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原文 黃帝內經原文講解《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yī)學典籍。《黃帝內經》原文講解白話文和視頻,黃帝內經是現代的養(yǎng)生寶典!
公眾號
后溪,后溪穴,手太陽小腸經上穴位,輸(木)穴,八脈交會穴(通于督脈)。“腧主體重節(jié)痛”,凡是太陽小腸經循行部位的經脈經筋病癥皆可選用,效果極佳,手太陽小腸經“是動則病.....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頸頷肩臑肘臂外后廉痛。”凡屬于肩后部疼痛,或者項痛連及肩外腧、肩中腧至肩胛一線者,選取后溪,專業(yè)人士入針運針半分鐘,叫病人活動肩關節(jié),如果沒有醫(yī)生等專業(yè)人士可以配合刮,點按或艾灸等手法,效果非常好。
后溪穴位于人體的手掌尺側,微握拳,當第5掌指關節(jié)后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即把手握拳,掌指關節(jié)后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
(不會取穴?關注“經絡技巧”公眾號,點擊穴位查詢或在公眾號內輸入任意穴位即可查找穴位!)
當小指展肌起點外緣,有指背動、靜脈,手背靜脈網;布有尺神經手背支。
強化督脈陽氣,統(tǒng)治頸肩腰椎病;緩解治療頭痛項強、目赤腫痛、落枕、耳聾、耳鳴、鼻衄、癲癇、瘧疾、黃疸、盜汗、腰背腿痛、肘、臂、手指攣急等。
操作:直刺0.5~1寸。治手指攣痛可透刺合谷穴。
配天柱主治頸項強直、落枕;配翳風、聽宮主治耳鳴、耳聾;配合谷穴緩解治療手指攣痛;配人中穴緩解治療急性腰扭傷;配列缺穴、懸鐘穴緩解治療項強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