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爺爺用10斤小米換來一張“疝氣”方子,后來幫助無數疝氣患者。爺爺說:勒緊褲腰帶幾個月,換來無數患者的痊愈,太值了!
老一輩中醫對患者的愛,到底能有多深沉呢?
父親說,1974年的時候,家里突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這個人衣衫襤褸,一看就是流浪漢,爺爺卻拿出了10斤小米給他,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這個人是逃荒過來的,自稱有一張方子想讓爺爺看看,如果家里有糧食的話,他可以把方子換給我們。
爺爺拿到方子后就讓他等著,然后在家里人詫異的目光下取了3斤小米,又去周圍的鄰居那里東拼西湊,最后提了10斤小米給他。
父親說當時奶奶就被氣暈了過去,父親和幾個叔伯也十分納悶爺爺的做法,可爺爺是家里說一不二的存在,最后也沒人敢出聲。
還是我姑姑坐不住了,問爺爺:您把糧食都給了他,我們吃什么,以后不是要餓肚子了?
誰知道爺爺笑著說:別著急,我們可撿到寶貝了。
后來,爺爺用這張方子治療疝氣無往而不利,每當爺爺說起這段故事的時候,奶奶都會在旁邊說:有什么用啊,一張破方子又填不飽肚子,更換不來榮華富貴。
爺爺總會爭辯:勒緊褲腰帶個把月,換來無數患者痊愈,太值了!
爺爺過世后,這張方子就傳到了我手里,吃透方子之后,我才發現治療效果真的讓人大吃一驚!
這位患者17歲,來看診的時候左陰囊腫大已經8天,按之作痛,經醫院診斷為腹股溝疝。由于患者不愿意手術,便求診中醫治療。
診見:舌苔正常,六脈沉弦。
辨證后,開出方子:醋柴胡、白芍、黨參、廣陳皮、醋青皮、炙升麻、炙黃芪、當歸、烏藥、鹽橘核、鹽荔核、白術、川楝子、醋延胡索、炙甘草。
服藥半個月,患者左陰囊已不下墜,也不再作痛,繼續用藥一段時間后,患者諸癥平息,沒有再復發。
那患者是怎么回事呢?
疝之為病,泛指體腔內容物向外突出的病證。多伴有氣痛癥狀,故有疝氣、小腸氣、小腸氣痛等病名。如突出于腹壁、腹股溝,或從腹腔下入陰囊的腸段。
其發病機制,中醫認為多與肝經有關,故有“諸疝皆屬于肝”之說。施師告云:疝氣病多見于老人及幼兒,以其中氣不足,氣虛下墜,提固不利也。多因寒氣引發,古人稱之為寒疝,每以補中益氣湯為主方,隨癥加減,療效頗為滿意。然須早治,若已年久,治愈較難。
講講我的用藥思路:
1、杭白芍、醋柴胡
肝為風木之臟,體陰而用陽,性喜條達,以白芍之酸斂養血柔肝,補肝之體制肝之用;以柴胡之辛散補肝之用。二藥參合,剛柔相濟,動靜結 合,體用兼顧,互制其短,而展其長,以達升陽斂陰,調和表里,緩解疝氣疼痛之妙用。
2、黨參、炙黃芪
黨參甘溫補中,和脾胃,促健運,益氣生血;黃芪甘溫,補氣 升陽,溫分肉,實媵理,益衛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腫。黨參偏于陰而補中;黃芪偏于陽而實表。二藥相合,一里一 表,一陰一陽,相互為用,其功益彰,共奏扶正補氣,升提固脫之功。
3、川楝子——延胡索
川楝子苦寒降瀉,清肝火、除濕熱、止疼痛;延胡索辛散溫通,活血散瘀,理氣止痛。二藥伍用,相得益彰,清熱除濕、行氣活血、理氣止痛甚效。
4、醋青皮、廣陳皮
青皮與陳皮,同為橘的果實,幼果為青皮,成熟的果皮為陳皮。因老嫩不同,而功效有異。陳皮辛散升浮,偏理脾肺氣分,長于行氣健胃,燥濕化痰;青皮苦辛酸烈,沉降下行,偏于疏肝膽氣分,兼能消積化滯。二藥伍用,青皮行氣于左,陳皮行氣于右,左右兼顧,升降調和,共奏疏肝和胃、理氣止痛、調中快膈之功。
雖然很多中醫前輩已經故去,但他們留下的治病思路并不會就此丟下,我會沿著先輩的足跡,走出自己的道路。
一時的窮困并不能遮住我的雙眼,因為爺爺就像天上的北極星,永遠為我照亮行醫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