童每天食用含添加劑零食3次以上,6%的兒童每天飲用飲料超過3瓶(不包括礦泉水和自制茶水)。
在夏天,每天吃冰激凌的兒童更是高達26%。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營養學系莫教授介紹,兒童的代謝功能還沒有十分完善,如果過量攝入含添加劑多的食品,超過了兒童的代謝能力的話, 就會危害其健康。
零食小貼士
為了確保生命與健康,兒童吃零食應注意以下食品衛生方面的要求:
1.購買有信譽廠家產品。拒絕街頭商販銷售的以及不能確信產品質量的食品。
2.堅決不買附帶玩具的小食。近年來,不少廠家為了引誘兒童購買他們的小食品,在包裝袋內附帯游戲卡或各種小飾品、小玩具。這些附帶物沒有經過消毒,不符合食品衛生要求,極易傳染疾病,我國已明令禁止食品中攜帯玩具,但目前市場上仍很常見,家長應當教育孩子不要購買這類食品。
3.不吃街頭食品。如烤羊肉串、麻辣燙以及街頭其他食品。這些食晶原料來源不明,常有病死畜、禽肉或腐壞變質食物,同時街頭塵土飛揚,車來人往,極易傳染疾病。
4.不吃土法爆米花以及含鉛松花蛋。這些食品中鉛含量過高,易導致兒童鉛中毒而影響智力及體格發育。
5.食用零食前應認真洗手。注意飲食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