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地是孩子們的樂園,在這里,他們認識不一樣的自己,結(jié)交新朋友、一起探索有趣的事情……當然,這些快樂的背后離不開營地另一個重要部分——營地導師。
在營地,導師們既是孩子的朋友,又是陪伴孩子成長的引導者,在和孩子不計其數(shù)的擁抱和歡笑中,營地教育的意義有了更真實的解讀。毫不夸張地說,導師的成長就是營地教育的成長。
第一屆中國營地導師峰會,匯集來自海內(nèi)外22所知名院校、31個不同專業(yè)近200名年輕人,啟行用兩天時間,以營地的方式給這群對未來有所期待的年輕人一次不一樣的教育體驗。
“我們”不一樣
關(guān)鍵詞:好玩 體驗
用棉花糖和意大利面搭建一米多高的建筑,邊玩邊吃,營地小游戲讓這群年輕導師們像孩子一樣放聲大笑,這是營地奧林匹克。
為自己的搭檔設計錢包,美觀、便攜、多功能……這么多貪心的要求,在創(chuàng)意和設計中變得可行,這是設計思維體驗工作坊。
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可能讓孩子一蹶不振,也可能變成支撐他前進的力量。他們重啟回憶,分享自己遇到的成長思維和固定思維,這是面對未來的三種成功思維工作坊。
以唱歌、啞劇等多元形式表達同理心、批判性思維等主題,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們僅用了3個小時就完成了節(jié)目的創(chuàng)意編排及團隊間的溝通配合,12個小組不重樣的表演,讓觀眾笑到停不下來,這是營地派對。
利用名牌上的字和名字,主動找到新朋友,創(chuàng)造性組成有意義的詞句,以獲得相應分值,在峰會的空隙時間,花樣搭訕,這是營地拼詞大賽。
……
短短兩天時間,從早到晚,導師峰會里滿滿都是新鮮體驗。
這里,沒有坐而論道的課堂,有的是用營地的方式感染他人,因為只有真正讓自己覺得快樂的東西,才愿意發(fā)自內(nèi)心分享給他人。
很多人說,90后是離不開手機的一代。玩一樣的游戲、追一樣的八卦、用一樣的表情包,似乎每個人都出奇相似。
但在營地,啟行君看到了不一樣的90后。他們跟一個小球較勁、主動表達愛與感謝,當思路遇到阻礙,不會停滯不前而是直接動手解決,任務挑戰(zhàn)成功,興奮到尖叫聲可以穿透整棟樓。
也許,他們一樣是因為時代,他們不一樣,才是因為自己。
榜樣的力量
關(guān)鍵詞:未來 自我成長
營地體驗不僅僅是開心和快樂,還有成長和學習。啟行著眼于未來,希望給渴望知識的年輕人深度思考,幫助他們更好地定位自我發(fā)展。
美國P21組織校外教育聯(lián)席主席Scott Brody以未來職場的變化打開了一波干貨分享。他提到,世界正在快速變化,未來職場也將更加多變、復雜、和模糊,對于身處變化的年輕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去適應這些變化,成為在人工智能時代不會被替代的人。知識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使用,而營地教育正好強調(diào)了這一點。
同樣,為了幫助大學生打開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格局,在嘉賓會談環(huán)節(jié),啟行邀請了三位行業(yè)領(lǐng)袖,就如何適應未來變化分享他們的理念和精力。
長江教育發(fā)展基金會秘書長唐春霞分享說,這個時代有太多可能性,我們要在想做、可做、能做這三個點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設計自己的人生。
專注于教育投資的藍象資本合伙人寧柏宇,用自己投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經(jīng)歷,總結(jié)出幾個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共性,他發(fā)現(xiàn)這跟營地教育強調(diào)的4C能力有很多共通之處,都是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交流的能力。
啟行青年發(fā)展基金會社會創(chuàng)新項目負責人李賽的成長經(jīng)歷就跟大多數(shù)中國孩子一樣,進入好學校,找最受歡迎的金融機構(gòu)實習,然而大同小異的簡歷讓她疑惑,自己的優(yōu)勢到底在哪?帶著這樣的疑問,她在大學嘗試了很多領(lǐng)域,走過很多國家,最終找到自己的事業(yè)方向——社會公益項目。
其實,無論是什么樣的出發(fā)點,三位嘉賓最后都強調(diào)年輕人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多去嘗試多去看世界,而營地教育恰恰是提前開始對自我探索的嘗試。
基于這樣的理念,此次峰會專門為年輕人設計了體驗工作坊,跟隨專業(yè)老師一起開啟對自我的探索。
有20年百老匯演出經(jīng)驗的舞臺劇大師Peter Farrell,在工作坊中帶領(lǐng)學生感受舞臺表演的魅力,體會通過藝術(shù)獲得自信、專注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來自香港的知名社會工作者、營地教育專家王慧玲,用真實故事分享服務式學習的意義,鼓勵大家在參與中學習,在服務中成長,從而成為終身學習者。
有理論有實踐,短短時間體驗翻倍,誰說成長不能加速!
峰會大家說
關(guān)鍵詞:感動 收獲力量
專家說:
營地教育在美國已有150年的歷史了,很多孩子都有豐富的營地體驗,所以新導師在營地也能很快適應,但在營地教育剛起步的中國,很多人還不知道營地教育的概念。導師峰會無疑一次性做了兩件事:用營地體驗來傳達營地教育的理念。
這個是必須要做的,現(xiàn)在啟行做了,并且是用一種非常創(chuàng)新的形式,我不相信在中國還有什么營地教育企業(yè)能做這樣的事,我為啟行感到驕傲。
——Scott Brody
工作人員說:
這幾天我也像回到了剛進營地的時候,就算是玩過好多遍的活動也覺得異常興奮,從這些導師們身上真的學到不一樣的東西,也讓我從更多的視角去看世界已經(jīng)開始期待夏天導師們在營地的樣子了。
——啟行導師小鶴
參會者說:
和可愛的人兒一起度過了笑成瞇瞇眼的幾天。這里讓我找到了享受當下的感覺。希望自己今后也能被小朋友拉著問“明年你還來做我的導師好不好?” ,想成為孩子小小生命里的陽光,想讓他們一直在自由純凈的營地長大,希望他們在遇到各種困難時,營地的溫暖能讓他們重新找到力量和幸福。
——李翹楚
很難想象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結(jié)識了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許素不相識,或許只是微信群里一句話的交情,卻在一次次的小組活動中拉近距離、增進感情。就算是內(nèi)向、不善言辭的同伴,也在導師的熱情鼓舞中開始愿意表達自己,也會揮舞起雙手,和他人一起沸騰。
——高銀瑩
·············································
鏡頭再回到1月15日的歌華營地,還未放下行李,這群年輕人就在一塊背板上寫下自己來的理由:我為……而來。
他們用不同的筆跡寫著:初心、治愈、快樂、新鮮、成長……無論選擇哪個詞,都能看到這背后他們對美好世界的向往。
而導師峰會也沒有辜負他們的期待。休息空擋,啟行君就聽見有人跟同伴說,我高中同學都在問我怎么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