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2800 字
預計閱讀時間: 5 分鐘
前不久,一位來自211學校水利專業的A同學參加了求職鹿“第二期自我認知讀書營”,開課前,他通過自己的故事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
為什么一起進入大學的同學
從剛畢業的工作上就拉開了差距?
原來,在去年秋招期間,A拿到了一個本地中等規模企業的offer,月薪4000。盡管對于這份工作并不是非常滿意,卻苦于自己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只能留在了這個公司。
B是A的大學朋友,他們在大學里的成績相當,期末考試的時候,常常一起泡自習室。
與A不同的是,B在去年的秋招中斬獲了多個互聯網公司的offer,最終他選擇了今日頭條的產品經理一職,月薪10000+。
雖然第一份工作的選擇并不能決定人生的高度和精彩,但大學開始時同一個起點的他們,確確實實在畢業的轉折點出現了不同的機遇。
同樣的起點,不同的大學終點,A和B也確實走向了不一樣的人生。
A同學感到非常地不解:
為什么大學里同樣的起點和相似的努力,卻在畢業時得到了不同的結果?
這其實并不只是A同學的問題,無數的大學生在大學畢業時才發現,在潛移默化中自己與周圍同學的差距已經拉開了許多,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就被別人遠遠甩在了身后。
在與A進一步溝通后,我們了解到原來B早在大二時就非常明確要在畢業后從事互聯網公司的產品或者運營崗位。
這兩年圍繞“產品經理”這一崗位,B不僅系統學習了“產品經理”相關的理論知識,還利用假期時間去某互聯網公司做了產品經理助理。秋招時,B就格外有競爭力,雖然他沒有應聘上最想去的騰訊,但也還是被現在如日中天的今日頭條帶走。
聽完A的疑惑,求職鹿的老師是這樣回復A同學的:
其實,是否具有“職場思維”區分了絕大多數的大學生。
用“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態學習,看似也很忙碌,但是其實始終沒有形成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在中學期間,優秀者的邏輯是“學生思維”:學生有整塊的時間專心學習一本教程,課前預習、努力做練習題、課后復習整理、完成作業,目的是為了通過考試,考上心儀的學校,拿到文憑。如果按著這個模式你做到了,你就是優秀者。這是一條非常清晰明確的發展路徑——只要你按著老師說的方向去努力學習,就能收獲“優秀”的評價。
但上了大學,學生進入了一個“小社會”,優秀者的邏輯發生了變化,我們稱之為“職場思維”:無論你學什么,學得怎么樣,你能解決問題你就是“優秀者”;解決不了問題?不好意思,在現實世界里,你已經被你的競爭者淘汰掉了。
僅僅通過埋頭苦讀得來的好成績,早就不再是唯一的“優秀者標準”,優秀者的標準在今天這個世界變地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
從這個時期開始,每個學生漸漸開始有了適合自己的職業定位與發展路徑,比如B同學,雖然成績平平,但因為B在早期明確了自己的職業定位,把時間和精力主要都用在了產品經理的職業發展上,四兩撥千斤,以最高的效率實現了個人的“大學逆襲”。
難道B真的就是智商高嗎?
難道B真的就是命運好嗎?
難道B平時不打游戲,不看劇,不談戀愛嗎?
還真不是。
他智商和正常人一樣,他也沒有含著金湯匙出生,他的大學也充滿了“游戲、直播、美劇和女生”。
只是因為他把時間都用在了最該用的地方。
在服務了數十所大學的學生后,我們發現其實大多數大學生(甚至還有一部分老師與家長)的思維其實依然沒有走出中學的框架:仍然在以“學生思維”應對現實社會,以為進了大學把功課學好就萬事大吉,就能坐等畢業后的高薪工作。
但現實中,如果你想在畢業時不被同齡人OUT出局,這對于優秀的你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從“學生思維”到“職場思維”是一個讓自己的世界觀越來越立體的過程,是從二維世界拉伸到三維世界的過程,是從為了考試學習到為了解決問題而學習。
從專業的角度來講,想要培養“職場思維”、確定職業定位,最難的是科學地認知自己。
說起來容易,要想真正落實職業定位,未入職場的大學生不僅需要具有系統的理論基礎,還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這時候,理論扎實與實踐豐富的資深從業者就是大學生最好的導師。而在中國,這樣的人其實并不多,可以想象,這類人的時間成本格外高,真正的一對一咨詢收費也很高,一般每小時最少在500元—1000元左右。
所以,在以往,真正有效的“職業規劃”其實是面向有一定收入的職場人士的,生活費不多的大學生很難享受到“專業且科學的職業規劃”。
那么,有沒有更便宜、更有效的方法能讓更多的大學生接觸到專業的職業咨詢呢?
以前沒有,但現在有了——
“自我認知”讀書營
我們用“在線書院”的方式,結合當今最成熟的性格理論經典書籍,將晦澀難懂的職業定位理論和案例用“文字+語音”導讀的方式交付給你,由淺入深,層層遞進。
求職鹿專業的職場教練將用5天時間帶你“認知自我”,找準自己的“職業定位”。
而你,每天只需要留出20-30分鐘就可以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
同時,我們的微信群內會進行同步答疑,作業全部完成的同學可以獲得和導師一對一在線溝通機會。
我們熱情擁抱在線教育最新的實踐模式,把門檻較高的職業定位過程劃分成相對容易的小任務,讓同學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完成知識內化。
最關鍵的是,我們把以前昂貴的“職業咨詢”價格大大降低,每位同學的課程不超過100元,用一頓飯的錢就能完成自己的職業定位。
《Do What You Are》
(天性使然,適合為本)
這是一本科學解讀個人性格的專業書籍
美國名牌大學畢業生必備書籍,銷量過百萬
“在線書院”系統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